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国际责任”概念再审视:一种类型学分析框架

发布时间:2017-06-22 10:14

  本文关键词:“国际责任”概念再审视:一种类型学分析框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分类研究是在理论研究中进行概念化、测量及进一步因果讨论的基础。尽管国内学界对中国国际责任问题的集中讨论已逾十年,但是针对国际责任议题的概念探讨特别是概念操作化依然不足,其中问题之一便是缺乏一个综合性的国际责任类型化框架。近年来的责任元理论研究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相关成果为国际责任议题的操作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国际责任结构的三个最基本要件(主体、客体与内容),一个较为系统的理想化国际责任类型学框架便顺理成章地得以建构;该分类框架涵括着国际责任主体特征、客体属性与国际责任内容(议题优先次序与角色承担程度)等多元维度,并细化为由三个分类方法区分的14种国际责任类型。细化的类型学框架进一步呈现出国际责任议题与国际关系理论主要解释变量(权力、制度与身份认同等)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初步展现了国际责任的不同类型在国际关系理论框架中的内在逻辑。当然,对国际责任议题类型学框架的讨论不应止步于此,未来研究应该面向国际责任类型框架的精细化与综合化,关注国际责任分类框架的实际应用,并通过比较案例分析与定量探讨对当前框架及衍生命题予以进一步实证检验。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国际责任 类型学 主客体属性 议题优先 角色承担
【分类号】:D80
【正文快照】: 一引言 国际责任问题是当今国内外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重点议题,“责任时代”业已成为描述或展望当前国际背景的一个值得注意的标签。?自2005年时任美国副国务卿的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B.Zoellick)提出中国应扮演“负责任的利益相关方”言论之后,“中国责任论”及其衍生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燕;;从国际责任的认定与特征看中国的国际责任[J];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08期

2 徐进;;我国应如何履行国际责任[J];中国国情国力;2013年05期

3 周琪;;中国为什么要负起国际责任[J];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12期

4 王东;;中国崛起的自信与国际责任的增大[J];军工文化;2012年10期

5 任晓;;研究和理解中国的国际责任[J];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6 李g

本文编号:471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471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d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