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中国模式”的多维度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22 15:36

  本文关键词:“中国模式”的多维度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模式 世界发展模式 世界影响 哲学启示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国内外学者纷纷表示了对中国这种快速发展的关注。本文对“中国模式”的思考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中国模式”的内涵和特征。对“中国模式”的概念进行基本的概括,并概括出符合中国发展方向的特有的内涵和特征。第二部分从历史的维度去分析“中国模式”。概述世界上几种主要的发展模式的发展过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阐述中国的发展模式对这几种世界主要发展模式的继承和创新,尤其是对苏联模式的继承和创新。“中国模式”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对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借鉴意义,中国要理性看待世界对“中国模式”的关注,及时反思本国的不足。第三部分从现实的维度去分析“中国模式”对世界的影响。分别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个方面去分析:“中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有别于西方的发展模式,中国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背景等方面是有很多相同点的,因此有很多好的经验可以借鉴。“中国模式”对发达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的是一种价值观上的影响,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思想很值得发达国家借鉴,和平发展的思想实际上是对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中的“和谐”这个观点的一种继承和创新。第四部分从辩证的维度去分析“中国模式”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基础对“中国模式”进行对立统一的辩证思考,从“中国模式”体现的发展过程中的几种辩证关系去分析:一是发展普遍性和发展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二是发展理论继承和创新的辩证统一;三是发展实践和发展认识的辩证统一。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坚持走中国时代特征的发展道路,在实践中稳步前进,并不断完善中国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中国模式 世界发展模式 世界影响 哲学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5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8-9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9-13
  • 三、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3-15
  • 第一章“中国模式”的内涵和特征15-19
  • 第一节“中国模式”的内涵15-17
  • 一、和平发展15-16
  • 二、以人为本16-17
  • 三、独立自主17
  • 第二节“中国模式”的特征17-19
  • 一、坚持独特的思想路线17
  •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7-18
  • 三、坚持发展的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18-19
  • 第二章 历史维度:从世界主要发展模式发展历程的角度看“中国模式”19-24
  • 第一节 世界主要发展模式对世界的影响19-21
  • 一、几种发展模式的诞生及影响19-20
  • 二、中国发展模式对苏联模式的超越20-21
  • 第二节“中国模式”地位的彰显21-24
  • 一、“中国模式”对不同国家的借鉴意义21-22
  • 二、理性看待世界对“中国模式”的关注22-24
  • 第三章 现实维度:从现实的世界影响和意义的角度看“中国模式”24-30
  • 第一节“中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有别于西方的发展模式24-27
  • 一、“中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好经验24-26
  • 二、“中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开辟了新的道路26-27
  • 第二节“中国模式”为发达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样板27-30
  • 一、“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不是对立的27
  • 二、“中国模式”对发达国家价值观上的影响27-30
  • 第四章 辩证维度:从发展过程辩证统一的角度看“中国模式”30-40
  • 第一节 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30-32
  • 一、发展普遍性和发展特殊性30-31
  • 二、“中国模式”体现了发展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31-32
  • 第二节 发展继承和发展创新的辩证统一32-35
  • 一、各种发展理论的演变32-33
  • 二、“中国模式”对发展理论的创新33-34
  • 三、“中国模式”体现了发展理论继承和创新的统一34-35
  • 第三节 发展实践和发展认识的辩证统一35-40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实践35-36
  • 二、发展实践推动“中国模式”不断完善36-38
  • 三、“中国模式”体现了发展实践和发展认识的统一38-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4-45
  • 致谢45-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艳;郭子巍;;浅议科学发展观对世界发展理论的继承与超越[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张春静;;论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哲学内涵[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3 郭宝宏;;关于“中国模式”内涵的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03期

4 欧永宁;;关于“中国模式”概念的系统性辨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02期

5 郭盛;;“中国模式”研究综述[J];红旗文稿;2011年02期

6 俞可平;;俞可平:“中国模式”并没有完全定型[J];社会观察;2010年12期

7 刘爱武;;国外中国模式研究评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12期

8 胡钧;韩东;;“中国模式”的实质、特点和面临的挑战[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年04期

9 于迎丽;;重新解读“中国模式”:概念与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06期

10 陶绍兴;;“中国模式”研究综述[J];红旗文稿;2010年09期



本文编号:9016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9016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b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