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6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马丁·怀特国际政治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06年
马丁·怀特国际政治理论研究
徐淼
【摘要】: 近年来,“英国学派”逐渐进入中国国际关系研究者的视野。作为一个颇具国别特色的研究群体,它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在国际关系学界已经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马丁?怀特(Martin Wight)是“英国学派”第一代学者的代表人物,他对英国学派的建立及其学术传统的形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论文中,作者将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同时借鉴现实主义等西方主流国际关系思想观点,采用比较、分析、综合等研究方法,对怀特的国际政治理论进行总体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介。 全文共分7部分。导论部分主要讨论了怀特国际政治理论的内容、影响和现实意义,同时还简要介绍了中国学者研究怀特理论的现状、本篇论文的创新点以及论文的篇章结构。正文共分5个章节和1个结语。第1章考察了怀特国际政治理论的思想渊源,其中包括怀特的个人经历和欧美其他政治思想家对其理论形成的影响。第2章则详细介绍了怀特国际政治理论的内容体系,即怀特的基督教神学思想和权力政治观、国家体系的历史研究、对国际关系理论传统的划分、对国际关系的伦理思考以及怀特研究国际政治所采用的历史—哲学研究方法。在此章的基础上,第3章总结了怀特国际政治理论的三个特点:神学的权力政治观、深厚的历史感和浓厚的道德伦理色彩。第4章是对怀特国际政治理论的客观评析,有对其肯定之处,也有否定的部分。第5章论述了怀特对“英国学派”和建构主义的影响。最后,文章在结语部分总结了怀特的国际政治理论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81-0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殷弘,霍亚青;国家主权、普遍道德和国际法——格老秀斯的国际关系思想[J];欧洲;2000年06期
2 石斌;“非道德”政治论的道德诉求——现实主义国际关系伦理思想浅析[J];欧洲;2002年01期
3 石斌;权力·秩序·正义——“英国学派”国际关系理论的伦理取向[J];欧洲研究;2004年05期
4 郭树勇;英国学派的研究方法及其演变[J];欧洲研究;2004年05期
5 张振江;英国学派与建构主义之比较[J];欧洲研究;2004年05期
6 徐雅丽;国际关系思想传统与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J];欧洲研究;2005年01期
7 周桂银,党新凯;权力政治、国家体系和国际关系思想传统——马丁·怀特的国际关系思想[J];欧洲研究;2005年01期
8 王存刚;可借鉴的和应批判的——关于研究和学习英国学派的思考[J];欧洲研究;2005年04期
9 时殷弘,叶凤丽;现实主义·理性主义·革命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传统及其当代典型表现[J];欧洲;1995年03期
10 房乐宪;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社会学派:理论及方法论特征[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得刚;;国际关系三大主流学派的权力观及其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王存奎;略论中国近代外交思想中的均势观[J];安徽史学;2003年04期
3 刘艳房;;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的调整[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姜丽丽 ,周士新;浅析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矛盾根源[J];阿拉伯世界;2004年06期
5 常笑;;从《君主论》看现实主义[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桑雷;;全球化视角下霸权思想的理性思维[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侯发兵;王安平;;国际冲突的蛛网模型[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邹函奇;评析进攻性现实主义权力理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南玉霞;论国际反恐斗争与国家主权之关系[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隋书卿;;论冷战后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困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睿丽;;议会政治:宪政民主的运作[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2 张利华;;独树一帜的学术风格[A];高放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孟庆宝;;评析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文化因素[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4 束必铨;;从三代领导集体看中国国家安全观之演变[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5 刘志云;;中国国际法学的繁荣之路:一种引入国际关系理论分析的路径[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李杰豪;;国际和谐与国际法的“系统平衡论”——权力、利益与道德的范畴[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7 朱萌博;马睿;;老子思想在当代国际政治领域中的影响力[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齐皓;;国际关系研究的知识累积阶段——从理论革命到实证研究[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9 向丽华;;对问题导向研究倾向的评估——以对外援助研究为例[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10 徐秀军;;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合作理论:文本解读与反思[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耀;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能源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熊文;新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建模与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维余;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娟娟;合作与纷争:艾森豪威尔时期美英核关系考察[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秀阁;援越抗美与中越关系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8 罗向阳;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继文;文化软实力的历史观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策;分析折中主义与后冷战时代东亚安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琪;冷战后国际格局变迁与蒙古外交政策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常笑;中日邦交正常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纯;简析冷战时期苏联对阿拉伯国家文化战略中文化认同的缺失[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黄训;伊斯兰会议组织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李立;影响以色列和土耳其关系的因素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张建宏;代理理论视角下的国际刑事法院授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李顺;海合会国家对美、中外交政策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张定宇;高校基建领域中的腐败行为防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斌;“非道德”政治论的道德诉求——现实主义国际关系伦理思想浅析[J];欧洲;2002年01期
