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7-07-27 02:17
本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及启示
【摘要】: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国民党内战失败退踞台湾后,海峡两岸形成对峙并产生台湾问题。新中国的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重视解决台湾问题,在不同的时期制定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此推动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更好地解决台湾问题,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本文以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相关文献资料和两岸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为参考。以时间节点为脉络,通过研究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解决台湾问题所制定的政策,重点归纳和总结政策演变过程中的“台前幕后”,深刻阐释其历史原因和逻辑思维,从中发现不断延续发展的政策对于解决台湾问题及两岸关系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本文首先论述了台湾问题的由来与实质,指出国共内战是台湾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其实质是中国内政问题。其次,本文论述了中共第一代领导人从“武力解放台湾”到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转变的原因在于防止台湾当局落入美国的“陷阱”造成祖国分裂。再次,本文论述了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伟大方针的科学内涵和伟大意义及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坚决继承和深入发展,同时他们又根据当时的两岸局势制定出了符合两岸共同利益的新政策。最后,根据对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所制定政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两岸关系的发展及两岸最新时事政治动态,阐述政策演变所带来的重要启示,以此寄希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统一梦”。
【关键词】:两岸关系 中国共产党 对台政策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1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3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8-9
- 1.研究背景8
- 2.研究意义8-9
- (二)两岸研究现状9-11
- 1.大陆地区研究现状10
- 2.台湾地区研究现状10-11
-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1
- 1.研究思路11
- 2.研究方法11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11-13
-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与实质13-17
- (一)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3-15
- (二)台湾问题的由来15-16
- (三)台湾问题的实质16-17
- 二、第一代领导人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17-24
- (一)制定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17-18
- (二)台海三次军事对峙18
- (三)从“武力解放”到“和平解决”的转变18-24
- 1.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始末19-20
- 2.探索“第三次国共合作”20-22
- 3.《一纲四目》政策的出台22-24
- 三、第二代领导人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24-30
- (一)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24-25
- (二)“叶九条”与“邓六条”25-26
- 1.“叶九条”25-26
- 2.“邓六条”26
- (三)正式出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26-30
- 1.“一国两制”的形成过程27
- 2.“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27-28
- 3.“一国两制”的伟大意义28-30
- 四、第三代领导人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30-38
- (一)李登辉执政时期的大陆政策转变30-33
- 1.蒋经国的政策松动和逝世30-31
- 2.李登辉初期继承“三民主义统一中国”31
- 3.李登辉推行“一国两府”31-32
- 4.大逆不道的“两国论”32-33
- (二)中共努力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33-35
- 1.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不动摇33-34
- 2.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34-35
- 3.中共着手打击“台独”势力35
- (三)海协会和海基会与“九二共识”35-38
- 1.海协会和海基会的成立36
- 2.“九二共识”的达成36-38
- 五、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38-44
- (一)民进党的“台独”行径38-39
- 1.民进党成立轨迹38
- 2.陈水扁的八年执政38-39
- (二)《反分裂国家法》以法遏制“台独”39-41
- 1.《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过程39-40
- 2.《反分裂国家法》的重要意义40-41
- (三)两岸政党交流和胡锦涛的“六点意见”41-44
- 1.两岸开启政党交流41-42
- 2.胡锦涛对台“六点意见”42-44
- 六、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44-48
- (一)新一届领导人解决台湾问题的新主张44-45
- (二)两岸关系发展的里程碑--“习马会”45-48
- 七、中共解决台湾问题政策的启示48-53
- (一)牢牢掌握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动权48-49
- (二)对于原则立场上的问题决不妥协退让49-50
- (三)毫不动摇的遏制“台独”势力蔓延50-52
- (四)在沟通策略上更加注重灵活务实性52-53
- 结语53-54
- 参考文献54-5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57-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东杰;;2016年台湾“大选”之结构面分析[J];台湾研究;2016年01期
2 韩永利;关敬之;;《开罗宣言》对台湾及钓鱼岛归还中国的认定[J];太平洋学报;2014年04期
3 陈键兴;;愿同台湾平等协商政治分歧问题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连战一行[J];台声;2014年03期
4 倪永杰;;两岸政治对话的实验场[J];两岸关系;2013年11期
5 黄嘉树;;“九二共识”的意义与作用[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6 王洪光;;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处理台湾问题的策略演变[J];军事历史;2012年03期
7 刘相平;;蔡英文主导下的民进党大陆政策探析[J];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01期
8 齐鹏飞;杨占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与两岸关系的突破和发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01期
9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四点主张[J];理论学刊;2005年05期
10 周志怀;;《反分裂国家法》与新时期大陆对台政策[J];台湾研究;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579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579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