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个体主义、政治精英与国际关系

发布时间:2017-08-30 13:16

  本文关键词:个体主义、政治精英与国际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个体主义 认知理论 外交决策精英 国际关系研究 国际关系理论 政治精英 政治领袖 微观层次 理论研究 国际冲突


【摘要】:微观层次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以人格化的视角观察国家和整个国际社会行为、探寻国际冲突的根源,成为传统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切入点。现代意义上微观层面的国际关系研究十分注重个体的认知能力,强调政治领袖和决策精英的外交理念、才能、素质以及外交家对外部环境的认知和应变能力在国际关系演变中的特殊作用。因此,个体主义分析方法已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综合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为进一步理解政治精英在国际关系和外交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独特的理论分析视角。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个体主义 认知理论 外交决策精英 国际关系研究 国际关系理论 政治精英 政治领袖 微观层次 理论研究 国际冲突
【分类号】:D80
【正文快照】: 国际关系研究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以致于该领域的诸多专家对是否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了质疑和争论,原因在于古往今来各科学领域的思想家们,往往运用自身学科的方法和视角来研究和观察人类世界,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解释现象。但是从总的情况来看,学者们对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清敏;外交政策分析的认知视角:理论与方法[J];国际论坛;2003年01期

2 尹继武,李江宁;心理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正当性与研究路径[J];欧洲研究;2005年01期

3 胡宗山;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体系初探[J];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02期

4 冯绍雷,杨景明;都市转型背景下的领导学研究与面临的挑战[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约翰·O.麦金尼斯 ,初习;个体主义与世界秩序[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兰芬;当代西方领导学研究走向探要[J];领导科学;2003年17期

2 吴征宇;关于层次分析的若干问题[J];欧洲;2001年06期

3 晓端;角色与个性──人性与国际关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04期

4 杨广;架起主流理论与批判理论的桥梁——试析温特建构主义理论的合成性[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匡;国际关系研究中哲学方法的认识论层面[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方匡;科学方法论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局限性[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乔木;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件“利器”——评《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J];欧洲;2002年02期

4 方匡;国际关系研究中哲学方法的本体论层面[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乔木;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件“利器”──评《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J];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03期

6 乔木;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件“利器”——评《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J];太平洋学报;2001年04期

7 唐家璇;不断开创国际关系研究工作的新局面[J];外交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本刊编辑部;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J];外交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杨光;在中国和欧洲最好的大学学习——北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双硕士项目[J];世界知识;2005年21期

10 田志立;;“阳光之城”的盛会——国际关系研究协会第三十七届大会[J];世界知识;1996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轩;;从仁看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互补[A];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四)[C];2004年

2 卢秀玲;;分布式认知理论在人机交互系统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施承孙;郭琳;;认知理论对森田疗法的几点诠释[A];第六届中国森田疗法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冯绍雷;;制度变迁与国际关系相关性问题的历史轨迹与功能机制——对中国改革与开放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解读[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5 李玲;;舰船自动化及人机行为层次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夏玉立;;文化,自我构建和自我暴露:连接文化和交际行为[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王锐生;;未来世纪的人将有什么价值观[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8 薛君度;;在黄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A];黄兴研究文集[C];1994年

9 张小燕;耿昭;;“瓦森选择任务实验”所引发的皮亚杰逻辑认知理论的辩护[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10 翟媛媛;;大聚焦——《世界宗教问题大聚焦》简评[A];宗教与民族(第叁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冉;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实证主义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高超;沟通将成为未来中美关系的支柱[N];国际商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孙霞云  ;中国东盟自贸区规避风险求双赢[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4 杜军玲;越南金融动荡提醒一定要治理好通胀[N];人民政协报;2008年

5 侯且岸;科学认知理论[N];学习时报;2006年

6 执笔 《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7 王晓林;方法论个体主义的科学重释[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8 谢靓;中国企业需要从“毛虫”到“蝴蝶”的蜕变[N];人民政协报;2007年

9 王学健;从伊朗核危机看中国发展海军的必要性[N];科学时报;2007年

10 记者 何馨;进一步推动中智学术交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守刚;西方立宪主义传统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任娜;能源安全与当代大国关系[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李文祥;现代企业制度的效率困境与超越[D];吉林大学;2004年

4 庄悦群;可持续发展位与当代国际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刘凯;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6 李渤;当代俄罗斯与印度关系研究——从民族心理特征角度[D];外交学院;2003年

7 陈泽亚;“经济人”与经济制度正义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志刚;国家间的安全合作与当代中国的安全追求[D];暨南大学;2005年

9 龙向阳;世界体系中的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一种历史的分析与反思[D];暨南大学;2003年

10 彭建武;语言转述现象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红梅;试论认知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D];西北大学;2004年

2 国辉;认知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功能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3 胡容;阅读策略训练对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4 唐力伟;对英语省略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5 兰冲;APOS理论下的函数概念认知及教学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肖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认知与融合性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毕小飞;对中美大学生在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方面态度变化的跨文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李春;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与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倾向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鹤玲;道德生活中的感性和理性[D];扬州大学;2003年

10 罗宏斌;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D];暨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759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759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3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