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临沂的“批林批孔”运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04:04

  本文关键词:临沂的“批林批孔”运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批林批孔 临沂 “文化大革命” 林彪 孔子


【摘要】:“批林批孔”运动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后期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运动。“批林批孔”运动的发生,既有其社会历史背景,也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九?一三”事件爆发,客观上宣告“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破产,“文革”造成的一系列严重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许多人开始质疑“文化大革命”。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并着手纠正“文革”的一些错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加之毛泽东对儒法思想看法的转变和毛泽东阶级斗争思想的存在和发展等历史原因,以及江青集团的推波助澜等现实原因,“批林批孔”运动最终走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临沂是革命老区,其“批林批孔”运动既有全国共同的特点,也有自己的特色。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开展经历了由上而下的三个阶段,即中央指示的下达及宣传,山东省政府的动员、指导和临沂市的宣传、动员与执行。在这场政治运动中,临沂人民从总体上来说是很不积极的,但迫于“文革”带来的压力和当时的政治形势,他们就消极应对。在多重压力之下,临沂人民采取了多种形式,来推动“批林批孔”运动的开展,如召开大中小型会议和批判会、编写批林批孔材料、树立典型、举办阶级教育和路线教育展览馆、建立图书馆、举办政治夜校、编写诗歌民歌、办报纸等。同时,为推动“批林批孔”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临沂人民还结合临沂地区实际,采用了多种方法。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临沂人民主要围绕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林彪及其集团扼杀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否定“文化大革命”、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儒家传统思想等内容展开了批判,并在临沂地区树立了张学山这一批判典型。“批林批孔”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但“批林批孔”运动也能在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方面,引起我们的反思。
【关键词】:批林批孔 临沂 “文化大革命” 林彪 孔子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5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引言9-16
  • (一)问题的提出9
  • (二)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9-14
  • 1.“批林批孔”运动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9-10
  • 2.“批林批孔”运动发生的原因10-11
  • 3.“批林批孔”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11
  • 4.“批林批孔”运动中的重要人物11-13
  • 5.“批林批孔”运动中民众的因应13
  • 6.“批林批孔”运动的方式、内容13
  • 7.“批林批孔”运动的特点13-14
  • 8.“批林批孔”运动的影响14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14-16
  • 1.研究思路14
  • 2.研究方法14-15
  • 3.本选题的创新之处15-16
  • 一、“批林批孔”运动发生的背景及原因16-20
  • (一)“批林批孔”运动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16-17
  • (二)“批林批孔”运动发生的原因17-20
  • 1.“批林批孔”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17-18
  • 2.“批林批孔”运动发生的现实原因——江青集团的推波助澜18-20
  • 二、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开展20-33
  • (一)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宣传动员20-25
  • 1.中共中央指示的下达及宣传20-22
  • 2.山东省政府的动员和指导22-24
  • 3.临沂市的宣传、动员与执行24-25
  • (二)临沂人民的“批林批孔”25-33
  • 1.“批林批孔”是个新问题,怎么搞,心里没底26-27
  • 2.民众对“批林批孔”存在抵触情绪27-29
  • 3.干部群众中普遍存在畏难发愁情绪29-31
  • 4.“批林批孔”运动中在具体工作的安排上出现了意见分歧31
  • 5.“批林批孔”运动中,基层干部和群众多从自身利益出发倾向于优先生产31-32
  • 6.运动中存在排除异己、公报私仇的现象32
  • 7.临沂地区的“批林批孔”运动对曾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的袁升平的批判32-33
  • 三、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主要形式和方法33-47
  • (一) 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主要形式33-40
  • 1.召开大中小型会议33
  • 2.召开大中小型的批判会33-34
  • 3.编写批林批孔材料34-35
  • 4.树立学习和批判的典型35-36
  • 5.搞好试点,以点带面36
  • 6.举办阶级教育、路线教育展览馆36
  • 7.做好宣传发行工作36-38
  • 8.举办政治夜校、学习班、骨干训练班和联户学习组38-39
  • 9.编写批林批孔的诗歌、民歌或顺口溜39-40
  • (二)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主要方法40-47
  • 1.三对照,,穿串批;专题学,专题批;反复学,反复批的方法40-41
  • 2.成立两套领导班子41
  • 3.传达中央通知与开展运动相结合的方法41
  • 4.“学”、“摆”、“批”、“改”相结合的方法41-42
  • 5.一学,二忆,三对照的方法42-43
  • 6.“文化大革命”前后对比的方法43-44
  • 7.培养并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44-45
  • 8.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45-47
  • 四、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内容、案例及特点47-67
  • (一)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内容47-57
  • 1.批判林彪“克己复礼”、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47-48
  • 2.狠批林彪扼杀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思潮48-49
  • 3.批判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49-50
  • 4.批判儒家的传统思想、经典语录和封建的旧风俗50-54
  • 5.抓革命、促生产54-57
  • (二)临沂“批林批孔”运动中的典型案例57-58
  • (三)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特点58-67
  • 1.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坚定社会主义方向58
  • 2.破旧立新,移风易俗,传播社会主义新思想58-59
  • 3.运动波及范围广59-60
  • 4.始终坚持并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60-61
  • 5.放手发动群众,号召全民参与61-62
  • 6.为达到批判目的不惜扭曲学术事实,歪曲历史真相,曲解孔子经典语录的原意62-63
  • 7.运动缺乏自主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63-64
  • 8.临沂的社会秩序相对稳定64-65
  • 9.积极处理革命与生产的关系65-67
  • 五、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影响67-73
  • (一)民主政治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政治专断愈演愈烈67-68
  • (二)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68-69
  • (三)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不良社会风气滋长,社会秩序更加混乱69
  • (四)临沂科教文卫事业受到严重影响69-71
  • (五)沂蒙精神受到冲击71-73
  • 六、对“批林批孔”运动的反思73-77
  • (一)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防止以偏概全73
  • (二)辩证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73-74
  • (三)积极营造科学、严谨的学术氛围74-75
  • (四)维护群众利益、获得群众支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75
  • (五)继续推进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75-76
  • (六)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76-77
  • 结语77-78
  • 参考文献78-80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80-81
  • 致谢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把批林批孔的斗争进行到底[J];川师学报;1974年01期

2 广西师院革委会报道组;深入批林批孔 把上层建筑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我院批林批孔誓师大会发言纪要[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年02期

3 ;把批林批孔的斗争进行到底[J];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4年01期

4 ;深入批林批孔 发展大好形势[J];天津师院学报;1974年01期

5 ;继续搞好批林批孔[J];山西师院;1974年04期

6 ;继续搞好批林批孔[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年03期

7 赵德志;誓把批林批孔的斗争进行到底[J];兰州大学学报;1974年01期

8 ;继续搞好批林批孔[J];陕西水利科技;1974年06期

9 ;把批林批孔的斗争进行到底[J];中国养蜂;1974年02期

10 ;继续搞好批林批孔[J];江苏师院学报;197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胜华;论“批林批孔”运动[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梁忠华;临沂的“批林批孔”运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3 董业勖;“文革”时期曲阜“批林批孔”运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林;“文革”时期福建“批林批孔”运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伟燕;“文化大革命”后期山东的“批林批孔”运动[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85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885780.html

上一篇:改革与“双创”  
下一篇:脱欧与市场超调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a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