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协商治理的中国逻辑

发布时间:2017-08-03 18:01

  本文关键词:协商治理的中国逻辑


  更多相关文章: 协商治理 治理理论 中国适用性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摘要】:随着"治理"概念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如何立足中国实际,正确把握中国协商治理的理论及实践逻辑,成为重要的学术命题。具体到治理理论的中国适用,需要实现治理话语从西方到中国的转换,形成中国协商治理话语,在实践中推进中国协商治理路径。这深刻地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的理论前提,中国传统治理思想及其实践是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的生存土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的存在场域,党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的必然主体,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的客体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存在,通过协商民主实现国家治理是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的基本形式,实现公共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均衡发展,是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的基本目标,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宽容与贵和,当代中国协商治理的评价尺度包括权威、共识、制度与法治。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指导下,根植于中国优秀政治文化传统,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诉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治理构成了当代治理理论的中国形态。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协商治理 治理理论 中国适用性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基金】:王岩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学术思想理论动态与意识形态建设方略研究”(15AKS014)阶段性成果 王岩主持的江苏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研究”(13A00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21
【正文快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治理”(governance)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关键词也愈发成为学界关注的对象。但学界对“

本文编号:615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615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3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