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转型期中国社会失序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6 10:30

  本文关键词:转型期中国社会失序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 转型期 社会秩序 社会失序


【摘要】:社会秩序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进步,反之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所以,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社会秩序整体表现出有序变迁,但是也出现了许多社会失序问题,其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下,必须积极开展对转型期中国社会失序问题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其运行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失序问题。本文从微观到宏观对转型期我国社会失序问题进行了研究,从社会实践出发,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当前社会失序的研究成果,按照“问题、原因、对策”的研究思路对转型期中国社会失序问题进行探析。第一部分,社会失序的内涵。主要介绍社会失序的含义及其社会失序的类型。第二部分,转型期中国社会存在的失序问题。主要从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文化观念方面分析。第三部分,转型期中国社会失序问题的产生原因。一是行动主体间冲突扩大化,二是社会规范不健全,三是社会权威结构不合理,四是社会协调机制不完善。第四部分,转型期中国社会失序问题的解决对策。一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二是大力加强依法治国,推进法制社会建设;三是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社会公平发展;四是优化沟通协调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五是建立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关键词】:中国 转型期 社会秩序 社会失序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1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9-10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10-11
  • 一、社会失序的内涵11-13
  • (一)社会失序的含义11-12
  • (二)社会失序的类型12-13
  • 二、转型期中国社会存在的失序问题13-19
  • (一)经济领域的失序问题13-15
  • (二)政治领域的失序问题15-18
  • (三)文化领域的失序问题18-19
  • 三、转型期中国社会失序问题的产生原因19-27
  • (一)行动主体间冲突扩大化19-22
  • (二)社会规范不健全22-23
  • (三)社会权威结构不合理23-25
  • (四)社会协调机制不完善25-27
  • 四、转型期中国社会失序问题的解决对策27-35
  •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公民道德素质27-29
  • (二)大力加强依法治国,推进法制社会建设29-31
  • (三)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社会公平发展31-32
  • (四)优化沟通协调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32-33
  • (五)建立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33-35
  • 注释35
  • 参考文献35-39
  • 致谢39-4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勇;;社会失序与重建[J];南风窗;2011年11期

2 孙立平;;中国需要一场社会进步运动[J];金融博览;2011年04期

3 潘华;;社会转型、社会失序与腐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社会学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赵义;;黑恶势力猖獗是社会失序前兆[J];南风窗;2010年13期

5 侯金亮;;由闯红灯习惯化看社会失序[J];中国民商;2013年06期

6 秋风;;精英败坏是社会失序之源[J];记者观察;2012年01期

7 ;逆示范效应 另类榜样误致社会失序[J];当代工人;2012年15期

8 秋风;;秋风:社会失序之源[J];商界(评论);2012年01期

9 吴文勤;;社会结构演变中的社会失序与治理模式创新[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2年05期

10 潘维大;;案例教学在法学教育之应用与远景[J];国际商法论丛;1999年0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易艳刚;警惕伤童案频发背后的社会失序[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2 任孟山;组织煤矿避检是蓄意导演社会失序[N];华夏时报;2007年

3 钟新文;是非界限岂能模糊[N];人民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拓江;转型期中国社会失序问题研究[D];延安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41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741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c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