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话语结构与传播叙事
本文关键词:“中国梦”话语结构与传播叙事
【摘要】:"中国梦"是一个综合性传播符号,包含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三个层面的话语主体,国家梦和民族梦属于集体话语,人民梦兼具集体话语与个体话语的双重属性。不同话语主体具有不同的内涵,共同构成一个话语整体。在叙事模式上,"中国梦"具有宏大叙事和个体叙事的双重属性,国家话语和民族话语偏向宏大叙事模式,人民话语偏向日常叙事。不同叙事模式具有表达同一话语主体内涵的适应性,在传播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话语主体、不同的传播语境和不同的受众群体,灵活运用不同叙事方式。
【作者单位】: 临沂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中国梦” 话语 叙事
【基金】:山东省2013年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平民化视阈下‘中国梦’的大众传播研究”(13CGMJ03)
【分类号】:D61;G206
【正文快照】: “中国梦”作为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使用最多、传播范围最广的词汇之一,成为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符号浓缩。“中国梦”内涵丰富,在国内新闻传播领域是最受关注的新闻议程,在国际传播舞台上,则是塑造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的核心概念。在现代传播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文昭;;国际视域下的“中国梦”[J];领导之友;2009年05期
2 卢春山;;为中国梦自主自觉地奋斗[J];红旗文稿;2012年24期
3 鲁薇;;“美国梦”与“中国梦”[J];北京观察;2012年12期
4 周天勇;;如何实现十几亿人的中国梦[J];民主与科学;2012年06期
5 叶再春;;“中国梦”随想[J];前线;2013年01期
6 程曼丽;;“扒粪”之后需要什么?——兼谈“中国梦”[J];新闻与写作;2013年01期
7 翁淮南;张少义;陈方;冯静;王慧;;畅想中国梦 实干兴邦国——中国梦的十度空间[J];党建;2013年02期
8 朱继东;;“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在哪里?[J];党建;2013年02期
9 本刊编辑部;;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J];理论导报;2013年01期
10 由佳田;;“中国梦”开创社会文明新境界[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儒杰;;发展与公正: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价值取向[A];“公平、公正、平等: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韩庆祥;王海滨;;中国梦:根本前提、精神实质和实现路径[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3 许志功;;以党的科学理论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方晓;;“中国梦”与中国外交:世界贡献 中国打造[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5 李德顺;;中国梦的主体性意蕴[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6 熊炜;;围绕中国梦思想,推进中国的外交与国际关系研究[A];第五届外语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会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吴旭;;扭转软实力逆差,打造“中国梦”[A];公共外交季刊2010夏季号(总第2期)[C];2010年
8 陈承明;;论老年人的“中国梦”[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1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14年
9 廖大伟;;振兴中华:孙中山的中国梦[A];近代中国(第二十三辑)[C];2014年
10 昝瑞礼;;中国梦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萍;“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张骏 王海燕;“中国梦”触动了我们内心激情[N];解放日报;2012年
3 本报评论员;唯有实干,才能实现中国梦[N];湖南日报;2012年
4 邓佑标;“中国梦”,我们一路追逐[N];解放军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夏斌;“中国梦”必将成为时代强音[N];解放日报;2012年
6 本报编辑 杨凯;实干让“中国梦”更美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7 本报特约评论员 外交家 吴建民;世界也需要“中国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8 新华社记者 慎海雄;奋进,,实干兴邦激扬“中国梦”[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9 整理 李庆英 张记合;“中国梦”是历史自觉,是责任担当[N];北京日报;2012年
10 记者 张磊;同频共振中国梦[N];湖北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娄银梅;中国梦与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秋山;“中国梦”的理论渊源与内涵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年
2 韩校;“中国梦”学理框架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娇;习近平的“中国梦”解析[D];渤海大学;2015年
4 闫新鸽;中国梦的大众指向与大众化路径[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邱启光;中国梦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逻辑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春娴;中国梦及当代价值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7 向鹭娟;“中国梦”的逻辑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熊希玲;法治背景下中国梦的内涵与实践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9 谢敏杰;实现“中国梦”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内在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孟凡琦;习近平人民观研究[D];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2015年
本文编号:751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751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