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四川省委反映“芦山灾后重建”社情民意信息案例研究
本文关键词:民盟四川省委反映“芦山灾后重建”社情民意信息案例研究
【摘要】: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这一制度的指导下,我国的多党合作逐步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允许其他多个党派进行合作,在共产党执政的前提下,其他党派可参与到政治生活当中”的模式。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居于的执政党地位,其他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当中,他们的基本作用在于民主监督以及参政议政,其参政议政的主要方式是之一就是向执政党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民主党派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具体来说就是以一定的渠道向执政党及政府部门反映其收集来的各种社会情况,根据我国国情、省情等具体特点和工作实践,提出较为可行的意见或建议。民主党派准确及时地将普通百姓的呼声反映到党委、政府各相关工作部门,有助于各部门了解社会各方面情况和群众的真实诉求,进而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更好地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这不单单是民主党派完成其本职工作、发挥参政议政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还能够不断提升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和履行职能的水平,并且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协商民主制度的具体落实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在中共中央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深入推进党际协商的大背景下,以推动民主党派在新形势下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主要目标,将民盟四川省委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阅读分析总结当前民主党派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存在的主要困惑,将考核与激励、人力资源、组织行为学等相关公共管理理论,同国内国外已经进行的研究和实践获得的经验相结合,并利用案例分析的具体方法,从相关工作的背景、实践经验总结、相关理论分析多角度展开研究,对民盟四川省委反映“芦山灾后重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进行了系统研究、个案分析,分别从建立体制机制、提升党派成员参政议政意愿和素质、拓宽信息收集渠道等三个关键因素具体展开,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对民盟四川省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具体做法进行系统的剖析和阐述,务求找准民主党派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特点和规律,得出通用型结论和启示,对于其他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民主党派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 案例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5.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0-12
- 1.1.1 研究的背景10-11
- 1.1.2 研究的意义11-12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12-13
- 1.2.1 研究的思路12-13
- 1.2.2 研究的方法13
- 1.2.3 研究的创新之处13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6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16-18
- 1.4.1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理论16
- 1.4.2 公共政策理论16-17
- 1.4.3 委托代理理论17-18
- 1.5 相关概念界定18-21
- 1.5.1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18-19
- 1.5.2 社情民意信息19
- 1.5.3 民主党派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19-21
- 第二章 民主党派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现状和困难21-25
- 2.1 我国民主党派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发展历程回顾21-22
- 2.2 当前我国民主党派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22-25
- 2.2.1 民主党派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体制和机制不健全22-23
- 2.2.2 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意愿和素质不强23
- 2.2.3 民主党派收集社情民意信息渠道和方式狭窄23-25
- 第三章 民盟四川省委反映“芦山灾后重建”社情民意信息案例描述25-35
- 3.1 民盟四川省委的基本情况25-26
- 3.2 民盟四川省委反映“芦山灾后重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基本情况26-31
- 3.2.1 民盟四川省委反映“芦山灾后重建”社情民意信息的来源26
- 3.2.2 民盟四川省委反映“芦山灾后重建”社情民意信息的报送路径26-27
- 3.2.3 民盟四川省委反映“芦山灾后重建”社情民意信息的采用情况27
- 3.2.4 民盟四川省委反映“芦山灾后重建”社情民意信息的经典案例27-31
- 3.3 民盟四川省委反映“芦山灾后重建”社情民意信息的主要做法31-33
- 3.3.1 逐步建立完善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机构和运行机制31-32
- 3.3.2 不断加强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意愿和素质32
- 3.3.3 持续拓宽社情民意信息的收集渠道和方式32-33
- 3.4 民盟四川省委反映“芦山灾后重建”社情民意信息的主要成效33-34
- 3.4.1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33
- 3.4.2 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33
- 3.4.3 助推社会管理33-34
- 3.5 案例的典型性分析34-35
- 第四章 建立健全完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体制和机制35-41
- 4.1 体制机制是民主党派做好信息工作的根本保障35
