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取向
本文关键词: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取向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深刻反映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境界,极大丰富了我们党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在这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为共享发展提供动力之源,协调发展为共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绿色发展为共享发展提供必由之路,开放发展为共享发展提供必然要求,都是为了实现共享发展,所以共享发展是其它四大发展理念的根本价值取向。
【作者单位】: 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创新 协调 开放 共享 价值取向
【基金】:2015年广东省理论粤军委托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的功能与作用研究”(WT1430)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中国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研究:方法、路径与规律”(GD13XMK02) 2015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重点课题“当代大学生民族自信的构建与提升研究”(2014ZK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61
【正文快照】: 共享,是指资源的共同分享及彼此利用,也就是指某一事物与其它事物一起使用或分享另一事物。通俗地说共享即分享,就是将一件物品或者信息的使用权或知情权与其他人共同拥有,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新气象。古语有云“天地之大,黎元为本”,1“治天下也,必先公,公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岩;试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柳青;浅析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03期
3 贺雨生;;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05期
4 钟添生;;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价值取向的协调[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5 姚桓;袁吉富;;中国人民的幸福安康之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意义[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06期
6 范雁存;;社会主义学说代表着一种新的价值取向[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年04期
7 吴勇刚;;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8 王锐;;浅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J];传承;2010年24期
9 张宏波;胡沫;;基于人的价值取向的社会稳定和社会制度之间的博弈[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6期
10 付旭林;;论和谐社会的发展价值取向[J];南昌高专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贺善侃;;富有创新意义的价值取向转换[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2 姚秋杰;;论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观建构[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郑有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与和谐社会的构建[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万生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必然性[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04年学术年会“资本论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石川;国考“双降”,穿过迷雾看价值取向[N];嘉兴日报;2014年
2 记者 王海燕;就八字价值取向进行全民讨论[N];解放日报;2011年
3 刘力源;鲜明体现价值取向“人格化”追求[N];文汇报;2012年
4 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教授 顾骏;警惕“过度行动化”趋势[N];文汇报;2012年
5 卫小春;明确价值取向 注重践行实效[N];团结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周明 崔振波 整理;以爱民为民富民为价值取向[N];辽宁日报;2013年
7 周杰;论科学发展观与当代社会的价值取向[N];学习时报;2006年
8 ;社科院报告:近7成人认为“善良正直的人常吃亏”[N];红河日报;2008年
9 刘耀杰;科学发展需要具有科学素质的主体[N];辽源日报;2009年
10 洪涛 广阔 仔文;人民幸福是根本价值取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微;从夫妻冲突看当代中国婚姻价值取向[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2 熊满婷;山西农民价值取向与生活满意度及其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3 范志飞;当代中国民众抗争动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4 王姝;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及实践对策分析[D];东北大学 ;2009年
5 黄华;西方治理理论的价值取向与理论困境[D];吉林大学;2006年
6 刘冬;民生新闻价值取向的社会学理论研究[D];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288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528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