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当前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的治理机制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6 21:06

  本文关键词:当前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的治理机制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社区 社区组织 社区治理 治理机制 合作网络


【摘要】: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诱发了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深刻变化,许多单位人都向社区人、社会人转变。过去我国实施计划经济,当时社区只是公民集中居住的场所,在市场经济下,社区已经发展成为不同利益的汇合点、不同组织的聚集区、不同群体的聚集地、不同矛盾和冲突的集合点。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对于基层管理体制也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城市社区组织治理机制的梳理尤其显得迫切。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治理研究的特殊领域——城市社区治理作为下一步城市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同时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对中国城市基层社区组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城市基层社区组织重新获得新生并日益发展壮大起来,以不断完善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功能展现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组织魅力,在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公共治理和公共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提升,组织之间的复杂性和非协调性也不断加剧,需要加强对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协调发展机制的研究。因此,研究中国城市基层社区组织治理的机制,并将国内外有关城市社区治理的机制加以借鉴分析,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就研究问题的背景和选题意义进行逐一阐释。其次,分析国内外关于城市社区组织研究中的代表性理论和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再次,说明本文研究所用的研究方法,阐述分析框架。第二章,对城市社区组织治理的相关理论和主要概念进行分析和界定。本章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区位理论、社区治理理论等进行分析和梳理,以期对中国城市社区组织治理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构筑中国社区治理机制的基础。第三章,中国城市社区组织治理机制的历史分析。本章在改革开放前和当代两个不同的大背景下,对城市社区组织治理机制加以纵向历史分析。改革开放前,中国以单位制为主,城市社区组织治理以国家行政命令控制为主: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社区组织治理的主体多样化、形式多样化,由单纯直线型向网络状发展。第四章,是对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的基本治理机制的分析。这是对城市社区治理最一般问题的研究,也是本文的论述基础。在基本架构部分,本章第一部分对中国城市社区组织进行结构分析,划分自治组织和非自治组织两大部分,分别对其具体形式和职能进行阐述。本章第二部分对城市社区组织的治理方式加以分析,以居委会和社区民间组织为例,对其各自运行机制加以说明。本章第三部分则是对中国城市社区组织治理机制的总体分析,对社区组织内部和政府-社区组织-居民外部的权力运行与制约方式加以分析探讨。第五章,是国外城市社区组织治理的实践与中外城市社区组织治理机制的比较分析。本章主要通过国外几种城市社区组织治理机制模式的分析,对国外社区治理经验进行借鉴,以推进中国社区治理机制模式的创新,提高政府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世界各地城市社区和组织管理情况的研究,笔者对其他国家城市社区采用的治理方式进行了种类划分:美国自治型模式,新加坡政府主导型模式,日本混合型模式。通过对它们在社区发展和组织治理方面成功经验的分析,提供一些启发性参考。第六章,就中国城市社区组织治理机制作一些实践思考。本章主要对社区组织治理机制改革加以总结,明确社区组织治理是由直线型渐变为网络状,社区组织间也由政府“一家独大”到政府与社区协作转变,重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区组织治理机制框架。社区治理的公共领域是各个层次的力量通过互动与合作而形成的解决公共问题的网络和空间,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前文对国内外城市社区组织治理实践的归纳,提出城市社区组织治理的理想模式——合作网络治理模式,并从合作网络治理的运行机制和功能等方面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社区 社区组织 社区治理 治理机制 合作网络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3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7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9-11
  • 1.1.1 问题提出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文献综述11-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方法13
  • 1.4 研究框架13-16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16-17
  • 2 城市社区组织治理的理论基础17-25
  • 2.1 概念界定17-21
  • 2.1.1 城市社区组织17-19
  • 2.1.2 社区组织治理19-20
  • 2.1.3 社区组织治理机制20-21
  • 2.2 理论基础21-25
  • 2.2.1 区位理论21-22
  • 2.2.2 治理理论22-23
  • 2.2.3 社区权力理论23-25
  • 3 城市社区组织治理机制的历史比较分析25-31
  • 3.1 改革开放前的城市社区组织治理机制25-28
  • 3.1.1 改革开放前城市社区组织治理结构25-27
  • 3.1.2 改革开放前城市社区组织治理机制的局限27-28
  • 3.2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社区组织治理机制的历史变迁28-31
  • 3.2.1 权力运行方式变迁28-29
  • 3.2.2 权力制约方式变迁29-31
  • 4 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的基本治理机制31-47
  • 4.1 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的治理结构分析31-40
  • 4.1.1 社区自治组织31-35
  • 4.1.2 社区非自治组织35-40
  • 4.2 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的治理机制分析40-47
  • 4.2.1 国家或政府:自上而下的规划推动40-42
  • 4.2.2 社区民间组织:自下而上的需求拉动42-44
  • 4.2.3 治理机制特点44-47
  • 5 城市社区组织治理机制的国际比较47-56
  • 5.1 国外城市社区组织的治理机制47-51
  • 5.1.1 居民自治型47-48
  • 5.1.2 政府主导型48-50
  • 5.1.3 政府社区合作型50-51
  • 5.2 城市社区组织治理机制的国内外比较51-56
  • 5.2.1 城市社区组织治理机制的国际经验51-52
  • 5.2.2 城市社区组织治理机制的国内经验52-56
  • 6 当前中国城市社区组织治理机制的理想型构56-63
  • 6.1 城市社区组织治理机制的理想型构——合作网络治理56-60
  • 6.1.1 合作网络治理对中国城市社区组织建设的要求56-58
  • 6.1.2 合作网络治理的运作机制58-59
  • 6.1.3 合作网络治理的功能体现59-60
  • 6.2 建设中国城市社区组织治理机制的现实对策60-61
  • 6.3 总结与展望61-63
  • 参考文献63-66
  • 后记66-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伟和;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历程之反思[J];中国民政;2002年09期

2 何海兵;;“国家—社会”范式框架下的中国城市社区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韩冬云;社会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发展及其作用[J];理论学习;2005年07期

4 兰亚春;;当代中国城市社区整合模式的理论建构[J];长白学刊;2005年06期

5 陈红爱;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93年06期

6 赵巍,齐绩;中国城市社区非营利组织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J];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04期

7 孙宏伟;张雷;;中国城市社区民主发展路径探析[J];中州学刊;2014年03期

8 卢汉龙;中国城市社区的治理模式[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郭圣莉;;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发展[J];理论与改革;2006年04期

10 童芳梅;;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政府角色探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翟桂萍;;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的理论研究述评[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2 刘君德;;中国城市社区组织制度的创新与思考[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王开泳;;中国城市社区未来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杨 刘惠;最美不过夕阳红[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喜强;中国城市社区组织身份治理与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刘玉东;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资源配置与结构演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晓宇;当前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的治理机制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2 刘飒;批判型公共领域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议事会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李娜;中国城市社区报发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4 张媛;中国城市社区报生存态势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5 王天崇;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体制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李霞;中国城市社区参与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卜万红;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结构的演变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谭鑫;契约伦理视域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王莲青;中国城市社区养老体系建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孙晓青;住宅区功能化与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变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65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865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f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