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05:18

  本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协商民主 制度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民主 党的群众观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统一战线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民主形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关键在于使其制度化。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1)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民主问题上最新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中国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深化改革的同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也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动态化过程,即制度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不仅是理论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客观实践发展的需求。论文除了引言外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进程,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的民主理论、统一战线理论、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等;回顾历史,将中国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发展历程分为萌芽、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理论基础的阐述为其发展历程做了铺垫,从而为其制度化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第二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基本内涵和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基本内涵是由民主内涵、协商民主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涵组成,协商民主制度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使其制度化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群众基础薄弱;协商民主制度和体制机制不健全;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协商结果不完善;协商民主制度体制机制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进程缓慢,这一部分还对现存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对其制约因素进行剖析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夯实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现实基础;完善和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及其工作机制;完善保障机制和监督体系;推进协商民主制度体制机制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也是凸显主题的一部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将其制度化的核心内容,完善和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及其工作机制也就成为这部分的重中之重。本文的三个部分由理论到实践,由制度到制度化,在实践中分析问题,找出将其制度化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将其制度化的有效途径。协商民主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土壤”上生根发芽,由理论变为制度,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自信,理论更加自信,制度更加自信!
【关键词】:协商民主 制度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民主 党的群众观
【学位授予单位】:喀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2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引言11-16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发展历程16-21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理论基础16-18
  • 一、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16-17
  • 二、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17-18
  • 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理论18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发展历程18-21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萌芽19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形成19-20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发展20-21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涵和现存问题及成因21-27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涵21-22
  • 一、民主的内涵21
  • 二、协商民主的内涵21-22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涵22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现存问题及成因22-27
  • 一、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群众基础薄弱22-23
  • 二、协商民主制度及其工作机制不健全23-25
  • 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协商结果不完善25
  • 四、协商民主制度体制机制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进程缓慢25-27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的有效路径27-38
  • 第一节 夯实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现实基础27-28
  • 一、加强协商民主宣传教育27
  • 二、培育协商民主文化27-28
  • 三、增强领导干部的协商民主素质28
  • 第二节 完善和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及其工作机制28-33
  • 一、完善和推进政治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29
  • 二、完善和推进人大工作中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29-30
  • 三、完善和推进国家行政机关协商制度化建设30-31
  • 四、完善和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31-32
  • 五、完善和推进网络问政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32-33
  • 第三节 完善保障机制和监督体系33-36
  • 一、完备协商民主制度化保障机制33-35
  • 二、改善协商民主制度化监督体系35-36
  • 第四节 推进协商民主制度体制机制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36-38
  • 一、推进协商民主制度体制机制的法制化36
  • 二、推进协商民主制度体制机制的规范化36-37
  • 三、推进协商民主制度体制机制的程序化37-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3
  • 附录43-44
  • 致谢44-45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45-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会勋;;国内协商民主研究综述[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2 叶娟丽;;协商民主在中国:从理论走向实践[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3 陈惠丰;;“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意义和主要任务[J];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13年01期

4 张立群;;关于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5 李景治;;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化新进程[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6 王殿宏;;发挥重要渠道作用 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的一点思考[J];江苏政协;2013年01期

7 包心鉴;;论协商民主的现实政治价值和制度化构建[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1期

8 钟晓渝;;发展协商民主的关键是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J];团结;2012年06期

9 郑万通;;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和人民政协功能研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10 秦光荣;;深入发掘群众路线思想理论宝库 积极稳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J];求是;2012年1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尚立;;协商民主是中国发展的动力[N];联合时报;2013年

2 李君如;;人民政协在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具有双重属性[N];人民政协报;2011年

3 何包钢;;中澳两国协商民主实践之比较[N];学习时报;2007年

4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年

5 何包钢;;协商民主之方法[N];学习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旭臣;基于中国特色视域的基层协商民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2 范会勋;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3 谷耀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简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4 高勇泽;中国协商民主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奔;协商民主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亮亮;当代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61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861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d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