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唐山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3 08:23

  本文关键词:唐山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空巢老人 心理健康 SCL-90 唐山市


【摘要】:自上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之后,我国家庭结构变化显著,单亲家庭、失独家庭以及空巢家庭等新型家庭模式不断涌现并急剧增多,老年人被赋予了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的新特征。作为一个重要而庞大的弱势群体,空巢老人的养老及健康决定着家庭生存质量、反映了社会文明程度、关系着社会发展大局。国内外许多研究认为,心理健康与否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巨大,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但至目前,对改善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系统性的研究还比较少。基于上述原因,笔者选择了该研究课题。首先,本文介绍了与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相关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及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同时,对空巢老人、老人心理健康等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介绍了精神分析理论、社会支持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等相关理论。其次,借鉴以往的研究编制了唐山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调查的SCL-90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唐山市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进行问卷抽查和实地访谈,据此对唐山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细致探讨,并通过分析将唐山市空巢老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空巢老人自身“空巢心理”、家庭保障功能弱化、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政府资源投入不够到位。再次,总结了国内外空巢老人心理健康保障的先进经验,如新加坡注意营造爱老敬老的社会氛围,出台法律为赡养空巢老人提供保障,鼓励多代同堂的家庭模式;德国将养老保险置于主导地位,出台退休延后政策,完善养老保险金的服务体系;上海倡导家庭养老+社会照料的养老模式,鼓励空巢老人“就近养老”,建立完善的空巢老人活动设施和医疗保障体系等。最后,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以及国内外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保障经验借鉴,提出了唐山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保障策略,如以政绩考核督促政府重视、以政策优惠吸引社会参与、以多种举措推动社区服务、以道德培育倡导家庭养老、以主观努力减弱心理失衡,通过政府、社会、社区、家庭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健、老有所医”。
【关键词】:空巢老人 心理健康 SCL-90 唐山市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3
  • 第1章 绪论13-21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3-15
  • 1.1.1 研究背景13-15
  • 1.1.2 研究意义15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5-20
  • 1.2.1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发展15-17
  • 1.2.2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17-19
  • 1.2.3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维护对策研究19-20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20-21
  • 1.3.1 研究思路20
  • 1.3.2 研究方法20-21
  •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概述21-28
  • 2.1 核心概念界定21-22
  • 2.1.1 空巢老人21
  • 2.1.2 心理健康21-22
  • 2.1.3 老年人心理健康22
  • 2.2 基本理论22-25
  • 2.2.1 精神分析理论22-24
  • 2.2.2 社会支持理论24
  • 2.2.3 需求层次理论24-25
  • 2.3 研究方法25-28
  • 2.3.1 抽样调查法25
  • 2.3.2 数理统计方法25-26
  • 2.3.3 SCL-90量表测试方法26-28
  • 第3章 唐山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现状分析28-45
  • 3.1 我国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28-29
  • 3.2 唐山市空巢老人基本情况29-30
  • 3.3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设计30-32
  • 3.3.1 调查目的30
  • 3.3.2 问卷设计30
  • 3.3.3 问卷发放与回收30
  • 3.3.4 问卷的信度分析30-31
  • 3.3.5 问卷的效度分析31-32
  • 3.4 个人基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32-35
  • 3.4.1 性别情况32-33
  • 3.4.2 年龄分布33
  • 3.4.3 家庭状况33-34
  • 3.4.4 子女关系34
  • 3.4.5 文化程度34-35
  • 3.4.6 收入水平35
  • 3.4.7 身体健康状况35
  • 3.4.8 业余爱好35
  • 3.5 SCL-90结果的描述性统计35-40
  • 3.5.1 性别差异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36-37
  • 3.5.2 年龄差异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37
  • 3.5.3 家庭状况差异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37
  • 3.5.4 夫妻感情差异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37-38
  • 3.5.5 子女关系差异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38
  • 3.5.6 文化程度差异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38-39
  • 3.5.7 收入差异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39
  • 3.5.8 躯体健康差异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39
  • 3.5.9 业余爱好差异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39-40
  • 3.6 唐山市空巢老人影响心理健康因素分析40-45
  • 3.6.1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40-41
  • 3.6.2 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41-42
  • 3.6.3 政府资源投入不够到位42-43
  • 3.6.4 空巢老人自身“空巢心理”43-45
  • 第4章 国内外空巢老人心理健康保障经验借鉴45-49
  • 4.1 新加坡老年心理健康建设方面的经验借鉴45-46
  • 4.1.1 营造爱老敬老的社会氛围45
  • 4.1.2 出台法律为赡养老年人提供保障45-46
  • 4.1.3 政府鼓励多代同堂的家庭模式46
  • 4.2 德国老年心理健康的社会保障借鉴46-47
  • 4.2.1 养老保险占主导地位46
  • 4.2.2 公共管理部门出台退休延后政策46
  • 4.2.3 健全养老保险金的服务体系46-47
  • 4.3 上海市老年心理健康的社会保障借鉴47-49
  • 4.3.1 坚持发挥家庭养老与社会照料相结合47
  • 4.3.2 公共管理部门鼓励“就近养老”模式47
  • 4.3.3 公共部门提倡家庭与社区相结合的养老模式47-48
  • 4.3.4 完善老年人活动设施和医疗保障体系48-49
  • 第5章 唐山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保障策略49-55
  • 5.1 完善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体系49-50
  • 5.1.1 提供优惠政策减轻空巢老人的经济压力49
  • 5.1.2 设立养老基金,为高龄、低保、孤寡的空巢老人提供经济支持49-50
  • 5.1.3 建立多层次的空巢老人养老服务体系50
  • 5.2 促进社区养老机构建设开展有益健康的活动50-52
  • 5.2.1 加快社区养老机构建设50-51
  • 5.2.2 开展有益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活动51
  • 5.2.3 建立社区内的空巢老人互助社团51
  • 5.2.4 提供街邻、亲属对空巢老人的情感支持51-52
  • 5.3 强化空巢老人与子女的情感联系52-53
  • 5.3.1 增大子女对空巢老人的“情感投入”52
  • 5.3.2 加强血缘和亲情的慰藉52-53
  • 5.4 倡导积极健康的老年心理53-55
  • 5.4.1 保持积极乐观知足常乐的心态53
  • 5.4.2 丰富空巢老人的文化生活53-54
  • 5.4.3 强化空巢老人异常心理的识别与防范54-55
  • 结论55-57
  • 致谢57-58
  • 参考文献58-62
  • 附录62-65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寿勇;;浅谈老人心理健康的问题[A];2011年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2 吕万才;;坚持“五心”凝聚 实现老人欢心——浅谈保障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3年第1期(总第93期)[C];2013年

3 张海峰;黄峥;闫洪丰;;建立关爱老人心理健康的立体化服务中心[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艳玲;老人心理健康面临四大问题[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4年

2 张兰;影响老人心理健康的四因素[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3 赵艳梅邋麻炳勋;华北局华佳服务处采一退管站心理互助会关注老人心理健康[N];中国石油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马艳玲;老人心理健康六标准[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马全祥;农村老人心理健康“亮起红灯”[N];北京社会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马艳玲;老人心理健康12条[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7 ;愿助重阳似春光[N];柳州日报;2011年

8 孙书静;防止记忆力减退法[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琼;城市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水平调查与干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2 贾占昀;昌吉市养老机构现况调查[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3 孙杰;唐山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王智斌;西安市区离退休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42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842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d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