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人大对法院的监督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地方人大对法院的监督制度研究
【摘要】:人大监督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宪法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人大与“一府两院”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监督体系中,人大监督有着其他监督制度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人大要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更是对健全人大及其常委会相关监督制度进一步作出明确部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背景下,人大的立法功能可能相对削弱,其工作重点应转向法律的贯彻实施,因而,在新形势下,如何健全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而且现阶段司法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大对司法工作的监督重要性更为突出。人大对人民法院的监督对于保证宪法和法律的正确实施,确保行政权和司法权的正确行使,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希望对地方人大对法院的监督制度的健全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期对这一制度的发展有所裨益。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释了地方人大对法院的监督的概念作并引申出了地方人大监督的最高性、单向性、全面性的特点;其次分析了地方人大对人民法院监督的理论依据和法律依据,以此表明地方人大对法院的监督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再次,阐明了地方人大对人民法院进行监督应当遵循的原则,即坚持党的领导、依法行使职权、集体行使权力、事后监督四个原则,使得地方人大对法院的监督不偏离法治的轨道;最后介绍了地方人大对法院监督的意义。第二部分,全面梳理了地方人大对法院的监督方式,既分析了现行法律法规中地方人大对人民法院监督的方式,又总结了实践中新出现的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了地方人大对法院进行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地方人大对法院监督的议题选择机制有待完善、地方人大对法院的监督缺乏专业支持、听取和审议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实效有待提高、执法检查的功能需要进一步发挥、刚性监督方式运用较少,监督效果需要提升、地方人大对司法人员的监督不够重视六个方面的问题,其中刚性监督方式运用较少,监督效果需要提升的问题最为突出,亟需解决。最后,针对地方人大对法院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即确立科学的议题选择机制、加强地方人大的自身建设、完善听取和审议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机制、建立专项工作报告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执法检查方式,充分发挥执法检查的作用、注重软性监督方式和刚性监督方式的结合、加强对司法人员的监督。
【关键词】:地方人大 人民法院 监督 司法独立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24;D926.2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引言9-10
- 一、地方人大对法院的监督制度概述10-21
- (一) 地方人大对法院监督的涵义10-11
- (二) 地方人大对法院监督的依据11-17
- (三) 地方人大对法院监督的原则17-19
- (四) 地方人大对法院监督的意义19-21
- 二、地方人大对法院的监督方式21-28
- (一) 《监督法》规定的地方人大对法院的监督方式21-25
- (二) 实践中运用的地方人大对法院的监督方式25-28
- 三、地方人大对法院监督存在的问题28-34
- (一) 地方人大监督议题选择机制有待完善28
- (二) 地方人大对法院的监督缺乏专业支持28-30
- (三) 听取和审议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实效有待提高30-31
- (四) 执法检查的功能需要进一步发挥31-32
- (五) 刚性监督方式运用较少,监督效果需要提升32
- (六) 地方人大对司法人员的监督不够重视32-34
- 四、地方人大对法院监督制度的完善34-43
- (一) 确立科学的议题选择机制34-35
- (二) 加强地方人大的自身建设35-37
- (三) 完善听取和审议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机制37-38
- (四) 建立专项工作报告责任追究制度38-39
- (五) 完善执法检查方式,充分发挥执法检查的作用39-40
- (六) 注重软性监督方式和刚性监督方式的结合40-42
- (七) 加强对司法人员的监督42-43
- 结论43-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金顺;;监督法,,健全和完善人大监督制度的重要标志[J];人民政坛;2007年07期
2 吴振涛;雷鸣;;人大监督的平衡之道[J];楚天主人;2012年02期
3 高新民;建立真正管用的监督制度和机制──反腐倡廉的当务之急[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年05期
4 姚文仓;要把监督工作放在突出位置[J];人大研究;2000年10期
5 周利民,王霞;试论公司的监督制度[J];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姜大中,刘学谦;要完善国企监督制度[J];中国监察;2002年21期
7 俞和萍;试论会计的监督职能[J];求实;2004年S2期
8 杨中旭;孙展;;民望殷殷监督法[J];浙江人大;2004年11期
9 孙笑侠;冯建鹏;;监督,能否与法治兼容——从法治立场来反思监督制度[J];中国法学;2005年04期
10 徐竹滨;“自觉接受监督”靠不住[J];人大研究;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丁辉;;人大监督期待突破“最后一米”[A];强化监督职能 发挥人大作用——2007年全省人大系统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绍先;;关于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情况调查与对策研究[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3 徐复林;;关于科学构建监察监督体系的思考[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4 车迎坤;;邓小平关于加强对党的监督的重要思想[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5 尤俊意;;党风廉政建设与监督体系架构[A];激浊扬清——廉政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张健;;反贪机构外部监督的制度抉择[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车云;;对“一把手”监督初探[A];为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保驾护航论文集[C];2000年
8 陈军;;浅谈如何增强内部专卖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效[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6年论文集(上)[C];2007年
9 黄云满;;把好三道关口 有效实施监督法[A];强化监督职能 发挥人大作用——2007年全省人大系统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亚娟;;邓小平执政党监督思想探析[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立中 高云庭;从三个方面提高监督实效[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年
2 于涛;学透四项监督制度科学选拔任用干部[N];长白山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刘霞;认真学习贯彻“四项监督制度”[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4 王正;监督是对干部最好的保护[N];人民日报;2007年
5 文彬;应重视对监督者的监督[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记者 杨永安;加强监督制度建设 加大源头治理力度[N];中国石化报;2008年
7 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教授 田湘波;反腐监督制度发挥作用的四个条件[N];检察日报;2009年
8 荣成;监督更应崇尚规则意识[N];中国电力报;2009年
9 樊小惠 记者 刘启靖;开阳县掀起“四项监督制度”学习热潮[N];贵州政协报;2010年
10 张安妮 记者 李丽;贵州安监煤监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四项监督制度”[N];贵州政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延聪;地方自治监督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何增光;民国监督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锐霞;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2 蒋昀;基层惩防体系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鲍珊珊;地方人大监督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计旭;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监督改革研究[D];外交学院;2016年
5 闭玲玲;司法救助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6 任明;地方人大对法院的监督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7 高安举;论村民监督制度的完善[D];山东大学;2008年
8 孙菊;论加强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D];延边大学;2002年
9 韩洋;中英社会监督制度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10 韩裕庆;论人大监督制度的创新与完善[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596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759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