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行以房养老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1 06:38
本文关键词:中国推行以房养老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以房养老成为走出“未富先老”困境的新思路之一,而借鉴国外成熟的以房养老模式的政策试点却显得举步维艰。本论文旨在探析国内以房养老遭遇困境的深层次原因,籍此提出优化对策,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以房养老的可行路径。本论文综合采用了文献法、问卷与统计法、访谈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越是认为房子是世代传承的、是家庭共有的中老年人,参与以房养老的意愿就越低。(2)越是认同土地70年使用权受限、预期房价持续上涨的中老年人,参与以房养老的意愿就越低。(3)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与子女同住且子女个数越多的中老年人,参与以房养老的意愿就越低。(4)越是预期社会保障不健全的中老年人,越倾向于接受以房养老。据此,建议政府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助推以房养老政策(试点)并提升其绩效:一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消减人们固有的传统家财观念;二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破除70年土地使用权限制;三是合理调控房价走势,降低房价上涨的不合理预期及其在房产抵押合约签订中所虚增的交易成本;四是重点针对孤寡老人拓宽试点人群,逐步提高政策的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以房养老 影响因素 优化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99.23;D669.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绪论7-15
- 1.1 研究背景7-8
- 1.2 文献述评与问题的提出8-13
- 1.2.1 文献述评8-12
- 1.2.2 问题的提出12-13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3
- 1.3.1 研究目的13
- 1.3.2 研究意义13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创新13-15
- 1.4.1 研究方法13-14
- 1.4.2 研究创新14-15
- 2 中国推行以房养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15-25
- 2.1 中国即将面临沉重的养老压力15-18
- 2.1.1 人口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15-16
- 2.1.2“四二一”家庭结构消减了家庭的传统养老功能16-17
- 2.1.3 老龄化人口对养老金的巨大需求是政府的难以承受之重17-18
- 2.2 以房养老能够缓解即将到来的养老压力18-21
- 2.2.1 住房的商品化奠定了以房养老的制度基础18-19
- 2.2.2 庞大的住房存量为以房养老提供了财富基础19
- 2.2.3 不断完善的金融市场为以房养老提供了融资平台19-20
- 2.2.4 成熟的二手房市场为推行以房养老提供了终端交易平台20-21
- 2.3 国外已有以房养老的成功经验可供借鉴21-25
- 2.3.1 国外实施以房养老的典型做法21-23
- 2.3.2 国外“以房养老”典型模式的借鉴意义23-25
- 3 中国推行“以房养老”可能面临的困境:理论分析25-33
- 3.1 世财与共财:“家”伦理下的房产人格化与以房养老政策的冲突25-27
- 3.1.1 伦理本位下中国人心目中的“家”的定义25-26
- 3.1.2“家”的伦理本位导致中国房产的人格化26-27
- 3.1.3 房产的人格化对以房养老政策的阻碍27
- 3.2 房屋产权的非永久性消减了房产的融资能力27-30
- 3.2.1 城市住宅土地70年使用权消减了私有房屋产权的含金量28-29
- 3.2.2 私有房屋产权的非完全性消减了其抵押融资的能力29-30
- 3.3 房价的非理性上涨虚增产权人对房产融资能力的预期30-33
- 3.3.1 住房改革以来的价格上涨虚增所有权人对房价的上涨预期30-31
- 3.3.2 金融机构与房屋所有权人对房价预期的不一致导致抵押合约难达成31-33
- 4 中国推行“以房养老”面临困境的成因:实证分析33-51
- 4.1 研究设计33-37
- 4.1.1 变量及其测量33-35
- 4.1.2 调查过程35
- 4.1.3 样本和案例的基本情况35-37
- 4.2 数据处理与步骤37-48
- 4.2.1 交叉分析37-40
- 4.2.2 因子分析40-44
- 4.2.3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44-48
- 4.3 实证分析结果48-51
- 4.3.1 家财观念对人们参与以房养老意愿的影响48-49
- 4.3.2 房屋产权属性对人们参与以房养老意愿的影响49
- 4.3.3 房价的非理性波动对人们参与以房养老意愿的影响49
- 4.3.4 其他因素对人们参与以房养老意愿的影响49-51
- 5 中国更好推行“以房养老”的几点建议51-54
- 5.1 加快城市化进程,消减传统的家财观念51
- 5.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破除住宅土地70年使用权的限制51-52
- 5.3 合理调控房价走势,降低抵押合约签订的交易成本52
- 5.4 重点针对孤寡老人,提高“以房养老”的试点效果52-54
- 5.4.1 目前在地区平铺推广的试点效果不佳52-53
- 5.4.2 以孤寡老人为突破口,提高“以房养老”试点效果53-54
- 参考文献54-56
- 附录56-67
- 附1 调查问卷、访谈提纲56-59
- 1.1“以房养老”调查问卷56-58
- 1.2“以房养老”访谈提纲58-59
- 附2 访谈文字记录(部分)59-67
- 2.1 第一阶段访谈案例(对养老院院长和院民的访谈)59-60
- 2.2 第二阶段访谈案例(对江西一些地区居民的访谈)60-67
- 致谢67-6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班晓娜;李东阳;;美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及其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2 董鹏;李茵茵;;“以房养老”经验借鉴[J];上海房地;2014年08期
3 钱丽娜;;“以房养老”在我国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4年11期
4 黄成凤;;“以房养老”模式在中国的实践阻碍及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4年07期
5 刘楠楠;;“以房养老”模式在中国受挫的原因及其政策建议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年06期
6 张仁枫;;“以房养老”的困境与破解新道[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袁t
本文编号:892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892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