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美国对华新媒体公共外交探析——以美国驻华大使馆微信公众平台为例

发布时间:2017-07-26 22:27

  本文关键词:美国对华新媒体公共外交探析——以美国驻华大使馆微信公众平台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微信公众平台 公共外交 新媒体 中美关系


【摘要】:当前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巨大发展,作为新媒体领军移动应用程序的微信在改变人们交流方式的同时,微信公众平台的上线也深刻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体验。作为开展公共外交的新型媒介,一些国家的驻华使领馆已经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传播这些国家各方面信息的崭新媒介。其中,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微信公众平台信息发布的数量与频率远超其他国家驻华使领馆。本文以美国驻华大使馆微信公众平台为样本,选取其近一年发布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归纳出其特点。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是开展公共外交的新方式,对于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新媒体公共外交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 公共外交 新媒体 中美关系
【基金】:上海市一流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3GXYLXKZZXGG)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71.2
【正文快照】: 如今,伴随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空间领域的公共外交正日益被耿召王联合——以美国驻华大使馆微信公众平台为例[1][1]本文为上海市一流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3GXYLXKZZXGG)的阶段性成果。人们所关注。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公共外交的内涵与外延得到广泛的延伸。公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飞;公共外交的界定、形成条件及其作用[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黄超;试论发展中国公共外交[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3 唐小松;;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及其体系构建[J];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02期

4 李志斐;;重要战略机遇期与中国公共外交[J];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5 李艳艳;;“9·11”后的美国公共外交[J];社会观察;2006年06期

6 刘国华;李阵;;透视二战后日本对华公共外交[J];长江论坛;2007年02期

7 李默;;中国公共外交现状及发展建议[J];消费导刊;2007年05期

8 张毓强;张楠;;“面向2008年的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论坛”述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9 廖宏斌;;我国公共外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唐小松;;论中国公共外交的两条战线[J];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朝晖;;美国公共外交中的跨文化因素分析[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贾庆国;;崛起中的中国与公共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3 韩方明;;中国公共外交:趋势、问题与建议[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4 加藤嘉一;;每个中国人应是公共外交“大使”[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5 赵新利;;对欧公共外交大有可为——访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王义桅[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6 李巍;;对中国公共外交经典案例的一次深入剖析——评《中国世博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7 吴思科;;西亚北非变局为中国公共外交带来新机遇[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8 赵会民;;“中日小大使”与公共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9 赵新利;;日韩留学生公共外交政策及启示[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10 吴泽林;;中国公共外交研究文献综述[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天U,

本文编号:578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578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2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