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国家: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传统及其当代挑战
本文关键词:郡县国家: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传统及其当代挑战
更多相关文章: 郡县制度 盟旗制度 流动社会 科层制 国家治理体系
【摘要】:中国在传统社会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郡县国家"为核心特征的国家治理体系,其以中原农耕乡土社会的"郡县制度"为主导和针对边疆游牧流动社会的"盟旗制度"为补充。"郡县国家"有四大支柱:中央集权为核心导向、文官制度为中层支撑、乡土自治为基层设计、行政区划为技术保障。"郡县国家"的静态社会治理经验至今依然有强大的历史惯性和影响力,但其在面对"流动社会"时出现了严重不适应,尤其体现在中央集权和地方自主、科层僵化与有效治理之间的矛盾。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就国家治理的社会基础而言,是由一个"静态社会"向"流动社会"转变,这构成了以"郡县国家"为传统的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长期与根本挑战。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关键词】: 郡县制度 盟旗制度 流动社会 科层制 国家治理体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研究:聚焦人口流入型地区”(项目编号:15ZDC028)子课题“构建人口流入型地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理论基础研究”
【分类号】:D691.2;D630
【正文快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这一表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还未被学术界所充分意识到。首先,在中国现代化转型历程中,围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苏力;;大国及其疆域的政制构成[J];法学家;2016年01期
2 史普原;;科层为体、项目为用:一个中央项目运作的组织探讨[J];社会;2015年05期
3 周黎安;;行政发包制[J];社会;2014年06期
4 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5 任剑涛;;国家治理的简约主义[J];开放时代;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文宇;;产业扶贫项目主体行为及其运行机制的优化——基于P县“万亩有机茶园”项目的考察[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2 李云新;吕明煜;;湖北省推进“四化同步”的实践探索及政策启示——基于22个试点乡镇改革实践的考察[J];江汉学术;2017年01期
3 张振洋;;当代中国项目制的核心机制和逻辑困境——兼论整体性公共政策困境的消解[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4 毕铁居;赵丽江;;地方政府运动式精细化技术治理:运行逻辑与渐进调适[J];行政与法;2017年01期
5 周正兵;;我国文化产权交易所发展状况、问题与趋势[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6 南方;;共青团项目导向型改革的发展路径研究——以北京市共青团促进青年创业为例[J];青年探索;2017年01期
7 仇叶;;乡镇片区责任制与官僚制的二元共治机制——基于浙东K镇的实证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8 张振洋;王哲;;行政化与社会化之间: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的新尝试——以上海市C街道区域化大党建工作为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9 朱天义;高莉娟;;选择性治理:精准扶贫中乡镇政权行动逻辑的组织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01期
10 许汉泽;李小云;;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产业扶贫的实践困境——对华北李村产业扶贫项目的考察[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雪光;;项目制:一个“控制权”理论视角[J];开放时代;2015年02期
2 苏力;;宪制的军事塑造——中国古代宪制之六[J];法学评论;2015年01期
3 周黎安;;行政发包制[J];社会;2014年06期
4 黄宗智;龚为纲;高原;;“项目制”的运作机制和效果是“合理化”吗?[J];开放时代;2014年05期
5 苏力;;精英政治与政治参与[J];中国法学;2013年05期
6 苏力;;何为宪制问题?——西方历史与古代中国[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7 陈家建;;项目制与基层政府动员——对社会管理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学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8 姚洋;张牧扬;;官员绩效与晋升锦标赛——来自城市数据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3年01期
9 周雪光;练宏;;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一个“控制权”理论[J];社会学研究;2012年05期
10 周雪光;;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J];开放时代;2012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吕倩;;分封郡县论争的回顾与思考[J];学理论;2010年27期
2 宋亚平;;郡县制度: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坚实基石——历史发展与反思[J];浙江学刊;2012年06期
3 方国瑜;缪鸾和;;云南郡县制度两千年——斥苏修对云南地方历史的恶意歪曲[J];思想战线;1975年05期
4 宋亚平;;论中国古代“内重外轻”与“外重内轻”的博弈——以郡县制为视阈[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5 韩毓海;;郡县制的由来—读《资治通鉴》之二[J];南风窗;2014年06期
6 贺和风;;秦郡县制度浅探[J];政治研究;1985年01期
7 张信通;;秦汉时期的行政区划及其演变[J];钦州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亚平;郡县制的相对先进性[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年
2 宋亚平;郡县制也有弊端[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2年
3 宋亚平;秦朝的郡县制[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9年
4 宋亚平;郡县制的四大优势[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2年
5 宋亚平;新型土地占有关系决定人身关系[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2年
6 宋亚平;五胡乱华[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2年
7 张汝伦;并未远去的封建郡县之争[N];东方早报;2010年
8 宋亚平;封建社会为何推行以农民为“本”的政治路线?[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9年
9 宋亚平;郡县制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基础[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2年
10 宋亚平;削藩及郡县逐步主导[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卓琳;秦郡县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朱海涛;郡县制与中华文化大一统格局之形成[D];黑龙江大学;2013年
3 王云云;西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郡县设置和官吏选拔[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陈玉亮;秦汉郡县治安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群;地方行政视角中的中国早期国家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建为;西汉北京地方政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84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984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