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埃塞俄比亚在构建东非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角色:努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个案

发布时间:2017-08-06 06:22

  本文关键词:埃塞俄比亚在构建东非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角色:努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个案


  更多相关文章: 埃塞俄比亚 构建 东非 区域 经济一体化 中的 角色 努力 发展 基础设施 建设 个案


【摘要】:第一章是简介,笔者介绍了该研究的背景,埃塞俄比亚——这个充满和平和政治安定的非洲之角国家,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已经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当经济增长积极地影响着周边国家时,埃塞俄比亚希望建立对其经济增长有益的地区大环境来实现其发展之梦。埃塞俄比亚一直致力于协调它的发展主动权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需求。因此这项调查的本质是分析埃塞俄比亚在东非国家,主要是其邻国为了提高经济一体化所做的努力,埃塞俄比亚在非洲之角的邻国是南苏丹、肯尼亚、苏丹、索马里、吉布提和厄立特里亚。为此,笔者认为他们自身必须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同时埃塞俄比亚也需要继续进一步加强其在地区基础设施网络中的努力。反过来这一举措在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地区之一的非洲之角中起到了和平化的作用。一种可能是,这一地区的周边国家如果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那么高速持续的经济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因为基础设施是这些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先决条件。本文提出的问题是,埃塞俄比亚正在通过基础设施网络,最大限度地运用它的力量来稳固这一地区以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在意识到尚处在发育时期的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带来的互惠互利的重要性后,埃塞俄比亚一直想要通过贯彻实施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网络为其邻国的发展创造有益的环境。因此,埃塞俄比亚通过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努力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这一最初动机正在逐渐增强,并巩固了长期构想以保证埃塞俄比亚的复兴。这一构想的主要观点如下:埃塞而比亚与其邻国有难以割舍的联系,因为他们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宗教和相似的历史。因此埃塞俄比亚的任何变化会直接影响它的邻国,反之亦然。埃塞俄比亚认为这些国家间的经济一体化会促进东非地区的互利互惠,这反过来会加速埃塞俄比亚将自己从贫穷中解放出来、建立繁荣的国家的长期梦想的实现。因此自始至终埃塞俄比亚在地区的基础设施发展上的努力都旨在提高这一地区的高速持续经济增长,而地区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也对其复兴有莫大的帮助。这一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埃塞俄比亚在东非国家、主要是其邻国中为提高经济一体化的努力。在这种情况下,这篇文章叙述了埃塞俄比亚为了建立同邻国长久的联系而在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其中两个主要观点如下:什么是经济一体化,以及东非地区旨在实现经济一体化所做的的努力。经济一体化在地区国家成员中有不同的效果和影响,这也和现实世界中的国家地理有联系。事实上,地区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提高地区成员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特定地区经济联盟的经济一体化的后期也会反过来促使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的最成功的案例就是欧盟成员国的强力机构框架最终使欧盟成员国形成坚固的经济联盟。总地来说,在全球化时代,地区经济一体化是非常重要的,全球的经济竞争中亟需议价能力来有效实现优势最大化和劣势最小化。这会帮助国家分担一部分重担也会降低乃至最小化他们的交易成本。就东非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的努力,相对来说,东非国家(布隆迪,肯尼亚,卢旺达,坦桑尼亚和乌干达)在互相间的沟通交流来说比非洲之角上的国家做的更好。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非洲之角的国家在1986年建立了叫做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的机构,这一机构现在有埃塞俄比亚,苏丹,肯尼亚,南苏丹,吉布提,索马里,乌干达和厄立特里亚。这一组织的建立是为了提高邻国间的联系,和平解决冲突,促进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因此,东非特别是非洲之角的国家的基础设施总体来说仍然落后,缺少充足的资金和可靠的和平、安全环境,这是成员国之间实现有效的基础设施联系所面临的首要挑战。当然,相对而言,尽管它们13个国家之间并没有全面协议,但东非国家却比非洲之角的国家有更好的基础设施。第三章的主题是埃塞俄比亚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努力,就交通运输来说,埃塞俄比亚和外界联系的主要途径是陆路。