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话语权分析——兼论当代中国外交话语权的发展
本文关键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话语权分析——兼论当代中国外交话语权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关于国际格局、全球治理等外交话语的提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问题备受关注。本文试图提出从话语到话语权形成的分析框架,并以此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话语权的产生进行分析,探讨话语权产生背后的话语因素。以此为基础,本文对当前中国外交话语权问题进行反思,提出要在找准自身定位的基础上,注重外交话语发展的包容性可沟通性,把握时代进步性,同时增强话语的实践性,推动中国外交话语体系的完善与发展,进而扩大中国的外交话语权。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话语 话语权 中国外交
【分类号】:D820
【正文快照】: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双边、多边等外交场合频频发出中国声音,从“坚持正确义利观”,到“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再到“命运共同体”等,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出新倡议,注入了中国元素,彰显出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意识以及对全球治理的参与意识,体现出中国对地区及国际社会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艳霞;新中国外交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J];理论界;2000年05期
2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新中国外交剪辑(六)[J];党史文汇;2001年03期
3 肖宗志;建国50多年来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论析[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杨丽红;与时俱进的中国外交[J];沧桑;2003年03期
5 金正昆;试论当代中国外交形象的塑造[J];国际论坛;2003年03期
6 金正昆;试析当今国际局势与中国外交举措[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07期
7 李星;从开放档案看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建立[J];中国档案;2004年04期
8 刘若南;;走下神坛的中国外交[J];观察与思考;2004年13期
9 阮宗泽;;构建和谐世界的中国外交[J];协商论坛;2005年12期
10 ;和平、发展、合作——李肇星外长谈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旗帜[J];重庆与世界;2005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公龙;;论中国外交的观念变革[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欧阳程奕;;价值视阈下的新中国外交:1949-2009[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3 李志永;;融入与自主性的平衡:中国外交的核心问题[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4 牛军;;五十年的中国与世界[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5 牛军;;冷战与80年代的中国外交[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6 仇发华;;从朝鲜核问题的演变看中国外交倾向[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7 马驰;;略论邓小平对中国外交事业的贡献[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牛玉峰;;邓小平与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外交[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卫灵;;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的中国外交战略与策略选择[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10 ;党领导的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与经验[A];光辉的历程 宝贵的经验——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建设主要成就与经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当代中国外交研究“中国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记者赵伟;2009年版《中国外交》在长首发[N];长春日报;2009年
3 钮维敢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当代中国外交的历史视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刘建飞;理性考评中国外交[N];学习时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谢方;十八大后的中国外交将更加积极主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尹承德;今年中国外交有亮点[N];解放日报;2012年
7 记者 李琰 王远 于淼;第八届“蓝厅论坛”探讨新形势下中国外交[N];人民日报;2012年
8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杨成绪;2013年的中国外交:全面把握机遇 沉着应对挑战[N];解放日报;2013年
9 ;读“蓝厅热词” 把脉中国外交[N];人民日报;2013年
10 钟声;预测中国外交的关键[N];人民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九仙;当代中国外交道义因素的儒家伦理取向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2 任远U,
本文编号:5660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566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