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意识形态功能及实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03:17
本文关键词:“中国梦”的意识形态功能及实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梦” 意识形态 转型期中国 功能 路径
【摘要】: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把意识形态诉求用最亲民的语言,以叙事的方式向社会大众娓娓道来,逐渐深入人心,引起全社会的共鸣,达到了理想的意识形态宣传效果。因此,深入探索“中国梦”所蕴含的意识形态及其功能,探索发挥“中国梦”意识形态功能的现实路径,对于解决转型期中国出现的理想信仰问题、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的问题以及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解读和阐释“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以及意识形态的涵义,考查分析了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存在问题,发掘“中国梦”的新功能,并探索提出发挥“中国梦”在意识形态上的创新性功能的可行路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梳理论述“中国梦”的相关理论与意识形态的相关理论。分别界定和分析了“中国梦”与意识形态的内涵,阐释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研究了意识形态的功能。并从内容和功能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第二,探析当前转型期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深入研究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认为我国转型期意识形态问题具体表现为:理想信仰出现危机,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以及转型期的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危机等;存在这些问题是因为,转型期利益多元化减弱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经济市场化冲击着意识形态的信仰目标,文化全球化挑战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等。第三,研究论述“中国梦”的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新功能,并辨析其在对中国转型期出现的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的解决。主要有理想目标构建功能、制度维护功能、社会整合功能以及国家形象塑造功能。第四,探索并提出发挥“中国梦”意识形态功能的具体的可行性路径。主张维护人民主体的地位、坚定理论自信、搭建制度平台、创新教育方式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发挥“中国梦”的意识形态功能的可行路径。本文从研究视角和研究结果两方面进行了创新: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把“中国梦”与意识形态联系起来,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重大意义和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途径等理论和实践内容进行考察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之处。第二,研究结果的创新。研究中国梦对意识形态功能的新发展和调控形式的新开拓,论证中国梦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新成果。
【关键词】:“中国梦” 意识形态 转型期中国 功能 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绪论10-14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一)国内研究状况10-11
- (二)国外研究状况11-12
- 二、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12-13
- (一)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2-13
- (二)选题的意义13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13-14
- (一)选题的重点、难点13
- (二)选题的创新点13-14
- 第一章“中国梦”与意识形态的基本理论14-24
- 1.1“中国梦”的内涵14-16
- 1.1.1“中国梦”是个人幸福和人民幸福之梦14-15
- 1.1.2“中国梦”是强国梦和复兴梦15
- 1.1.3“中国梦”是中国和平崛起与世界互利共赢之梦15-16
- 1.2 意识形态的内涵和功能16-21
- 1.2.1 意识形态的内涵16-19
- 1.2.2 意识形态的功能19-21
- 1.3“中国梦”与意识形态的内在联系21-24
- 1.3.1 内容上的内在联系21-22
- 1.3.2 功能上的内在联系22-24
- 第二章 社会转型期中国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24-32
- 2.1 社会转型期中国意识形态出现的问题24-28
- 2.1.1 理想信仰出现危机24-26
- 2.1.2 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26-27
- 2.1.3 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危机27-28
- 2.2 转型期中国意识形态存在问题的原因28-32
- 2.2.1 市场经济的冲击28-29
- 2.2.2 利益多元化的影响29-30
- 2.2.3 文化多元化的冲击30-32
- 第三章“中国梦”的意识形态功能32-36
- 3.1 理想目标构建功能32-33
- 3.2 制度维护功能33
- 3.3 社会整合功能33-34
- 3.4 国家形象塑造功能34-36
- 第四章 发挥“中国梦”意识形态功能的具体路径36-44
- 4.1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36-38
- 4.1.1 坚持党的领导36-37
- 4.1.2 激发人民的实践力量37
- 4.1.3 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37-38
- 4.2 坚定理论自信38-40
- 4.2.1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38-39
- 4.2.2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9-40
- 4.3 搭建制度平台40-41
- 4.3.1 树立制度自信40
- 4.3.2 进行制度创新40-41
- 4.4 创新教育方式41-42
- 4.4.1 密切联系群众41
- 4.4.2 融入党的建设41-42
- 4.4.3 创新传播方式42
- 4.5 营造良好文化氛围42-44
- 4.5.1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42-43
- 4.5.2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3
- 4.5.3 加强世界文化交流43-44
- 结语44-46
- 参考文献46-50
- 致谢50-52
- 附录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华洲;姚兰;金瑶;;中国梦研究进展与展望[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2 石仲泉;;“中国梦”四题[J];理论视野;2014年02期
,本文编号:909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909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