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诉诸国际司法解决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诉诸国际司法解决分析
【摘要】: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日本称为“尖阁诸岛”),位于中国东南部台湾岛与日本琉球群岛之间,总面积约为5.69平方千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典型的大陆岛(或称“大陆性岛屿”)。自19世纪末期开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一直处于白本的占领和控制之下。“二战”结束之后很长二段时期内,美国以联合国托管的名义实际占有和控制着钓鱼岛,20世纪60年代末,“埃默里报告”(Emory Reports)调查称,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可能蕴藏大量油气资源。自此,日本开始高度关注钓鱼岛问题,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也由此开始升温。从最初的阴谋“窃取”到近代所谓的“归还”施政权,直至近来持续不断的“夺岛军演”,日本不断采取单方面举措,试图否认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属于中国的事实,抢占钓鱼岛,侵犯我国领土主权完整。实际上,从20世纪70年代中日邦交恢复以来,中日两国就如何妥善解决钓鱼岛问题展开多次协商。中国政府从发展中日两国友好经贸合作关系的大局出发,主张通过中日两国政府间和平对话的方式实现钓鱼岛问题的和平解决,并积极采取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促使和平谈判的开展。然而,就目前钓鱼岛问题的发展形势来看,日本对中国此重大善意举措并无积极响应,反而仍以各种方式强化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使钓鱼岛问题日趋复杂化。故此,寻找妥善解决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的方法成为我国当下面临的一个重要且紧迫的议题。本文在借鉴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实证分析的方法(图表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归纳法等),从国际法、国际关系等角度分析指出在中日钓鱼岛问题的解决上传统武力方法和单纯政治谈判方法的不足,从而探讨将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诉诸国际司法解决的可能性,以期为钓鱼岛问题的和平解决提供另一种思路。本文共包含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钓鱼岛争端的概况。钓鱼岛丰富的油、气等自然资源状况是争端出现的经济缘起,而《马关条约》、《旧金山对日合约》、《美日冲绳归还协定》等条约文件则是争端缘起的历史根源。多年来,中日双方在钓鱼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上各执己见。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国际司法方法在解决国家间领土主权纠纷案件中的诸多优越性。该部分以联合国国际法院为例,从国际法院法官组成、裁判规则、诉讼程序等角度表明以联合国国际法院为代表的国际司法方法在解决国家间领土主权争端案件中具有体现国际权威性、国际公平正义等诸多优越性。同时也指出其存在的固有的局限性。第三部分:国际司法解决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的现实可能性分析。该部分包含两部分内容:首先,钓鱼岛争端解决面临的困境。武力解决暂不现实;外交政治谈判又前景黯淡,不容乐观。其次,指出解决国家间领土主权争端不可唯信政治谈判,要结合具体情况从于我有利的角度出发,灵活应对。最后,结合当前国家发展战略定位,认为运用国际司法方法解决钓鱼岛问题较之武力收复更加符合我国和平发展的国家形象和国家战略。第四部分:指出中日钓鱼岛问题诉诸国际司法解决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性难题及当下我国的应对举措。首先是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诉诸国际司法解决面临的挑战难题,主要分为国际实体法问题和国际程序法问题两部分内容,前者诸如条约解释、条约定义、条约对第三国效力、“关键日期”问题、有效控制原则;后者诸如举证责任、裁判当事人认定等。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国际司法解决的最终裁判结果。其次,针对上述涉及到的诸多难题,指出当前我国应当采取的应对举措和准备措施等。
【关键词】:钓鱼岛 主权归属争端 国际司法 国际法院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822.331.3;D993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7
- 引言17
- 第一章 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概况17-24
- 第一节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17-19
- 一、钓鱼岛主权争端的历史根源18-19
- 二、钓鱼岛主权争端的经济缘起19
- 第二节 中日关于钓鱼岛主权归属的主张及依据19-23
- 一、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主张及依据20-22
- 二、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主张及依据22-23
- 第三节 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的问题焦点23-24
- 第二章 国际司法解决领土主权归属争端的优越性与局限性24-31
- 第一节 国际司法解决领土主权争端的优越性25-28
- 一、国际司法方法体现国际权威性25-26
- 二、国际司法程序体现国际公平正义26-27
- 三、国际司法判决结果具有较强的执行力27-28
- 第二节 国际司法解决领土主权争端的局限性28-31
- 一、法律适用与程序规则复杂,缺乏灵活性29
- 二、国际司法解决效率低、成本高29-31
- 第三章 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诉诸国际司法解决的现实可能性31-38
- 第一节 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解决面临的困境31-35
- 一、武力解决暂不现实31-33
- 二、外交政治谈判不容乐观33-35
- 第二节 钓鱼岛诉诸国际司法解决势在必行35-38
- 一、钓鱼岛问题的现状使得选择国际司法解决具有紧迫性36
- 一、领土主权争端的解决不可唯信政治谈判36-38
- 三、选择国际司法途径符合我国“和平发展”的国际形象38
- 第四章 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诉诸国际司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38-51
- 第一节 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诉诸国际司法解决面临的挑战性难题38-48
- 一、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涉及的国际实体法问题39-44
- (一) 条约法问题39-41
- (二) “关键日期”问题41-43
- (三) 有效占有(或称“有效控制”)问题43-44
- 二、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涉及的国际程序法问题44-48
- (一) “中、日钓鱼岛领土主权争端案”诉讼当事人问题44-46
