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网络时代的美国信息霸权

发布时间:2017-08-12 01:08

  本文关键词:网络时代的美国信息霸权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 信息霸权 产生原因 问题


【摘要】:冷战结束后,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为了更好的维护其自身利益,开始谋求世界的霸主地位。当今社会,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尤其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化空间”的全球扩展,人类社会从原来的工业社会跨入了信息社会。美国的霸权主义的表现形式也随之开始突破了原来的经济霸权、政治霸权,出现了“信息霸权”的新型表现形式。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部分来探讨网络时代的美国信息霸权。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现状。第一章通过信息霸权的内涵、实质及特点来介绍了信息霸权的概念。第二章阐述了美国信息霸权的形成以及自身的行为表现。美国信息霸权主要是通过完善的信息人才培养体系和建立网络软硬件优势来形成的,形成之后美国便以“网络世界警察”自居,将其触角延伸至网络空间的每个角落。第三章阐述了美国推行信息霸权是由于传统文化思想及利益的需求。传统文化思想是美国推行信息霸权的历史因素,而利益需求则是现实因素。第四章阐述美国推行信息霸权引发了其他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问题。政治方面的问题是各国国家主权和政治安全受到威胁;经济方面的问题是其他国家企业发展遭遇阻碍且网络知识产权纠纷不断。军事方面的问题是由于美国网络战司令部的建立影响了世界军事安全。最后一章为其他各国应对美国推行信息霸权提出了建议。各国应当加强信息网络层面政治、伦理和法制方面的沟通与合作,其中作为信息弱国的发展中国家还需加强自身网络基础建设。近年来,我国和美国在网络信息领域的互动与合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两国之间的摩擦从未间断过,而这些摩擦的根本原因就是美国的网络信息霸权。本文通过对美国信息霸权的形成与表现、产生的原因、引发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探寻了对我们有益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遏制美国网络信息霸权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美国 信息霸权 产生原因 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81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1
  • (一) 选题背景8-9
  • (二) 研究现状9-11
  •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霸权11-16
  • 一、信息霸权的内涵与实质11-14
  • (一) 信息霸权的内涵11-12
  • (二) 信息霸权的实质12-14
  • 二、信息霸权的特点14-16
  • (一) 网络时代信息霸权具有隐蔽性14-15
  • (二) 网络时代信息霸权具有侵略性15
  • (三) 网络时代信息霸权具有柔性15-16
  • 第二章 美国信息霸权的形成与表现16-22
  • 一、美国信息霸权的形成16-19
  • (一) 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16-18
  • (二) 信息产业软硬件优势地位的形成18-19
  • 二、美国信息霸权的表现19-22
  • (一) 美国触角延伸至网络空间的每一个角落19-20
  • (二) 美国以网络世界警察自居20-22
  • 第三章 美国信息霸权产生的原因22-28
  • 一、美国的政治文化原因22-24
  • (一) 美国的新教伦理观念22-23
  • (二) 美国的自然权利思想23-24
  • 二、美国的现实利益原因24-28
  • (一) 美国本土安全利益24-26
  • (二) 美国经济发展利益26
  • (三) 美国全球战略利益26-28
  • 第四章 美国信息霸权引发的问题28-35
  • 一、国家主权与政治安全的问题28-30
  • (一) 各国主权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28-29
  • (二) 各国政治安全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29-30
  • 二、他国信息企业发展与网络知识产权问题30-32
  • (一) 他国信息企业发展遭遇阻碍30-31
  • (二) 网络知识产权纠纷不断31-32
  • 三、世界网络战与军事安全问题32-35
  • (一) 美国创建网络战司令部32-33
  • (二) 美国的对外网络战及其导致的军事安全问题33-35
  • 第五章 应对美国信息霸权的战略思考35-42
  • 一、加强各国之间政治、伦理、法制方面的沟通与合作35-37
  • (一) 谈判解决冲突,促进国际合作35-36
  • (二) 增进相互沟通,维系较为认同的信息伦理36-37
  • (三) 制定信息安全法规,变革互联网治理体系37
  • 二、加强发展中国家自身网络建设37-42
  • (一) 发展中国家网络建设的目标设计38-39
  • (二) 发展中国家网络建设的具体实施39-42
  • 结束语42-43
  • 参考文献43-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姜新茹;杨帆;李广彬;;美国信息霸权及其媒体实现途径[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孙树芳;信息外交与美国的信息霸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吴志忠;信息霸权:国家主权的新挑战[J];国际展望;1998年06期

4 ;金语录[J];上海采风;2006年06期

5 李宗磊;张新宇;;浅析美国互联网霸权[J];商;2013年03期

6 李华;沈穷竹;;解读搜索引擎的话语权力[J];学理论;2009年16期

7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维维;国际政治中的信息霸权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常明;试分析信息霸权对国家主权的影响[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杨忱;美国信息霸权及其对我国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孙立;网络时代的美国信息霸权[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5 胡茜茹;美国的信息霸权与对华网络信息战略[D];外交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659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659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2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