首先,连接埃塞俄比亚和苏丹的道路——这两个国家的协议提高了地区一体化,因为陆路交通对两国来说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石。两国在过去的十年中已经修通了三条道路。第一条是Azezo-Metema公路项目,长962公里,还有Gelabat_Gedadif公路也连接两国。公路的建设标准依据的是国际高速公路标准,而且这对两国来说都很重要。第二条公路是Gondar-Humera,长1020公里。这条公路有980公里是高速公路标准和40公里非高速公路标准。第三条公路是长821公里的Assosa—Kurmuk公路,也是按照国际高速公路的标准修建而成的。第二,连接埃塞俄比亚的斯亚贝巴到莫亚雷和肯尼亚蒙巴萨岛、内罗毕的公路长达905公里。这条公路是按照国际高速公路的标准修建的。公路的主干连接了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这条高速公路不仅连接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的主干道路,还连接了东非10000公里长的从埃及开罗到南非的纵贯非洲的公路。第三,埃塞俄比亚还有一条到吉布提的长850千米的公路。这条高速公路标准的公路连接了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吉布提港口,这对埃塞俄比亚的进口非常重要,也是埃塞俄比亚出口的主要通道。第四,和南苏丹之间的道路联通,两国间有两条道路。长926公里的Gambella Etang Jikawo-boma公路连接埃塞俄比亚和南苏丹,这两条公路还连通长达878千米的Gembella—Akobo—Burbe公路。最后,埃塞俄比亚还和索马里通过937千米长的Jijiga—Togowichal公路连接。但是,因为索马里的政治形势,两国间并没有经济联系。说到铁路交通的基础建设,铁路交通在运送大量进出口货物时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埃塞俄比亚一直在建设连接国内各部分到吉布提的铁路。连接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的850公里长的铁路设施正在施工。连接Mekelle和吉布提Tadjoua港口的长775公里的Galafi——Awash——Mekelle铁路正在建造中。在空中运输基础设施方面,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作为国际顶尖的航空公司,已经全力建立国内甚至是整个非洲大陆和世界的联系。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已经成功的飞达92个国际城市,因此,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不仅连接东非地区,也和世界其他区域联系密切。其他连接方式:尽管项目仍然处于建设当中,埃塞俄比亚已经和他的部分邻国如苏丹、肯尼亚和吉布提通过光纤电缆联系起来。埃塞俄比亚的政府建造了从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出发的五条共计14000千米的国家中枢网络,西北部的光纤网络通过苏丹港连接了国际光纤网络。南部的光纤网络连接Moyale城和肯尼亚,东部线路可以通过吉布提连接东非。大体上来说,埃塞俄比亚在电信沟通上的努力促进了它和邻国的联系,帮助地区更好的实现经济独立,这反过来会使东非地区和非洲大陆的其他地方以及中东形成一个整体。此外,还有电力方面的联系。当前,埃塞俄比亚在向邻国的输出电力方面已经相当完善。因此,埃塞俄比亚延长了到目标国的输电线路,主要是到吉布提、苏丹和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已经同意通过295公里长的巴希尔达——米提玛高压线向苏丹输送200百万瓦特的电力。同样的,埃塞俄比亚开始向吉布提输送65百万瓦特的电力并向肯尼亚输送400百万瓦特的电力。此外,埃塞俄比亚还投资建设1000千米的输电线路以向东非不同国家如坦桑尼亚、乌干达、布隆迪和卢旺达、南苏丹等国输送2000百万瓦特电力。第四章的主题是埃塞俄比亚在东非经济一体化中的角色。在这一章中有三个主要观点,第一个是其背后的动机。埃塞俄比亚仍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它用有限的资源履行它提高东非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义务。埃塞俄比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首要目标是经济目标,比如将它和邻国联系起来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利用邻国的港口,同时因此而促进的人际关系反过来对促进东非国家和人民之间稳固的社会与政治联系是极其重要的。同样的,埃塞俄比亚正在投资数个基础设施项目以用来出口,比如埃塞俄比亚所具有很大潜力的再生能源,邻国需要这些能源来提高发展水平。反之,埃塞俄比亚需要硬通货来维持其高速持续的经济增长,埃塞俄比亚将这看作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这就是为什么埃塞俄比亚一直认为就像格言“共同进退”所说的那样,除非它能够保证他的邻国能够从他的快速发展中收益,否则经济发展永远不能真正实现。第二个主要的观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的后果,埃塞俄比亚通过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努力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上的行为已经在邻国中创造了一种共生的经济相依,这对实现复兴大有裨益。埃塞俄比亚和邻国间的经济一体化努力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双方国家通过公路网、铁路、电信通讯、空中交通和电力联系连接起来,双方也通过各自的公路享受着经济依赖。埃塞俄比亚有最大的进出口货物的港口。高速路连接地区内的国家使得任何货车可以轻松地进出埃塞俄比亚从而同时给双方带来利益。国家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强化。这反过来也巩固并加强了他们原本根深蒂固的历史联系。即使建立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到吉布提、苏丹和肯尼亚的简易公共交通,不同的埃塞尔比亚地区也会直达上述地区。埃塞尔比亚航空公司也是提升和邻国姊妹国家的人民联系的有效工具。吉布提航空,苏丹航空和肯尼亚航空也同埃塞尔比亚建立规则的航线。