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演进历程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演进历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在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形势之下,为了进一步的深化改革,继续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已经成为了重大的时代议题。在此背景下,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进行透彻的研究,在阐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阐释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理论、统一战线理论和多党合作理论的基础上,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所具有的优越性;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发展历程中总结出历史经验,为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提供理论支撑和历史借鉴。本文依靠十八大以及十八大三中全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强调和目前我们国家所面临的改革新形势,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新路径。本文首先通过区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来界定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内涵、明确其基本特征;其次本文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理论依据,论述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理论、统一战线理论、多党合作理论等;再次通过回顾历史,确定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经历了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确立阶段以及发展和完善阶段,从历史实践中总结出宝贵经验,认识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在我国有着长期的政治实践,它不仅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更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两个百年”目标的必由之路;再次,通过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广大民众的民主协商意识普遍不高、协商民主的参与渠道和平台亟需拓展等问题,对症下药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对策: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积极推进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有机结合;最后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实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人民民主理论和统一战线理论为指导,始终坚持不断创新理论成果,切实做到理论推动实践;第三,坚持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发挥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协商民主这种新型的民主模式,保证人民民主实践的正确方向和有效性,扩大和拓展公民有秩序地参与我国政治生活:第四,加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协商与合作的频度与广度,推动协商民主的不断发展,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实现了我国政党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协商民主 党的领导 多党合作 民主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21.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0-12
- 1.2.1 研究目的10-11
- 1.2.2 研究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12-16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3-16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16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6-18
- 1.4.1 研究内容16-17
- 1.4.2 研究方法17-18
- 1.5 本章小结18-19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相关理论19-27
-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概念及特点19-22
- 2.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概念19-21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特点21-22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借鉴22-26
- 2.2.1 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理论22-24
- 2.2.2 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24-25
- 2.2.3 马克思主义多党合作理论25-26
- 2.3 本章小结26-27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发展历史27-33
-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演进历程27-31
- 3.1.1 萌芽阶段:革命统一战线中的协商27-28
- 3.1.2 形成阶段: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与初步发展28-30
- 3.1.3 拓展阶段:政协工作的恢复与协商制度的拓展30-31
- 3.1.4 完善阶段: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形成31
-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宝贵历史经验31-33
- 3.2.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1-32
- 3.2.2 坚持依法治国32
- 3.2.3 坚持人民民主的本质要求32-33
- 3.3 本章小结33
- 4 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33-41
- 4.1 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意义33-35
- 4.1.1 有利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33-34
- 4.1.2 有利于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34
- 4.1.3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34-35
- 4.2 目前我国在协商民主制度上存在的问题35-36
- 4.2.1 广大民众的民主协商意识普遍不高35-36
- 4.2.2 协商民主的参与渠道和平台亟需拓展36
- 4.2.3 人民政协等协商民主渠道之间的工作需要更加密切的配合36
- 4.3 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途径36-40
- 4.3.1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6-37
- 4.3.2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拓展新渠道37-38
- 4.3.3 积极推进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有机结合38-39
- 4.3.4 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的成功经验39-40
- 4.4 本章小结40-41
-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8-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健;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在统一战线理论政策方面有哪些完善和发展?[J];中国统一战线;2001年03期
2 邓方国;关于中国统一战线理论学术体系的思考[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任杰;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研究的发展趋势[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戴孝庆;党的十六大与统一战线理论创新[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傅金铎;新世纪统一战线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学习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笔记之五[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罗振建;努力实现统一战线理论创新[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甄小英;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积极推进统一战线理论的创新和发展[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王瑞娟;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统一战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张献生,姚植传;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在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周淑真;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新发展的特点[J];民主与科学;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远;马建昌;;论邓小平对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A];新时期统战理论与实践研究——新时期统战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王瑛;;建党80周年与统一战线历史经验——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等举行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瑛;;十六大与统一战线理论创新[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瑛;;“三个代表”与统一战线——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召开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姚小玲;周燕;;试述我党对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与创新[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王思成;;十六大对统一战线理论的新论述和新发展[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7 ;周恩来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A];周恩来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C];2003年
8 刘延东;;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光辉旗帜[A];邓小平百周年纪念-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4年
9 李学明;;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研究述评[A];邓小平研究述评(下册)[C];2003年
10 佟彦;;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及其在新时期的发展[A];毛泽东百周年纪念——全国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磬;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理论政策教学[N];光明日报;2007年
2 苏琳;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理论政策教学[N];经济日报;2007年
3 郭振;民盟省委举行学习十七大精神暨统一战线理论报告会[N];贵州政协报;2007年
4 ;市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研讨班结业[N];天津日报;2008年
5 ;2004年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成果[N];人民政协报;2005年
6 ;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成果综述[N];人民政协报;2005年
7 伊胜利 刘乃新;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文化渊源[N];中国文化报;2004年
8 ;加强统一战线理论创新发展[N];团结报;2012年
9 ;论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战线理论的一脉相承关系[N];人民政协报;2004年
10 记者 肖健;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成立[N];益阳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2 叶建之;邓小平协商民主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苗溪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演进历程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6年
4 胡珊;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统一战线理论的精髓[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何丽;政治文明视野下我国统一战线理论的实践与创新[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罗颖;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形成和发展及其哲学基本范畴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杨霄楠;论人民革命高潮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发展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淇;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与新时期的统一战线[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志会;论新世纪统一战线理论及现实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高振亮;毛泽东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演进历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9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432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