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模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本文关键词:社区治理模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实践当中,各地发展出不同的社区治理模式,且实现了有效治理。本文试图回答不同模式的选择是基于什么条件,这些条件又是如何影响模式。本文将社区治理模式作为因变量,建立了一个社区治理模式的分类框架,以“政府介入社区的程度”和“居民参与程度”作为框架的两个维度,以此区分不同的社区治理模式,同时将前者作为外生变量,探讨了其对后者的影响。本文以社区社会资本、社区内组织的治理能力、居民团体的数量、居民的公民性、社区精英的正面/负面作用,以及志愿者的正面作用为自变量,探索了它们对居民参与程度的影响,由此而形成了12个假设并以定量分析方法验证了研究假设。统计分析的结果验证了其中的5个假设,即社区社会资本、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治理能力、居民的公民性、社区精英的正面作用和志愿者的正面作用对居民参与程度的正向影响。另外社区精英的负面作用同预测相反,其对居民参与程度也呈正面影响,而非假设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模式 社区社会资本 居民参与 公民性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3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引言10-14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2
- 1.1.1 研究目的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方法12-14
- 2 文献综述14-36
- 2.1 社区治理模式研究14-23
- 2.1.1 社区治理模式的概念与内涵14-15
- 2.1.2 社区治理模式的类型学研究15-23
- 2.1.2.1 社区治理的理想模式研究16-22
- 2.1.2.2 社区治理模式的分类研究22-23
- 2.2 社区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23-33
- 2.2.1 社区治理模式影响因素的梳理逻辑23-25
- 2.2.2 社区内部因素对社区治理模式的影响25-30
- 2.2.2.1 社区社会资本25-27
- 2.2.2.2 社区内部的行动者27-30
- 2.2.3 社区外部因素对社区治理模式的影响30-33
- 2.2.3.1 政府力量30-32
- 2.2.3.2 社区外商业组织32
- 2.2.3.3 社区外社会力量32-33
- 2.3 社区治理模式与社区治理绩效的关系研究33-35
- 2.4 小结35-36
- 3 研究假设与问卷设计36-59
- 3.1 理论框架36-38
- 3.2 研究假设与问卷设计38-59
- 3.2.1 研究对象38-40
- 3.2.2 样本选择:社区能力测量40-43
- 3.2.3 外生变量:政府介入社区的程度43-45
- 3.2.4 因变量:社区治理模式的类型45-47
- 3.2.5 自变量:社区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47-59
- 3.2.5.1 社区社会资本47-51
- 3.2.5.2 社区内外的行动者51-59
- 4 数据分析59-83
- 4.1 样本的分布和选择59-61
- 4.2 对政府介入社区程度与居民参与度关系(假设H1)的检验61-65
- 4.3 对社区社会资本、居民的公民性、社区精英的正面/负面作用和社区外志愿者的正面作用与居民参与度关系(假设H2、H5、H6与H7)的检验65-72
- 4.4 对社区内组织资源获取能力和治理能力关系(假设H3a)与治理能力和居民参与度关系(假设H3b)的检验72-79
- 4.5 对居民团体数量和居民参与度关系(假设H4)的检验79-80
- 4.6 小结80-83
- 5 结论与展望83-89
- 5.1 结论与建议83-85
- 5.2 研究展望85-89
- 参考文献89-105
- 附录1105-114
- 附录2114-121
- 附录3121-125
- 作者简介12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李和中;;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现实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04期
2 黄中;;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8年03期
3 ;江北区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探索[J];宁波通讯;2011年21期
4 曹志刚;;多重逻辑下的社区变迁——武汉市千里马社区治理模式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12期
5 陈飞强;;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2期
6 孙远东;当前农村社区治理模式的运作特征[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7 刘娴静;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及中国的实践[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张洪武;多中心秩序与社区治理模式选择[J];求实;2005年06期
9 张洪武;多中心秩序与社区治理模式选择[J];宁夏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10 杨蓓蕾;孙荣;;新农村建设中的社区治理模式困境探究——以H村可持续发展项目为例[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伟东;;单位管理模式转向社区治理模式——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报告[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黄文义;;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及未来选择[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谭善勇;;世界城市新加坡的社区治理模式及北京的选择[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奠定世界城市基础——2010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董海军;姚文慧;;社区治理模式转型下的农民参与新农合分析——以内蒙古姚村为例[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5 董秀;;案例4 深圳NGO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模式[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案例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邹丽琼;走向善治:美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及其启示[N];中国社会报;2014年
2 中共深圳市委常委 福田区委书记 张文;“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模式[N];学习时报;2014年
3 记者 陈红梅;东城推广现代社区治理模式[N];北京日报;2009年
4 记者 张姝;共促社区治理模式创新[N];滨海时报;2012年
5 中共无锡市委党校 肖新岳 谭军 吴文勤;不断优化无锡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与机制创新[N];无锡日报;2014年
6 记者 郑恺 实习生 胡雅瑜;南山将探索设立“格长”[N];深圳商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王艺 通讯员 朱进朝;老树发新枝[N];邢台日报;2014年
8 记者 刘紫荣 通讯员 唐水唐;创新社区治理模式 推进“四化”同步发展[N];三峡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秀;深圳非政府组织(NGO)参与社区治理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U
本文编号:499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499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