这些国家间通过电信通讯的联系也促进了经济、社会和二者间的全面关系。这些国家间已经开始了信息和其他必要数据的简易交换。总之,埃塞尔比亚、吉布提、肯尼亚和苏丹已经通过各种方式联系起来,国家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飞逝已经极大的改善,联系也更多、更可靠。第三个观点是挑战,首先,因为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它没有丰富的资源来同时支撑几个宏大的项目,因此,缺少足够的资源是制约发展的瓶颈之一,缺乏制度上的能力也是一个挑战,尽管它通过实践一直在改善,但这是埃塞俄比亚至今一直面临的挑战。这些缺陷的严峻性可以通过这些数百万美元的工程体现出来。贪腐和治理不善也是挑战之一。此外,尽管一些叛乱组织贫穷弱小,但在一些情况下,这也是国际承包商参与埃塞俄比亚周边地区建设犹豫不决的原因之一。同样的,埃塞俄比亚的邻国——像索马里、厄立特里亚和南苏丹的政治不稳定也是阻碍非洲之角国家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因素。当然,国际恐怖主义在非洲之角是特别棘手和严峻的问题,索马里是恐怖组织包括基地组织和它的分支像伊斯兰青年运动活跃的沃土之一。第五章的主题是结论,埃塞俄比亚在基础设施网络上的努力以加强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和实现长期的梦想——确保埃塞俄比亚的复兴,埃塞俄比亚和其邻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宗教和相似的历史。埃塞俄比亚和东非地区国家通过道路相联系促进了贸易、投资和旅游业。现在,亚的斯亚贝巴和苏丹、肯尼亚、吉布提、索马里和南苏丹通过公路网相连,埃塞俄比亚已经建造了铁路网来连接国内地区和吉布提,而且,埃塞俄比亚还新立项了连接肯尼亚、苏丹、南苏丹的铁路项目,这些在建的铁路项目将上述国家连接起来。埃塞俄比亚通过在建的光纤电缆和邻国如苏丹、肯尼亚和吉布提联系起来,埃塞俄比亚开始向吉布提输送65百万瓦特的电力,向苏丹输送200百万瓦特,此外还正在向肯尼亚输送400百万瓦特的电力。埃塞俄比亚通过在东非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成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努力已经建立起了东非地区国家间的相互信任。所有国家都享受着经济相互依赖的益处和各自的公路网络。埃塞俄比亚拥有进出口货物的最大的港口。连接各国的高速公路使任何货车都能够轻松进出埃塞俄比亚,这给双方都带来利益。国家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巩固加强。反之,这也拓宽、加强了这一地区国家间本就深厚的历史联系。即使建立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到吉布提、苏丹和肯尼亚的简易公共交通,不同的埃塞尔比亚地区也会直达上述地区。埃塞俄比亚航空也是提高邻国与本国人民联系的最有效的工具;吉布提航空,苏丹航空和肯尼亚航空也同埃塞尔比亚建立规则的航线。这些国家间通过电信通讯的联系也促进了经济、社会和二者间的全面关系。为了加强巩固他们由于根深蒂固的双边关系带来的互惠互利,这些国家一直致力于为了他们的经济上的相互依赖而创建更好的环境。双方往来的货车不仅促进了经济一体,还巩固了人与人的关系。因此,总的来说,推进经济一体化从而巩固同邻国特别是东非的国家的经济相互依赖,是埃塞俄比亚保障其国家利益的唯一途径。埃塞俄比亚如果没有构建一种和其邻国相互依赖的共生经济,其实现复兴的梦想将会是一场空谈。故此,笔者相信这篇论文会提供一个更好更深的关于埃塞俄比亚在东非地区和其邻国经济一体化中所承担的角色的理解。最后,笔者有一些建议,为了总体上提高东非国家、特别是非洲之角国家经济一体化,有关的机构若能采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842.1
【目录】:
  • 中文摘要4-10
  • Summary10-11
  • ABSTRACT11-20
  • CHAPTER 1 Introduction20-25
  • 1.1 Research Background20-22
  • 1.2 Statement of the problem22
  • 1.3 Hypothesis22-23
  • 1.4 Objective of the study23
  • 1.5 Research Question23-24
  • 1.6 Methodology24-25
  • CHAPTER 2 Review of Literatures25-38
  • 2.1 Economic integration25-31
  • 2.2 East African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Endeavors31-38
  • CHAPTER 3 Ethiopia’s Efforts in Regional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38-49
  • 3.1 Transport39-43
  • 3.1.1 Road transport39-42
  • 3.1.2 Rail way transport42-43
  • 3.1.3 Air transport43
  • 3.2 Communications43-45
  • 3.3 Electric power45-49
  • CHAPTER 4 Ethiopia’s Roles in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East Africa49-64
  • 4.1 The motivation behind these efforts50-54
  • 4.2 Achievements of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efforts54-61
  • 4.3 Challenges61-64
  • CHAPTER 5 Conclusion and Recommendations64-69
  • 5.1 Conclusion64-67
  • 5.2 Recommendations67-69
  • BIBLIOGRAPHY69-72
  • ACKNOWLEDGEMENT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慧卿;从地区经济一体化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学习论坛;2004年02期

