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服贸”、“反课纲”运动透析台湾公民教育困局
本文关键词:从“反服贸”、“反课纲”运动透析台湾公民教育困局
更多相关文章: 台湾 公民教育 “反服贸”运动 “反课纲”运动
【摘要】:台湾青年群体在"反服贸"、"反课纲"运动中所表现出的"本土意识彰显,身份认同混乱"、"关切社会事务,心态视野褊狭"、"民主意识张扬,民主素养低落"、"政治参与扩大,政治信念模糊"、"擅长公共动员,欠缺公民理性"等特质反映了当代台湾公民教育所面临的诸多困局,其主要源于"台湾主体性"、"小确幸思潮"、"民粹化政治"等对公民教育发展带来的诸多挑战。为妥善应对台湾公民教育困局对两岸关系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大陆应进一步加强台湾公民教育的研究,完善两岸公民教育交流合作机制,进而不断改进两岸青年交流合作工作。
【作者单位】: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
【关键词】: 台湾 公民教育 “反服贸”运动 “反课纲”运动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教育与两岸国家认同研究”(2016M591580) 2015年福建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拓展与台湾青年交流合作的方式与途径研究”(FJ2015TWA004)
【分类号】:D675.8
【正文快照】: 2014年3月、2015年7月,台湾地区接连爆发“反服贸”、“反课纲”运动,引起了海峡两岸的高度关注。从现有研究看,除深入挖掘事件的起因、过程与影响外,两岸学者多从政治格局、社会变迁与两岸关系的角度解读这两次运动,认为其反映了当前台湾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存在的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可;;两岸四地公民教育与公民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J];学术研究;2007年11期
2 张鸿燕;;美国公民教育的特点[J];政工研究动态;2008年09期
3 周洲;;现代公民教育在英国的确立与发展[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4 刘继青;;当代香港公民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13期
5 王小飞;;公民教育的国际比较:定位、模式与启示[J];中国德育;2011年11期
6 魏伟;;马克思的公民观及其对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启示[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王蕾;;论法国公民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证券期货;2013年01期
8 赵丽敏;;中美之公民教育问题比较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04期
9 于宁志;;民国的公民教育思想[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10 梅萍;论公民的主体意识与现代公民教育机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单文经;;澳门公民教育简史[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霍海燕;;论城市社区的公民教育[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友唐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美国的“公民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李艳霞;民国时期公民教育的传统文化底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易到用车创始人 周航;公民教育与企业责任(上)[N];经济观察报;2013年
4 王晓真 编译;美国公民教育严重不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崔贞姬;加强公民教育建设民主政治[N];吉林日报;2007年
6 李萍;公民教育:时代诉求和历史责任[N];学习时报;2008年
7 空军指挥学院政治部副主任 姚二峰;从奥运会成功举办看公民教育[N];光明日报;2008年
8 周晶璐;新加坡推广品格和公民教育[N];东方早报;2011年
9 特约记者 王菲宇;公民教育:从西方到中国[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10 新华社记者 李大宏;“香港首先要补上公民教育这一课”[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志萍;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视域中的积极公民身份培育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苏守波;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贞姬;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公民教育[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利运;英国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倩;美国公民教育理论(2000-2010)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3 龙花;法国公民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李芳;美国公民教育制度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5 陈滢;论公民教育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D];武汉大学;2005年
6 程晓峰;中外公民教育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朱梅;国外公民教育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曹润花;美国公民教育之评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荣琦;美国公民教育评析及其借鉴意义[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高霏霏;德国公民教育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80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780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