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透过2013年大选看马来西亚政局特点

发布时间:2018-02-24 10:24

  本文关键词: 马来西亚 长期执政 马来人 大选 积极参与 执政党 反对党 执政权 国民阵线 地方政府 出处:《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当地时间2013年5月5日下午5时,马来西亚第十三届全国大选在执政联盟国民阵线(国阵)和在野三党阵营人民联盟(民联)的激烈竞选宣传、选民的积极参与下落下帷幕。连续执政56年的执政联盟国阵虽守住了政权,但在国会222个席位中只赢得133席,与2008年相比下降7席,为历年来最低,其全国得票率也只有47.42%。民联继续获得雪兰莪、槟城、吉兰丹三个地方政府的执政权,并首次赢取全国50.83%的选票支持,破天荒超过长期执政的国阵。马来西亚本次大选值得细致分析和深入研究。
[Abstract]:Just at 5:00 on May 5th 2013, Malaysia's 13th national general election was heavily propagated by the ruling coalition, the National Front (CNF) and the people's Alliance of the three opposition camps (NLD). With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voters, the ruling coalition National Front, which has held power for 56 years, won only 133 seats out of 222 seats in Parliament, down 7 seats from 2008, the lowest number in history. The NLD continued to gain power over three local governments, Selangor, Penang and Gillantan, and for the first time won 50.83% votes across the country. This election in Malaysia is worth careful analysis and in-depth study.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中共中央编译局;
【分类号】:D73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赛伊德·侯赛因·阿拉达斯;淑兰;;马来西亚的政治结盟[J];南洋资料译丛;1973年03期

2 小野泽纯;张兆荣;;马来西亚复合民族社会的苦恼[J];南洋资料译丛;1980年01期

3 蒙文彪;;马来西亚巫统缘何能长期执政[J];理论参考;2002年08期

4 孔建勋;李建明;;马来西亚三大族群对经济社会政策的不同态度比较[J];东南亚;2008年Z2期

5 张铁根;;从纳吉布任总理看马来西亚政局走向[J];亚非纵横;2009年03期

6 王子昌;集团博弈与公共利益——以马来西亚政治为例的研究[J];东南亚研究;2002年03期

7 李优坤;;马来西亚政坛三人斗[J];国际资料信息;2008年11期

8 廖小健;马来西亚马、华两族关系的几个特点[J];世界民族;2002年01期

9 廖小健;;马来西亚的马来人经济政策[J];当代亚太;2007年07期

10 潘永强;;马来西亚的政治海啸[J];南风窗;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梅;;马来西亚的印尼劳工及其对两国关系的影响[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2 刘宗洪;;发挥政党功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保证[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3 廖小健;;英国殖民政策与马来亚马华种族政党联盟的建立[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李景治;;世界各国政党发展的几点启示[A];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成仁;郭金灿;;突尼斯、埃及两国执政党垮台的原因及教训[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论文选编(下册)[C];2011年

6 龙光尧;;如何理解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周方冶;;泰国政党政治的演进与发展[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8 汪永成;宋涛;黄卫平;;国外主流政党民主执政的基本经验及启示[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晨阳;;缅甸军人退出政治舞台的可能性及其路径分析[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10 李路曲;;简论新加坡政府的宪政建设[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津执政党与反对党同意共同组建新内阁[N];人民日报;2008年

2 记者 张大成 石莉;大选决出“多数”,加拿大有望迎来稳定发展期[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3 周平;台“大选”维安让安全机构紧张[N];国防时报;2011年

4 杨宁 武瑾;大选未开始 主角已登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5 实习记者 张军妮 采访整理;泰国,在大选中新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记者 莫莉;泰国大选为泰党胜出 三重经济重压迎面而来[N];金融时报;2011年

7 本报驻特拉维夫记者 陈克勤;巴重组政府为大选布局[N];光明日报;2011年

8 本报驻委内瑞拉记者 张卫中;秘鲁 左翼候选人领跑大选首轮投票[N];人民日报;2011年

9 杨宁 李娜;加国大选:华人,请不要再沉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10 记者 史先振;泰国:大选能否带来稳定[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忠;马来西亚政府华人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金国熙;韩国政党政治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牛余庆;政党政治视角下中国党政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张斌;李光耀、苏哈托、马哈蒂尔强国政治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卢正涛;新加坡威权政治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6 周杰;现代日本选举制度改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7 余凯;台湾威权体制下的知识分子[D];复旦大学;2008年

8 李永乐;构建超越种族与区域的政治共同体[D];复旦大学;2007年

9 赵刚印;现代化进程中公民政治参与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胡小君;执政党与当代中国选举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新海;马来西亚伊斯兰教党论析[D];厦门大学;2009年

2 王娟;马哈蒂尔民族主义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张鸣;新安全研究与马来西亚的政治安全[D];暨南大学;2006年

4 黄光毅;执政党与人民代表大会关系探讨[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田超;政党政治中的执政能力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李金志;当代中国执政党与人民代表大会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肖任;1957年反右运动扩大化的原因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薛术洁;“308大选”后的马来西亚政局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刘昱彤;新时期中国执政党外交能力建设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邱清华;新时期执政党社会阶层利益整合问题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29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529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b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