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学视角下的俄罗斯北极战略
本文关键词:地缘政治学视角下的俄罗斯北极战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全球变暖不断加剧,随着北极地区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的变化,其特殊的地缘战略地位也日益清晰。当前,北极地区丰富的资源、可观的航运价值及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使北极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全球很多国家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北极战略。俄罗斯横跨欧、亚两大洲,兼具欧洲国家、亚洲国家和北极国家的特征,并拥有世界最广的领土面积。俄罗斯的北极开发开始于800多年前,北极地区一直是俄罗斯地缘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入新世纪,随着国际能源需求不断扩大以及北极航线全线开通可能性的增强,各国对北极地区的竞争日益激烈,北极域内及部分域外国家纷纷制定服从于其国家利益的北极战略。俄罗斯作为北极大国,相继颁布了众多与北极有关的的政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09年3月颁布的《俄联邦2020年前北极政策及远景规划》和2013年4月颁布的《2020年前俄罗斯北极地区发展及国防纲要》,两份文件对俄罗斯北极战略的目标、重点、内容、实施阶段及远景进行了全面且详细的规划,并指出北极问题背后隐含着复杂多变的国际战略博弈。本文运用地缘政治学理论对俄罗斯北极战略展开深入分析。从界定北极地区、北极地区相关国际政治行为体开始,运用史学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俄罗斯北极战略的发展演变进行详细剖析,着重对比研究2009年和2013年两份北极战略的相关内容。最后本文对俄罗斯的北极战略进行了再思考,从四方面分析了俄罗斯北极战略实施的限制因素并对俄罗斯北极战略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在文中,各地缘政治理论流派以北极作为桥梁进行对话,展现了各流派地缘政治学家对北极地缘战略地位的不同认识。同时,在俄罗斯北极战略的研究中,笔者也关注到了经济、科技、文化等开放性因素对传统地缘政治研究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我国在北极地区拥有众多的海外利益,在北极地区竞争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研究俄罗斯的北极战略对我国制定符合国情的北极战略也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缘政治学 俄罗斯 北极战略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851.2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导论11-19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本文创新之处及难点12-16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2.2. 本文创新之处及难点16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16-19
- 1.3.1. 研究思路16-17
- 1.3.2. 研究方法17-18
- 1.3.3. 研究框架18-19
- 第二章 地缘政治学理论19-26
- 2.1. 地缘政治学的概念19
- 2.2. 早期的地缘政治思想19-20
- 2.3. 传统的地缘政治理论20-23
- 2.4. 发展中的地缘政治理论23-26
- 第三章 北极—俄罗斯地缘战略重心26-30
- 3.1. 北极及北极国家的内涵界定26-27
- 3.2. 俄属北极地区概况27-28
- 3.3. 北极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28-30
- 3.3.1. 北极地区的战略资源状况28
- 3.3.2. 北极地区对俄罗斯的地缘战略意义28-30
- 第四章 俄罗斯北极战略的地缘政治分析30-44
- 4.1. 俄罗斯北极开发历史30-32
- 4.2. 冷战后俄罗斯北极战略的影响因素32-34
- 4.2.1. 俄罗斯北极战略的国内因素32-33
- 4.2.2. 俄罗斯北极战略的外部因素33-34
- 4.3. 俄罗斯北极战略主要内容34-39
- 4.4. 俄罗斯北极战略的实施步骤与举措39-44
- 4.4.1. 俄罗斯北极战略的实施步骤39-40
- 4.4.2. 俄罗斯北极战略的举措40-44
- 第五章 俄罗斯北极战略思考44-50
- 5.1. 俄罗斯北极战略实施的制约因素44-46
- 5.1.1. 原住民和环保组织的干预44-45
- 5.1.2. 自然环境恶劣45
- 5.1.3. 劳动力严重不足45-46
- 5.1.4. 外部环境严峻46
- 5.2. 俄罗斯北极战略的影响46-50
- 5.2.1. 北极地区军事化增强46-48
- 5.2.2. 北极国家领土诉求增多48
- 5.2.3. 国际合作呼声提高48-49
- 5.2.4. 域外国家参与增加49-50
- 结论50-52
- 参考文献52-57
- 致谢57-58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杰,李青,罗云平;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的发展[J];前沿;2005年06期
2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思想史上的不同视角[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05期
3 许勤华;;评批判性地缘政治学[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01期
4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概念研究[J];东方论坛;2008年06期
5 丁凯;;地缘政治学概念及其特点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9年19期
6 周骁男;;中国地缘政治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程铭;;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的概念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07期
8 黄凤志;金新;;地缘政治学理论的困境与创新[J];国际论坛;2012年03期
9 拉祖瓦耶夫,赵思辛 ,黄德兴;论“地缘政治学”概念[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4年10期
10 齐甘科夫 ,李国海;地缘政治学:理性的最后避难所?(上)[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范美俊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教授;艺术界的“地缘政治学”[N];东方早报;2014年
2 刘家鸿 李双伍;古老而又年轻的地缘政治学[N];学习时报;2000年
3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概念与视角[N];学习时报;2005年
4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与大战略[N];学习时报;2005年
5 董君甫;俄罗斯的新欧亚主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吴士仁;阳光底下无新事[N];民营经济报;2011年
7 自治区党委党校副校长 讲师 牛治富 向龙飞;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稳边兴藏方略的新概括新发展[N];西藏日报(汉);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娟;地缘政治学的话语化[D];复旦大学;2014年
2 胡新浩;地缘政治学视角下的俄罗斯北极战略[D];山东大学;2016年
3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视角下的人——境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张小姝;地缘政治在美国外交事务中的地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魏圆圆;美国21世纪中东战略的地缘政治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6 史丽婵;英法争夺苏伊士运河控制权的地缘政治学分析(1854-1875)[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地缘政治学视角下的俄罗斯北极战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7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43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