- 4.2 民盟四川省委建立健全信息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具体举措35-41
- 4.2.1 建立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常设机构和组织领导机制36
- 4.2.2 建立社情民意信息的分工协作机制36-37
- 4.2.3 建立社情民意信息的提炼机制37
- 4.2.4 建立社情民意信息的审查报送机制37-38
- 4.2.5 建立社情民意信息效果常态跟踪评估机制38
- 4.2.6 建立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反馈、激励机制38-39
- 4.2.7 建立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宣传机制39-41
- 第五章 强化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意愿和素质41-44
- 5.1 人才队伍是民主党派做好信息工作的核心基础41
- 5.2 民盟四川省委强化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意愿和素质的具体举措41-44
- 5.2.1 在新成员加入民主党派前加强考察与培训42
- 5.2.2 强化党派成员中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模范带头意识42-43
- 5.2.3 提高机关信息员队伍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43
- 5.2.4 发挥已退休的党派成员的帮助带动作用43-44
- 第六章 拓宽民主党派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的渠道和方式44-48
- 6.1 拓宽收集渠道和方式是民主党派做好信息工作的重要前提44
- 6.2 民盟四川省委拓宽社情民意信息收集渠道和方式的具体举措44-48
- 6.2.1 加强纵向联系、横向联系、对口联系、外部联系44-45
- 6.2.2 运用网络等新媒体收集社情民意信息45-46
- 6.2.3 定期开展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的各项专题活动46-48
- 第七章 民盟四川省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借鉴与启示48-50
- 7.1 不断健全民主党派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体制和机制48
- 7.2 着力提升民主党派成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意愿和素质48
- 7.3 努力拓宽民主党派收集社情民意信息的渠道和方式48-50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50-51
- 致谢51-52
- 参考文献52-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认真开展“三个好”活动 努力做好做活信息工作[J];秘书工作;2000年01期
2 张铁网;;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信息工作[J];秘书工作;2000年03期
3 李再东;;做好县(市)级信息工作的几点体会[J];秘书工作;2000年08期
4 ;努力做好新时期信息工作[J];秘书工作;2000年12期
5 孔亚军;;在党政信息工作中实现“三服务”[J];秘书工作;2000年06期
6 周平;;泰州市政协一九九九年度被全国政协评为信息工作先进单位[J];江苏政协;2000年03期
7 ;加强信息工作为决策服务[J];江苏政协;2000年06期
8 田建平;田会安;;做好信息工作 反映社情民意[J];协商论坛;2000年02期
9 ;做好政协信息工作 推动政协工作发展[J];协商论坛;2000年12期
10 刘洪军,孙滨林;民政信息工作要向深层次发展[J];中国民政;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甲琴;;地方社科院文献信息工作的挑战与变革[A];文献·信息·网络——福建省社科信息学会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0年
2 李明伦;;略论信息工作在办公室工作中的“龙头”作用[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3 王小辉;;面向21世纪 迎接21世纪——浅析21世纪社科信息工作的特点[A];高校信息理论研究[C];1997年
4 付兴培;;围绕经济建设 狠抓信息工作[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5 吕成栋;;党委一定要抓好信息工作[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6 黄启国;;搞好党政信息工作需处理好几个关系[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7 陈永贵;;立足科学决策 强化信息工作[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8 邓伟;;报忧解忧——谈报忧信息的开发利用[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9 贾森;;探索 开拓 提高——做好政府信息工作的几点体会[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10 阎万国;;浅谈党政信息工作的控制机制[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舟;全市政协系统召开信息工作座谈会[N];长治日报;2007年
2 记者 戴娟邋实习生 谭舒;信息工作要为推进城乡统筹实现“加快”“率先”作贡献[N];重庆日报;2007年
3 周方;市政协信息工作屡创佳绩[N];杭州日报;2007年
4 通讯员 欧燕萍邋记者 王力;市政协召开信息工作会议[N];杭州日报;2007年
5 南京市雨花台区法院 马凡波;法院信息工作的完善[N];江苏法制报;2007年
6 奎文区政协办公室 颜成功;区政协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N];联合日报;2007年
7 记者 郭大利;地区党政系统信息工作会议召开[N];日喀则报;2007年
8 张敏;“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开创信息工作新业绩[N];人民政协报;2007年
9 曹永东;江苏靖江加强民政信息工作有四招[N];中国社会报;2007年
10 本刊记者 马进 通讯员 张海凤;晋中公路分局信息工作受到省政府办公厅表彰[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林;党的信息工作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晓灵;民盟四川省委反映“芦山灾后重建”社情民意信息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2 钱宇波;民主党派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罗瑛瑛;秘书信息工作中的“负面”信息处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4 康斌;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影响政策过程研究[D];厦门大学;2013年
5 刘继春;人民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017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601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