2 吕军书;;我国参与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路径分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3 徐长文;;东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任重道远[J];和平与发展;2008年01期

4 潘广云;独联体框架内的次地区经济一体化[J];欧洲研究;2005年01期

5 徐长文;;亚洲地区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J];和平与发展;2007年03期

6 陈钜山;中亚内外地区经济一体化评析[J];今日东欧中亚;1996年05期

7 何方;地区经济一体化与中国[J];现代国际关系;1997年04期

8 姚宇珍;;海湾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9 刘志彪;协调竞争规则: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石[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程极明;;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中的焦点[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史先诚;;地区经济一体化:长三角经济增长的新引擎[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滕丽;;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水平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杨猛;;京津廊城市协同发展与经济一体化研究[A];京津廊都市区跨越式发展与廊坊功能再定位——第八届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廊坊区位优势 与对接高端城市论坛论文集[C];2014年

4 季任钧;安树伟;;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研究[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陶文钊;积极稳健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2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邹强;地区经济一体化与印度睦邻政策[N];光明日报;2000年

3 杨春民;推动巴尔干地区经济一体化[N];国际商报;2003年

4 裴广江 黄培昭 (记者 裴广江);南共体峰会讨论地区经济一体化等问题[N];人民日报;2009年

5 康继军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系;积极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项英玲;从加共体演变看地区经济一体化[N];国际商报;2002年

7 本溪日报记者 武佳音;本溪县携手南芬区打造地区经济一体化新格局[N];本溪日报;2014年

8 记者  王春华;地区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宋玉祥;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对策[N];团结报;2008年

10 涂裕春;边境地区经济一体化: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N];中国民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增庆;地区经济一体化与粤港澳税收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丑则静;构建亚太自贸区背景下的美国TPP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Amare Setie Negash;埃塞俄比亚在构建东非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角色:努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个案[D];吉林大学;2016年

3 郑培楠;影响非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基本变量及实证分析[D];外交学院;2009年

4 孙艳霞;中俄边境地区经济一体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赵积旭;南共体经济一体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孟佑永;地区经济一体化与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孟倩;中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变迁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8 李金广;西共体经济一体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吴国辉;CEPA框架下闽港经贸合作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28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628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7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