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山由纪夫“友爱”政治哲学及其外交实践研究
本文关键词:鸠山由纪夫“友爱”政治哲学及其外交实践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鸠山由纪夫 “友爱”政治哲学 东亚共同体 普天间基地
【摘要】:2009年9月,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当选日本第93任内阁总理大臣,实现了1955年以来日本政坛历史上的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政权更替”,翻开了民主党执政新的篇章。受其祖父鸠山一郎的耳濡目染,鸠山由纪夫在竞选伊始便将“友爱”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出任首相后,更是在“友爱”政治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建立“自立与共生的社会”,主张与美国构筑“密切而对等”的同盟关系的同时,重视日本作为亚洲国家的作用,提出了建立“东亚共同体”的外交构想。可以说,“友爱”思想是鸠山由纪夫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而东亚共同体和日美关系则是鸠山友爱外交政策的两大车轮。鸠山由纪夫的政治理念和外交政策有别于自民党的亲美政策,无论对日美关系还是日本与亚洲邻国的关系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鸠山推进东亚共同体的新姿态受到了中韩两国的欢迎,呈现出三国共同推进的局面。而其对美外交特别是在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上触犯美国的举措,一度导致日美关系紧张。从本质上来说,鸠山建立友爱外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弱化对美的依存型外交,谋求美亚政策间的平衡。鸠山由纪夫的“友爱”外交思想表现出明显的入亚倾向和自立性,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并显现出民族主义的特点。纵观战后的日本内阁,从来没有一个内阁像鸠山内阁那样以明确的形式把友爱思想作为其政策理念付之行动,鸠山的“友爱”外交为战后的日本政坛增添了新的颜色。鸠山在外交上的一系列举措,受到日本国内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与反对,更遭到美国的猜忌与打压,最终导致内阁总辞职,成为日本历史上第六个短命内阁。鸠山政权虽然失败,但他短暂任期的意义却要深刻的多,鸠山的外交政策代表了今后日本外交的发展方向,即在坚持日美同盟的同时,将日本外交政策的重点转向亚洲国家,毕竟亚洲才是日本的根。
【关键词】:鸠山由纪夫 “友爱”政治哲学 东亚共同体 普天间基地
【学位授予单位】: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0;D831.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1章 引言11-22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11-14
- 1.1.1 选题的背景11-12
- 1.1.2 选题的意义12-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21
- 1.2.1“友爱”政治哲学14-16
- 1.2.2 东亚共同体16-18
- 1.2.3 日美关系18-21
- 1.3 研究方法21-22
- 第2章 鸠山由纪夫“友爱”政治哲学的源流22-30
- 2.1“友爱”政治哲学的理论来源22-25
- 2.2 鸠山家族的政治传统25-27
- 2.3 政治盟友小泽一郎的影响27-30
- 第3章“友爱”政治哲学的外交实践30-43
- 3.1 新亚洲政策——“东亚共同体”30-36
- 3.1.1“东亚共同体”的提出与内涵31-33
- 3.1.2 中韩两国的回应及影响33-36
- 3.2 对美外交——“紧密而对等”36-43
- 3.2.1 对美外交政策36-40
- 3.2.2 美国的回应及影响40-43
- 第4章 对鸠山由纪夫“友爱”外交的评析43-54
- 4.1“友爱”外交的特点43-49
- 4.1.1 理想主义色彩浓厚43-45
- 4.1.2“脱美入亚”的倾向45-47
- 4.1.3 富有时代感和预见性47-48
- 4.1.4“以人为本”的和谐观48-49
- 4.2“友爱”外交受挫的原因49-54
- 4.2.1 国内方面49-51
- 4.2.2 国际方面51-54
- 第5章 结论54-56
- 参考文献56-59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59-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永明;;日本新首相鸠山由纪夫的执政理念探析[J];领导科学;2009年33期
2 霍建岗;;日本新任首相鸠山由纪夫[J];国际资料信息;2009年10期
3 周有恒;;日本新首相鸠山由纪夫:改朝换代掌政权[J];名人传记(上半月);2009年11期
4 韩冰;;日本新首相:鸠山由纪夫[J];百科知识;2009年21期
5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访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J];日本侵华史研究;2013年01期
6 李凡;鸠山一郎在战后日苏复交中的作用[J];求是学刊;2000年05期
7 刘江永;;日本民主党执政后的鸠山外交[J];亚非纵横;2009年05期
8 ;“变革”旗手鸠山由纪夫[J];商周刊;2009年19期
9 唐宁;;“跑步前进”的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J];世界知识;2009年18期
10 王一迪;;政坛“外星人”——日本新任首相鸠山由纪夫[J];当代世界;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静波;我所专访的鸠山:“21世纪是中日两国的世纪”[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2 记者 刘洪亮;鸠山补办“献金”交税手续[N];文汇报;2009年
3 任元俊;鸠山政府缺钱,为背弃诺言道歉[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林昊;鸠山再度成“首富”[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记者 欧阳亮 特有记者 徐静波;鸠山辞职冲击波[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6 记者 郑晓舟 编辑 朱贤佳;鸠山谢幕,无奈之举[N];上海证券报;2010年
7 冯武勇;鸠山发表施政演说,摆脱“官话”“套话”[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鸠山支持率大幅下滑[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蒋骢骁;政治献金案:鸠山称无辜,职务作担保[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兰晓萌;鸠山下台 日本国家重新定位遇阻[N];华夏时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车菲菲;鸠山由纪夫“友爱”政治哲学及其外交实践研究[D];北华大学;2016年
2 孙晓光;战后初期日本“保守本流”路线的确立及其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766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576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