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当前我国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定位与落实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1 00:04

  本文关键词:当前我国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定位与落实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与国外政治制度的比较越来越多。在比较中,出现一些以过度西化的视角审视我国政党制度和政党监督模式的错误观点。在对我国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后发现,问题不在于我国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不如西方政党监督一般强有力,而在于民主监督作为柔性监督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柔性监督的特点和作用,需要加强柔性,而不是加强刚性。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是一种符合我国历史和现实的“柔性监督”,但也需要赋予一些权力从而为更好地发挥柔性作用提供保障。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柔性监督”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不能满足国内国外新的情况和条件所提出的更高要求。阻碍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是“两大困惑”——要不要柔性监督、如何发展柔性监督,以及“两大不足”——对民主党派民主监督重视不足、民主监督内容可操作性不足的存在。在共产党各级干部、民主党派、群众等不同群体中存在的困惑或者导致对我国政党监督过于警惕,或者过于轻视,进一步导致了对于我国的政党监督模式重视不足和缺乏建构,并最终构成了民主监督内容缺乏可操作性的主客观条件。扫除“两大困惑”,克服“两大不足”,本质上就是解决我国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定位与落实问题。通过考察民主监督不得不“柔”的原因,将民主监督明确定位为“柔性监督”并逐步有效发展和完善,有助于扫除“两大困惑”。通过加强研究使共产党高层正确认识“柔性监督”的完善和有效并不是走西方政党监督道路,从而主动自上而下推广提高重视程度,通过赋予民主监督一定权力增强民主监督内容的可操作性,有助于克服“两个不足”。将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定位为“柔性监督”是由后发国家政党监督模式并无定式、历史与现实原因、其发挥的积极作用这三方面决定的。一方面,实行什么样的政党监督并不是能够轻易得出结论的事情,一方面,“柔性监督”的形成和发展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最后,其在众多方面也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民主党派民主监督 柔性监督 定位 落实 权力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5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选题的提出与意义10
  • 1.2 研究现状10-14
  • 1.2.1 关于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11-12
  • 1.2.2 关于民主党派民主监督问题的对策12-13
  • 1.2.3 研究现状评述13-14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14-16
  •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4
  • 1.3.2 创新点14-16
  • 第2章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进展与面临的挑战16-26
  • 2.1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监督理论上的进展16-19
  • 2.1.1 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与民主监督权利性的提高16-17
  • 2.1.2 人民民主理论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丰富17-18
  • 2.1.3 政党理论方面从亲密友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转变18-19
  • 2.2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监督实践上的进展19-22
  • 2.2.1 相关法律条文方面的进展19-20
  • 2.2.2 顶层设计方面的进展20-21
  • 2.2.3 监督形式方面的进展21-22
  • 2.3 改革开放以来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对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挑战22-26
  • 2.3.1 新的历史条件和新情况的出现22-23
  • 2.3.2 民主党派的政党建设的薄弱23-24
  • 2.3.3 国外政党制度和监督模式的挑战24-26
  • 第3章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定位与落实中存在的问题26-35
  • 3.1 定位上的“两个困惑”26-29
  • 3.1.1 需不需要柔性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26-28
  • 3.1.2 需不需要发展、如何发展民主党派民主监督28-29
  • 3.2 落实上的“两个不足”29-32
  • 3.2.1 民主监督受到的重视仍不足29-31
  • 3.2.2 民主监督内容可操作性仍不足31-32
  • 3.3 定位与落实存在问题之间的关系及影响32-35
  • 3.3.1 “两个困惑”与“两个不足”的关系32
  • 3.3.2 “两个困惑”与“两个不足”的作用结果32-35
  • 第4章 民主党派“柔性监督”的必要性与可行性35-50
  • 4.1 民主党派“柔性监督”的必要性35-45
  • 4.1.1 后发国家(地区)政党监督并无普适模式35-36
  • 4.1.2 中国自身的历史原因与现实原因36-43
  • 4.1.3 柔性监督的实际效用43-45
  • 4.2 民主党派“柔性监督”的可行性45-50
  • 4.2.1 有发展的趋势45-46
  • 4.2.2 有可行的策略46-48
  • 4.2.3 有发展的空间48-50
  • 第5章 推动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落实的途径50-58
  • 5.1 重视民主监督的理论研究与制度设计50-53
  • 5.1.1 自上而下提高重视50-51
  • 5.1.2 加强理论研究51-52
  • 5.1.3 加强制度设计52-53
  • 5.2 多方面增强民主监督的可操作性53-58
  • 5.2.1 消除“两个困惑”53-54
  • 5.2.2 完善民主监督内容54-55
  • 5.2.3 赋予民主监督一定的实际权力55-58
  • 结论58-60
  • 参考文献60-64
  • 致谢64-65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建中;;借鉴西方国家党际监督的有益经验 推进我国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工作[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林怀艺;论增强民主党派的参政党意识[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陈奇星;中国公共行政监督机制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当前我国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定位与落实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3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503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e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