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公共政策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关怀问题

发布时间:2017-09-23 11:19

  本文关键词:公共政策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关怀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留守儿童 情感关怀 公共政策


【摘要】: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形之下,我国现代化进程呈现快速前进的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的向城市当中流动着,农民工潮这个问题日益凸显。伴随着这个问题,一个巨大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随之产生,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已经成为“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正确解决这一问题,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环境,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现状和所运行的户籍制度、生活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导致父母外出务工时,只能把年幼的孩子留在家里,托付给其他监护人照看。笔者认为年幼的孩童正处于健康成长的最关键阶段,在情感这一方面上是最需要自己的父母亲身陪伴,但是父母长时间的外出打工,就会造成留守儿童家庭归属感减低,从而导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情感上会出现消极的问题,阻碍农村留守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个较为特殊的群体的情感关怀问题展开了深切的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关怀问题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它涉及到了儿童、留守儿童、情感关怀等多个专业性知识,并且整个研究非常强调其独特的现实情境以及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查阅现有的相关研究文献,可以得知: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十分庞大,遍及全国的许多地方,伴随这个群体的社会问题明显,进而对其情感的产生与成长造成不良影响。之所以选择研究公共政策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关怀问题,是因为它对构建和谐农村有推进作用,对我国政府在完善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公共政策方面有重大影响,并且可以呼吁社会各界给予农村留守儿童这个弱势群体高度而特别的关心,与此同时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关爱现实。
【关键词】:留守儿童 情感关怀 公共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8
  • 一、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10-13
  • 二、研究现状综述13-15
  • 三、主要研究内容15-16
  • 四、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16-18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18-29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18-22
  • 一、公共政策视域18-19
  • 二、农村留守儿童19-21
  • 三、情感关怀21-22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22-29
  • 一、社会学习理论22-23
  • 二、志愿失灵理论23-25
  • 三、公共产品理论25-29
  • 第二章 公共政策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情感关怀问题的凸显29-37
  • 第一节 农村留守儿童情感关怀的现状29-32
  • 一、留守儿童归属感缺位29
  • 二、留守儿童安全感缺乏29-31
  • 三、留守儿童自尊心缺欠31-32
  • 四、留守儿童沟通力缺失32
  • 第二节 探寻农村留守儿童情感关怀问题的公共政策视域32-37
  • 一、留守儿童情感关怀问题的社会学习环境(环境是政策决定的)32-34
  • 二、留守儿童情感关怀问题的志愿失灵视角34-35
  • 三、留守儿童情感关怀问题的公共产品属性35-37
  • 第三章 农村留守儿童情感关怀问题的公共政策成因37-50
  • 第一节 社会学习环境遭遇政策忽略37-39
  • 一、功能主义政策的突进37-38
  • 二、价值评价政策的退却38-39
  • 第二节 相关社会志愿组织缺乏政策支持39-45
  • 一、社会志愿组织规划模糊39-42
  • 二、社会志愿组织组成自发42-43
  • 三、社会志愿组织财力缺乏43-45
  • 第三节 优质公共产品供给困于政策瓶颈45-50
  • 一、学校数量显著减少46
  • 二、师资质量相对偏低46-48
  • 三、社区辅导供给不足48-50
  • 第四章 确定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情感关怀问题的公共政策视域50-58
  • 第一节 明确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情感关怀问题公共政策视域的需要50-52
  • 一、公共政策是构造社会学习环境的基础50
  • 二、公共政策是规划社会志愿组织的蓝本50-51
  • 三、公共政策是提供优质公共产品的依据51-52
  • 第二节 确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情感关怀问题公共政策视域的可能52-54
  • 一、我国政府的服务型政府定位52-53
  • 二、我国政府的责任型政府追求53
  • 三、公众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关怀问题的觉醒53-54
  • 第三节 进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情感关怀问题的公共政策视域54-58
  • 一、实行协调发展区域政策,破除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偏见54-55
  • 二、创新公共产品供给政策,,夯实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基础55-56
  • 三、强化儿童监护责任政策,建设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灵家园56
  • 四、建立农村社区辅导政策,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56-58
  • 结语58-59
  • 参考文献59-63
  • 致谢63-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素梅;殷世东;;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与学校教育的策略[J];菏泽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2 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陆继霞;;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的影响[J];农村经济;2006年07期

3 莫艳清;;家庭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及其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王东宇;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5期



本文编号:904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904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d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