- (二) 证明责任问题46-48
- 第二节 应对国际司法解决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挑战的当下作为48-51
- 一、加强相关历史、法律文件的研究,注重直接证据的整理48-49
- 二、注重国际诉讼人才的培养和国际法判例的研习49
- 三、完善立法,夯实钓鱼岛主权归我的国内法基础49-50
- 四、加强巡航执法,维持对钓鱼岛的有效控制50-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8
- 附录58-74
- 致谢74-7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大宇;于兆波;;司法和谐理念初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李方民;;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应着力把握好的几个问题[J];山东审判;2009年04期
3 朱苏力;;中国司法的规律[J];法制资讯;2009年08期
4 雷丽;宋晓丽;;司法的功能与局限[J];法制与社会;2009年23期
5 朱苏力;;司法的边界[J];法制资讯;2009年11期
6 李方民;;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应把握好的几个问题[J];中国审判;2009年08期
7 顾培东;;能动司法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2010年04期
8 邹政;;试论能动司法的边界与实现途径[J];东南司法评论;2010年00期
9 薛立泰,陈显江;司法改革若干问题研究[J];山东审判;2001年01期
10 范立新;税收司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J];福建税务;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龙华;郑国辉;;能动司法与司法为民工作机制之优化建构——以司法协理工作机制的创建实践为样本[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军;;司法和谐的实现方式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2辑)[C];2008年
3 王佐龙;;法文化多元与司法改革[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田孟华;;略论司法能动和解的限度[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1辑)[C];2011年
5 汪习根;;论和谐司法[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6 李杰;;法官机械司法的博弈分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玉臻;;董必武司法人民性思想研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8 谢洪程;;积极推进司法改革 做好入世后审判工作[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9 赵云峰;;土地征用安置补偿纠纷常见表现形式及司法解决的难点与对策[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龚恒超;;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增强司法的亲和性——学习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的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法院院长 汪敏;落实群众观点 下沉司法资源[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左卫民;司法改革理念纵横谈[N];法制日报;2003年
3 华东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 法学教授 游伟;差异性中探寻司法的特质[N];检察日报;2010年
4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著名法学家 江必新;能动司法:依据、空间和限度[N];光明日报;2010年
5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王新环;涉众型经济案件最终须由司法处置[N];检察日报;2009年
6 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李方民;坚持能动司法理念 追求最佳司法效果[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魏晓娜;司法的社会与政治职能不容忽视[N];法制日报;2011年
8 游伟;“保证司法的独立与公正”应成为共识[N];法制日报;2011年
9 华东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 游伟;维护司法的公正和权威[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李莉 本报通讯员 廖丽华 李富文;建设美丽中国 司法任重道远[N];人民法院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姚志坚;司法便利化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晓奋;中国语境下的能动司法[D];武汉大学;2012年
5 吴卫军;法理与建构: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韦群林;中国司法管理学学科构建及发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李辉;论司法能动主义[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常亮;民族地区纠纷司法解决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10 钟垂林;论当代中国司法上的价值观冲突与整合[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宝林;论能动司法的界限及实现[D];南京大学;2011年
2 吕潇强;司法职业化背景下的能动司法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3 钟玲;论我国法治语境下能动司法的内涵与实践[D];暨南大学;2015年
4 张耀辉;理念与文化探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5 卢云娟;云南省环境司法保障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卜晓虹;拓宽司法与民意的沟通空间[D];兰州大学;2015年
7 吴琪;中国当代行政诉讼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万荃;环境司法专门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9 孟辰飞;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诉诸国际司法解决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10 齐玉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司法的利益平衡功能[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56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856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