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学理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23 17:19

  本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学理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自信 中国共产党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国际形势越来越严峻,中国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破除万难选择了一条出于历史符合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的走出一条有特色、有前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激发了党和人民的信心与斗志,中国也因为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而在世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中国当时国情之下,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突破艰难险阻,总结出来,这使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坚持道路自信,事实给了我们充分的理由,党的十八大也强调了坚持道路自信是我们的责任,一直以来,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就体现在毫不犹豫坚定这条道路的自信心上,这便是这条道路可以蓬勃发展的动力和理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为国家发展选择的发展模式,中国因此走上通往世界的道路,人民对此充满信心,作为一颗后起之秀必然更加光彩夺目。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实现道路自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满足国内外的各方面的主观条件以及客观条件。中国共产党及学习借鉴又继承创新,成功的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可成为其他国家的借鉴,也成为了可以使中国更好发展的道路模式。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才能在这种国际大环境中,从容的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始终不会忘记,保障人民根本利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是不变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自信 中国共产党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1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引言6-10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相关概述10-19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内涵10-15
  • (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和认知11-13
  • (二)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肯定和拥护13
  • (三)党和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未来发展的充分信心13-15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15-19
  • (一)注重思想主题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15-16
  • (二)重视人民群众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统一16-17
  • (三)强调发展道路继承性与开拓性的统一17-19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19-28
  • 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道路自信的历史依据19-23
  • (一)走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行不通19-20
  • (二)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20-21
  • (三)照搬苏联模式不能使中国富强21-23
  • 二、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道路自信的理论依据23-28
  • (一)马克思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23-24
  • (二)列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24-25
  • (三)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思想25-28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实践依据28-36
  • 一、改革开放的实践使党和人民以及中国社会取得历史性进步28-31
  • (一)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28-29
  • (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29-30
  • (三)国际地位空前提升30-31
  • 二、党和人民群众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成绩31-33
  • (一)危机管理能力提高31-32
  • (二)文化软实力增强32-33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33-36
  • (一)实现民族复兴必须走中国道路33-34
  • (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34-36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前景36-45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发展的新机遇36-37
  • (一)全球化进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36
  • (二)全球化为中国道路发展提供了先进国家的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36-37
  • (三)全球化打破了以往社会主义发展中思想观念的“禁区”37
  • 二、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坚持道路自信所面临的主要挑战37-40
  • (一)西方对中国实施西化和分化战略37-38
  • (二)动摇人民群众道路自信心的社会问题38-40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实现途径40-45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40-41
  • (二)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首要地位41
  • (三)切实抓紧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41-42
  • (四)坚持国家文化利益安全至上42-45
  • 结论45-46
  • 致谢46-47
  • 参考文献47-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哲;广东专家学者座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J];学术研究;2001年07期

2 梁渭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光辉文献[J];学术研究;2001年08期

3 陈东运;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考[J];昌吉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4 侯衍社;面向未来 发展创新——“新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研讨会”述要[J];学术界;2001年02期

5 陈卫平;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J];探索与争鸣;2001年10期

6 辛华,李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社会主义[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李贵,孙秀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微[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03期

8 马京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又一新境界 学习江泽民同志“5·31”重要讲话[J];前沿;2002年07期

9 聂资鲁;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碑》[J];学海;2002年01期

10 朱敏彦;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J];党政论坛;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人才培养[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2 葛序太;杨士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A];“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李卓敏;;浅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客观性[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4 李建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总序[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5 冯文华;;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五个二级学科之间关系的一点思考[A];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李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与学科建设[A];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周纪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八十年[A];峥嵘岁月 磅礴绚丽——上海市党校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8 赵丽华;;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机制及其运用[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顾海良;;做好“三个代表”思想进课堂工作[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10 宋晓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根本指导思想[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时代风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徐崇恩;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几点认识[N];吉林日报;2010年

3 纪宝成;努力澄清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非[N];人民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王斯敏;“尽心尽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N];光明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王海锋;坚定理论自信 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北京大学教授 梁柱;一部澄清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非的新著[N];光明日报;2013年

7 陈学明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看家本领”[N];解放日报;2013年

8 实习记者 赵琪;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当代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惠吉星 王彦坤;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N];河北日报;2002年

10 何树宏;为什么说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始终是全党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N];人民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淑香;中国共产党民主反腐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赵兴宏;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媛;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方法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郑娜;以中越两党理论研讨会为视角的理论和实践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鲁思琪;论十月革命后列宁关于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坤;马克思公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辽宁医学院;2015年

5 黄毅;恩格斯晚年理论探索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6 李佳芹;文化哲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在东西方发展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7 段瑞芳;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慰陈;北京红十字会的组织实践及其现实启示(1928-1949)[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时光;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构建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6年

10 徐蕊;改革开放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1978-1992)[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26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726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3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