2 时殷弘;历史·道德·利益·观念——关于国际关系理论思想的谈话[J];欧洲研究;2003年05期
3 石斌;权力·秩序·正义——“英国学派”国际关系理论的伦理取向[J];欧洲研究;2004年05期
4 时殷弘,叶凤丽;现实主义·理性主义·革命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传统及其当代典型表现[J];欧洲;1995年03期
5 时殷弘;关于战争与和平的伦理传统:西方与中国[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10期
6 郭树永;国际政治社会学初探[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11期
7 彼得·卡赞斯坦 ,罗伯特·O.基欧汉 ,斯蒂芬·克莱斯勒 ,肖欢;IPE的发展历程──世界政治研究50年:探索与争鸣(一)[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01期
8 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O.基欧汉,斯蒂芬·克莱斯勒,肖欢;世界政治研究50年:探索与争鸣(二) 冷战后的开端:理性主义和社会学的回归[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02期
9 熊·布思林,庞中英;国际关系学、区域研究与国际政治经济学——关于使用IPE批评理论研究中国的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3期
10 秦亚青;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文化结构、文化单位与文化力[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铮;;风云变幻八十年 第四讲 祸遍全球(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关系[J];世界知识;1983年24期
2 冯特君;崔■;张继坤;;关于开设“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一课的设想(二则)[J];教学与研究;1986年04期
3 廖鹤;;《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一书简介[J];教学与研究;1988年04期
4 潘光;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东国际关系的影响[J];西亚非洲;1990年04期
5 李石生;;在国际关系中意识形态的作用淡化了吗?[J];国际政治研究;1990年01期
6 杨运忠;;日美矛盾的激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当代亚太;1992年03期
7 刘金质;《国际关系入门》简介[J];国际政治研究;1997年03期
8 周凯;《冷战后亚太国际关系》出版[J];当代亚太;1999年11期
9 杨冠达;论美国国际关系学与美国霸权[J];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02期
10 华林;史论结合,精心解读二十世纪的国际关系——《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论》评介[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增刚;;国际关系的双层博弈框架: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思路[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俞新天;;国际关系中文化作用的理论探讨[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王介南;;略论郑和下西洋与明初国际关系[A];“睦邻友好”郑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胥莉;;试论当前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冲突[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5 罗丹;;麻生执政与中日关系发展走向[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熊乐兰;詹真荣;;斯大林的国际政治理论研究(提要)[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杨泽伟;;联合国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8 郭榛树;;论江泽民的和谐观[A];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2年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李双龙;;媒体报道与“闯馆”事件——关于不明身份者闯入日本驻沈阳总领事馆事件报道之述评[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10 王立新;;“国际关系的基督化”:对一战的反思与美国传教团体内国际主义的兴起(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修义;[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吕德胜;[N];解放军报;2010年
3 ;[N];人民日报;2009年
4 王义伟;[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5 世经政所 李少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6 谢尔盖·亚历山大德罗维奇·卡拉加诺夫;[N];解放日报;2008年
7 ;[N];人民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王日鹏;[N];福建工商时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方祥生;[N];光明日报;2007年
10 ;[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广成;从合作到冲突:国际关系的退化机制分析[D];外交学院;2010年
2 何霄;阿根廷危机的国际关系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杨筱;认同与国际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吴克明;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内地香港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李芳田;国际移民及其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刘艺;跨境民族问题与国际关系[D];暨南大学;2006年
7 曹鉴燎;制度创新: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新格局中国经济安全的基本选择[D];暨南大学;2002年
8 曾向红;霸权世界观与国际关系[D];兰州大学;2010年
9 周娅;建构主义新视域:地缘文化及其建构机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10 龙向阳;世界体系中的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一种历史的分析与反思[D];暨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文刚;国际关系中的金融安全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2 卢庆文;环境问题:国际关系中的新焦点[D];暨南大学;2000年
3 夏自钊;话语如何建构“敌人”和“威胁”[D];复旦大学;2010年
4 雷春斌;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中的民族因素[D];暨南大学;2000年
5 赵为民;试论冷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D];河南大学;2004年
6 邱晓万;论希拉克总统执政以来的中法关系(1995年5月—2005年5月)[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李双歌;论环境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5年
8 王韵菁;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与国际关系[D];暨南大学;2005年
9 廖震峡;中俄关系:国际关系动因视角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冯小峰;文化的国际效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马丁·怀特国际政治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4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54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