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美国亚太再平衡中的经济战略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2 05:20

  本文关键词:美国亚太再平衡中的经济战略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再平衡 经济 TPP 亚太地区


【摘要】:奥巴马政府上台不久就提出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实行再平衡战略。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经济的背景下,此举既是要借助亚太地区的经济活力恢复发展经济,又是平衡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加强自身领导地区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在经济方面分析其再平衡战略的内容。首先分析了再平衡的概念,然后分析再平衡在经济方面的表现,界定其经济方面再平衡包括的内容。然后文章重点分析了再平衡经济战略的背景、实施及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美国经济大滑坡,亚太地区成为全球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同时中国快速崛起,在东亚地区影响力迅速增强。在此背景下,奥巴马政府大力加强同东盟的经济合作关系,对于中日韩三国分而治之,同时大力推进其主导的TPP协议。尽管TPP尚未生效,但已经在亚太地区造成重要影响。此外,美国经济也开始逐渐恢复,失业率大幅降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领导,也逐渐加强。奥巴马政府的再平衡战略在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而中美在亚太地区的竞争,也会一直持续下去。
【关键词】:再平衡 经济 TPP 亚太地区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87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0
  • 一、选题意义7
  • 二、文献综述7-8
  • 三、基本框架8-9
  • 四、创新及不足之处9-10
  • 第一章 亚太再平衡经济战略的提出及界定10-13
  • 第一节 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提出10-11
  • 第二节 再平衡中的经济战略11-13
  • 第二章 奥巴马政府出台经济战略背景分析13-25
  • 第一节 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萧条亟待恢复13-17
  • 一、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的衰退13-15
  • 二、亚太地区经济恢复发展迅速15-17
  • 第二节 贸易规则制定主导权的松动17-20
  • 一、美国长期游离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外17-19
  • 二、亚太地区贸易规则制定权的转移19-20
  • 第三节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影响20-25
  • 一、中国迅速崛起引起中美竞争20-21
  • 二、中美经济关系21-22
  • 三、中美在东亚地区的领导权竞争22-25
  • 第三章 经济战略布局分析25-35
  • 第一节 加强与东盟的经济合作25-27
  • 一、美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现状25-26
  • 二、通过与东盟国家进行双边或集体谈判加强双方关系26-27
  • 第二节 积极主导发展TPP27-30
  • 一、TPP的发展过程及谈判进程27-28
  • 二、美国打造TPP的战略意图分析28-30
  • 第三节 对中日韩政策30-35
  • 一、积极游说日本加入TPP谈判30-31
  • 二、促使国会通过与韩国签订的自贸区协议31-32
  • 三、对于中国既合作又约束32-35
  • 第四章 奥巴马政府经济战略的影响及后果35-44
  • 第一节 美国经济及主导权的一定恢复35-38
  • 第二节 对于东盟的影响38-41
  • 一、有限的经济合作的加强38-39
  • 二、TPP对于东盟的冲击39-41
  • 第三节 美国经济战略对于中国的影响41-44
  • 一、TPP对于中国的影响41-42
  • 二、中国对于美国经济战略的回应42-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51
  • 致谢51-52
  • 附件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昱华;;中国怎样在全球经济再平衡中全身而退[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0年09期

2 刘煜辉;;弱美元再平衡下的中国抉择[J];南风窗;2010年04期

3 巴曙松;;从金融“再平衡”看中国经济复苏[J];人民论坛;2010年08期

4 冯维江;;全球再平衡:共同但有区别的行动[J];世界知识;2010年19期

5 郑联盛;;2011:新常态、再平衡与国际博弈[J];世界知识;2011年01期

6 瞿少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理论根源及发展趋势分析[J];理论导报;2014年04期

7 杨军;;经济再平衡[J];南风窗;2013年17期

8 刘卫东;;美国对中日再平衡 知易行难[J];党员干部之友;2014年01期

9 董春岭;;扯下美国“再平衡”战略的面具[J];世界知识;2014年12期

10 谭红梅;李军;;美国东亚政策评估与展望——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东亚秩序的重构[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郑新立;;全球经济再平衡的三个相关问题[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2 李俭富;马永开;曾勇;;基于再平衡管理的指数跟踪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3 徐洪才;;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A];中国经济年会(2010-2011)会刊[C];2011年

4 徐洪才;;总论 探索中国经济再平衡之路[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5 景春梅;;第四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第一大对冲措施:加快自主创新步伐[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6 刘应本;;美国“再平衡”战略对我海上安全环境的影响及对策[A];郑和研究2013年第3期[C];2013年

7 徐洪才;;第三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三大路径比较[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8 王鹏;;第一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之一:增加劳动者工资[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9 徐伟;;第六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第三大对冲措施:加快劳动密集型模式转型[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评论员、《国际问题研究》杂志主编 阮宗泽;美国要“再平衡”什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2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王鸿刚;美国的“再平衡”遭遇“被平衡”[N];广州日报;2012年

3 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孙兴杰;亚欧大陆再平衡[N];经济观察报;2012年

4 汤亚平;幸福感与危机感的再平衡[N];证券时报;2012年

5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沈丁立;中国无需担忧“再平衡”[N];东方早报;2012年

6 陈继勇 胡艺 刘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战略与路径研究”首席专家、武汉大学教授 课题组成员、武汉大学副教授;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战略与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杨宁 张国成;“再平衡战略”能否更加平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8 ;全球经济再平衡需各国责任共担[N];上海金融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和平;中国经济:通过改革促进再平衡[N];中国保险报;2013年

10 记者 潘寅茹;美防长二度出访亚太 意在“再平衡”[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岚;全球经济再平衡下美国对华投资战略转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怀新;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背景下“民主输出”的新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李姣婷;“亚太再平衡战略”与Yg巴马政府的东南亚政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3 吴玄;美国亚太再平衡中的经济战略分析[D];外交学院;2016年

4 王诗伟;浅析亚太“再平衡”背景下美国中亚政策的调整[D];外交学院;2016年

5 傅云威;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和新形势下的中国对策[D];外交学院;2016年

6 严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中国应对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金迅;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杨鸿柳;英国“大陆均势政策”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9 秦博;亚太再平衡战略下的美国对韩安全政策[D];吉林大学;2014年

10 钟华;奥巴马“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调整与中国的应对[D];外交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607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607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9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