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现代性的追求和内在超越

发布时间:2017-07-01 02:10

  本文关键词:现代性的追求和内在超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作为现代化社会一般特性的现代性特质也在普遍增长。中国的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代性仍将是我们长期的渴望和追求。但是,至少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各种各样的后现代主义学说,已形成强大的社会思潮。按照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界定,现代性是后现代主义在反思和批判现代社会中抽象概括的否定性概
【关键词】现代性批判;西方后现代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在超越;批判现代;现代化社会;主体性;道德能力;马克思主义学说;理论视野;
【分类号】:B03;D61
【正文快照】: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作为现代化社会一般特性的现代性特质也在普遍增长。中国的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代性仍将是我们长期的渴望和追求。但是,至少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各种各样的后现代主义学说,已形成强大的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传开;方敏;;马克思哲学视域下的现代性[J];哲学研究;2007年01期

2 钱厚诚;;“现代性与社会理论”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8年08期

3 ;《穿越资本的历史时空——基于唯物史观的现代性批判》一书出版[J];现代哲学;2009年03期

4 林芳;;现代性与世界历史发展的辩证统一——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视角[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5 赵一凡;现代性的趋势[J];美术观察;2002年06期

6 赵一凡;现代性[J];外国文学;2003年02期

7 吴晓明;文明的冲突与现代性批判——一个哲学上的考察[J];哲学研究;2005年04期

8 贾英健;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旨趣及其变革实质[J];哲学研究;2005年09期

9 李国华;现代性批判与现代认知结构的嬗变[J];理论学刊;2005年04期

10 郗彩红;;西方“大众社会”概念的原初语境与现代性批判[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晓明;;现代性批判与“启蒙的辩证法”[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闫方洁;;商品、异化、拜物教: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源起[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3 高瑞泉;;当代中国的现代性批评[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5 罗骞;;后现代语境中的现代性批判话语及其限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6 吕敬美;;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启示[A];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杜红艳;基于多元主义的现代性批判[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罗骞;真正的现代性批判一定是“后”马克思的[N];社会科学报;2006年

3 罗骞;“死亡”应成为现代性批判的必要意识[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张雄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现代性与西方理论经济学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衣俊卿;现代性的当代命运与中国语境[N];光明日报;2004年

6 北京大学哲学系 丰子义;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启示[N];光明日报;2010年

7 陈学明;中国“现代化”需要超越西方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8 万俊人;现代性:从批判到颠覆及之后[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9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资源[N];社会科学报;2005年

10 约翰·F·威尔士/文 吕增奎/编译;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N];社会科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罗骞;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5年

2 梁玉水;“马克思与现代性批判”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周丹;现代性的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2年

4 石敦国;时代困境的实践反思——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话语[D];复旦大学;2003年

5 郑飞;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D];南开大学;2009年

6 肖伟胜;现代性困境中的极端体验[D];南京大学;2003年

7 戚广平;“非同一性的契机”:关于“建构”的现代性批判[D];同济大学;2007年

8 李正义;诗意的延续:从浪漫主义到共产主义[D];山东大学;2010年

9 陈爱梅;现代性批判与自由理想的启蒙[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梅;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及启示[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刘平;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岩;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当代意义[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范秋琨;现代性批判研究探析[D];厦门大学;2007年

5 张丹;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6 徐英霞;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当代阐释[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5年

7 吕哲;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三个维度[D];复旦大学;2014年

8 孙剑;卢卡奇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9 刘辰飞;海德格尔的现代性之思[D];苏州大学;2016年

10 张艺媛;马克思与詹姆逊的现代性批判思想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现代性的追求和内在超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4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504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6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