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家庭结构对城镇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13:34

  本文关键词:家庭结构对城镇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养老需求 家庭结构 经济支持 生活照料 精神慰藉


【摘要】: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家庭一直被我国绝大部分老年人视为自己最主要的生活场所。我国老年人人口规模日趋庞大,虽然已经有一批国内私人投资养老服务蓬勃发展,但其目标主要集中在机构养老院即发展规模化的敬老院,有的投资人甚至追求建设大型、豪华的敬老院,这个投资方向可能同广大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相背离,与老年人自身的养老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而,探讨家庭结构的变迁对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影响,了解当代不同家庭下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其次是研究意义,接下来是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方法。第二章是家庭结构与老年人养老需求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三章家庭结构与老年人养老需求的现实描述,是本文的重点之一。第四章是家庭结构对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实证研究,本文的思路是把养老需求的三个维度建立成三种模型,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最新的2013年全国追踪调查数据作为分析资料,将个人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情况等作为控制变量纳入回归分析,以此来考察家庭结构对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解释与分析。第五章为总结与讨论,是在第二章第三章的基础上,对本文所做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概括性总结,提出满足不同家庭结构下老年人养老需求的思路建议,从而为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更科学的建议。结论证实,不同家庭结构的城镇老年人确实存在不同的养老需求,解决的思路是家庭、社区和政府三方面的完善和合作。政府不仅需要积极倡导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还应发挥其管理职能宏观调控,优化社区和养老机构的养老服务;子女应该多与老年人沟通交流,及时发现老年人在现阶段最迫切的需求,不仅从物质和经济上给予满足,还需要对老年人提供护理照料和精神慰藉。最后是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所要继续做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养老需求 家庭结构 经济支持 生活照料 精神慰藉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
  • 1.1.2 理论意义8
  • 1.1.3 现实意义8-9
  • 1.2 文献综述9-12
  • 1.2.1 关于家庭结构的研究9
  • 1.2.2 关于老年人养老需求的研究9-11
  • 1.2.3 关于家庭结构与养老需求关系的研究11-12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2-14
  • 1.3.1 研究内容12
  •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12-14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14-17
  • 2.1 概念界定14
  • 2.1.1 家庭结构14
  • 2.1.2 养老需求14
  • 2.2 理论支持14-17
  • 2.2.1 需求层次理论14-15
  • 2.2.2 家庭代际伦理关系理论15-16
  • 2.2.3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16-17
  • 3 家庭结构与老年人养老需求的现实描述17-32
  • 3.1 全国家庭结构状况描述17-18
  • 3.2 样本家庭结构的现实描述18-20
  • 3.2.1 样本人群情况18-19
  • 3.2.2 样本家庭结构现实描述19-20
  • 3.3 经济支持层面的需求20-23
  • 3.3.1 经济供养支持情况20-22
  • 3.3.2 不同家庭结构的城镇老年人经济需求差异22-23
  • 3.4 生活照料层面的需求23-27
  • 3.4.1 生活照料需求情况23-25
  • 3.4.2 不同家庭结构的城镇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差异25-27
  • 3.5 精神慰藉层面的需求27-32
  • 3.5.1 精神慰藉需求情况27-30
  • 3.5.2 不同家庭结构的城镇老年人精神慰藉需求差异30-32
  • 4 家庭结构对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实证研究32-41
  • 4.1 模型选择与变量选取32-33
  • 4.1.1 模型选择32
  • 4.1.2 变量选取32-33
  • 4.2 回归结果和经验分析33-41
  • 4.2.1 家庭结构对老年人经济支持需求层面的回归分析33-35
  • 4.2.2 家庭结构对老年人生活照料层面的回归分析35-37
  • 4.2.3 家庭结构对老年人精神慰藉层面的回归分析37-41
  • 5 总结与讨论41-44
  • 5.1 总结41
  • 5.2 思考与建议41-42
  •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42-44
  • 参考文献44-49
  • 致谢49-50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树玉;刘欢欢;赵慧峰;李维军;;河北省城镇养老需求实证调研分析——以保定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8期

2 国家统计局湘潭调查队课题组;凌相国;汤正球;胡皓;肖燕;刘青雅;左弦;;湖南城镇居民养老需求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国情国力;2012年03期

3 欣荣;;年轻深圳:寻求居家养老破题[J];老同志之友;2010年16期

4 陈志科;马少珍;;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南省的社会调查[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王光荣;;天津市居民养老需求及其对策[J];城市;2012年07期

6 王慕然;徐贵华;孟娣娟;;关于城市老年人养老需求的调查分析——以南京市四卫头社区为例[J];西部中医药;2014年03期

7 王羚;;北京托老所困局[J];人民文摘;2011年08期

8 初炜;胡冬梅;宋桂荣;孔祥金;吴云红;;老年人群养老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年12期

9 杜新达;;小型社区养老 好事还需磨多久[J];乡镇论坛;2008年05期

10 申群喜;王世斌;;需求与反差:广东城镇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新平;;勉县居家养老的调查与思考[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3年第4期(总第96期)[C];2013年

2 卢名华;安和平;;对贵州农村养老需求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浅探[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侯国新;;搭建老年文化平台 探讨健康发展模式[A];老龄产业研究文集[C];2012年

4 ;汉中市领导高度重视老干老龄工作[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4年第1期(总第96期)[C];2014年

5 林宝;;以需求管理为基础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上)[C];2012年

6 ;制定扶持政策 加快发展浦东日托养老机构[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余依霖;养老需求加大 护工负重前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2年

2 记者 胡德荣;上海四对策应对养老需求[N];健康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任溢斌;多措并举 满足养老需求[N];南通日报;2014年

4 记者 黄凯;拓展模式完善政策健全机制 更好满足不同层次养老需求[N];南通日报;2014年

5 记者 胡彦殊;加快养老健康服务业发展 更好满足城乡群众养老需求[N];四川日报;2014年

6 记者 钟兰花;养老需求增长迅猛 新增一批护理床位[N];绍兴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刘鹏程 通讯员 刘伟 李娜;分层次分责任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N];中国社会报;2012年

8 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 胡立峰;对接养老保障 服务养老需求[N];上海证券报;2012年

9 闵行区政协课题组;加大政策支持 满足养老需求[N];联合时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赵晓明;乡村养老产业如何对接城市养老需求[N];中国社会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坤;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需求分析[D];河北大学;2015年

2 程鑫;“六位一体”养老机构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3 邸绍帆;我国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崔达;河北省农村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5 覃晓雯;注重“交互空间”的养老院环境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6 杨易;高知老人养老需求及社工介入方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周烁;我国城镇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8 田元采;哈尔滨市高校社区养老需求与养老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王鹏;W县养老机构的服务升级与社工介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10 翟淑云;我国发达地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机制设计[D];宁波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88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888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f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