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经济、政治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显著成就的取得,与邓小平改革思想是分不开的。在邓小平改革思想中,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占有十分重要地位。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针对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系统规划,并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最终形成了科学完整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宝贵经验,对当前和今后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价值。正如马立诚先生所言:“这个人今天依然生活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1)尤其是当前我国进入改革“深水区”,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更加艰巨,改革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改革难度也不断增强。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都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议题,因此,系统研究和发掘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对当前和今后我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无疑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文章从梳理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为切入点,对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目标和原则、历史地位和意义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立足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揭示出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在理性剖析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对我国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实践启示的基础上,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现状相结合,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当前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即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领域的应用和拓展,从而体现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邓小平 政治体制改革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49;D6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5
- 一、研究意义9-10
- 二、研究现状10-12
- (一)国内研究现状10-11
- (二)国外研究现状11-12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2
- (一)研究思路12
- (二)研究方法12
- 四、创新之处12-15
- 第一章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概述15-27
-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5-18
- (一)理顺党政关系,实行党政分开15-16
- (二)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实行权力下放16
- (三)理顺机构关系,实行精简机构16-17
- (四)建立合理人才机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17-18
- (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8
-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18-22
-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18-20
-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20-22
- 三、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意义22-27
- (一)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历史地位22-24
- (二)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意义24-27
- 第二章 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27-35
- 一、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所取得的主要成就27-30
- (一)社会主义各项政治制度逐渐完善27-28
- (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取得显著成效28-29
- (三)党的执政方式不断完善29-30
- 二、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30-35
- (一)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30-32
- (二)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原因32-35
- 第三章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对当前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35-39
-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35-36
- 二、“摸着石头过河”走渐进式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路36-37
- 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结合37
- 四、最广大人民的有序政治参与37-39
- 第四章 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应用与拓展39-49
- 一、加强顶层设计39-41
- (一)加强顶层设计,,把握政治体制改革的总思路39-41
- (二)加强顶层设计,更加重视基层实践41
- 二、加强和完善我国政党制度建设41-43
-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42
-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42-43
- (三)巩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43
-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43-44
- 四、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44-46
- 五、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46-49
- (一)坚持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46-47
- (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47-49
- 结语49-51
- 参考文献51-53
- 致谢53-5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晓琳;依法治国与政治体制改革[J];理论与改革;2000年02期
2 王臻荣;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论纲[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04期
3 黄卫平;中国大陆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综述[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李海江;对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00年05期
5 戴维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前瞻[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王观松;怎样认识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年09期
7 杨冬梅;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J];前沿;2000年12期
8 胡瑞华;列宁晚期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探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林伯海;20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演进及启示[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10 毕天云;论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丹娜;;广东政治体制改革 民主发展先行一步的实践探索[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包心鉴;;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0年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经验[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3 冯锋;;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探讨[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4 王篡;;对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价值取向的思考[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5 周新城;;和青年朋友谈谈政治体制改革[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6 陈蔚;;未来20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可能空间和路径[A];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2年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冯静;;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促进政治文明建设[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李玉清;戴映忠;;浅析邓小平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贡献[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9 闫志民;;坚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上)[C];2012年
10 韩玉芳;;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四个“结合”[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上)[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金志 (作者单位:中共菏泽市委党校);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N];菏泽日报;2007年
2 贾品荣;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对视[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3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N];人民日报;2007年
4 市社会科学院;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N];石家庄日报;2007年
5 沈宝祥;为什么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N];学习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马国川;政治体制改革需要一个总体方案[N];经济观察报;2008年
7 王贵秀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高放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长江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蔡定剑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对30年政治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反思[N];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主持人 本报评论员 肖擎;政治体制改革 本质是制衡权力[N];长江日报;2010年
9 许耀桐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导;县级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价值[N];中国改革报;2010年
10 辛鸣;以务实的态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N];学习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益东;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主要成就及基本经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韩风兰;政治体制改革要适应公民参政积极性的提高[D];贵州大学;2009年
3 史历;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体制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肖小明;论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D];南昌大学;2007年
5 彭均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绩研究[D];大理学院;2014年
6 许民和;习近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初探2012-2014[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5年
7 卫振华;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8 伍晓艳;中国乡镇基层腐败的特征及防治对策[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9 杨万寿;中国公权寻租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焦超凡;越南政治体制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郑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917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691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