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民族国家建设与库尔德问题的形成及趋势
本文选题:土耳其 切入点:库尔德问题 出处:《史学集刊》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凯末尔主义基础上的民族国家构建,民族国家向民主国家的转变,欧盟标准对土耳其内政的深刻作用,构成土耳其民族国家建设的三个主要阶段。土耳其在奥斯曼帝国多族群、多宗教遗产基础上的强制性同化措施,向民主国家转变过于仓促,促成了库尔德问题的激化。在欧盟标准作用下,土耳其处理库尔德问题出现了新态势。解决土耳其库尔德问题需要以下条件:第一,土耳其国家要极为强大,可以超越各种国际势力的干扰并坚定地实现自己的国家目标;第二,土耳其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刚性原则来处理和协调库尔德问题,既要保障库尔德人的权利,又要坚定地维护国家的统一,超越这一底线就必须采取强硬的措施;第三,土耳其本身的国家建设要富有吸引力,从而使库尔德人产生真正的归属感;第四,国际社会应该谨慎对待库尔德问题,火上浇油的态度不可取。
[Abstract]:In the Kemal doctrine on the basis of national construction, national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the profound effect of EU standards in the internal affairs of Turkey, consisting of three main stages of Turkey national construction in Turkey. The Osman Empire multi ethnic assimilation, mandatory measures in many religious heritage on the basis of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is too hasty to the intensification of the Kurdish problem. In the EU standard under the action of Turkey, the Kurdish problem appeared in the new situation. To solve the Turkey Kurdish problem requires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first, Turkey country is very powerful, can go beyond the interference of various international forces and achieve their national goals firmly; second, Turkey should have a reasonable rigid principle to handle and coordinate the Kurdish issue, not only to protect the rights of the Kurds, and resolutely safeguard the unity of the country, beyond this First, we must take tough measures. Third, Turkey's own national construction must be attractive, so that the Kurds have a real sense of belonging. Fourth,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hould treat the Kurdish problem with caution, and the attitude of adding fuel to the fire is undesirable.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土耳其库尔德问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研究”(10CMZ018) 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重点项目“20世纪中东民族国家构建的历史考察”(09SZZD05) 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土耳其如何以欧盟标准处理库尔德问题”(09SYB0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73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春馥;伊拉克库尔德问题为何久拖不决[J];当代世界;1996年11期
2 刘向阳;康红梅;;浅析库尔德问题难解的原因[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汪波;;土耳其加入欧盟进程中的库尔德问题[J];国际观察;2010年04期
4 李永晶;;中日两国的东亚认识与东亚共同体构想[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李春凤;;库尔德问题: 土耳其的痛点[J];世界知识;1998年22期
6 陈志红;奥贾兰案余波难平[J];当代世界;1999年09期
7 汪波;;土耳其与伊朗关系演变的内外因素分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03期
8 杨光斌;;统治者利益最大化与农业产出最小化——南京国民政府失败的制度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马洛生;权新宇;;后萨达姆时代伊拉克库尔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10 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J];政治学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安卡拉记者 李湛军;库尔德问题再次引发土对美不满[N];光明日报;2004年
2 新华社记者 包尔文;伊库尔德问题牵动土耳其神经[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3 温宪;库尔德问题升温与“蝴蝶效应”[N];人民日报;2006年
4 本报驻安卡拉记者 李玉东;土耳其安全形势严峻[N];光明日报;2006年
5 李玉东;库尔德问题让土耳其难办[N];光明日报;2007年
6 本报评论员 徐立凡;土耳其爆炸:中东危机蔓延信号?[N];华夏时报;2006年
7 本报专稿 渠洋;库尔德问题考验伊土美三角关系[N];世界报;2007年
8 杨欢欢;多方制衡下的土库冲突[N];光明日报;2007年
9 马细谱;从库尔德人到库尔德问题[N];中国民族报;2008年
10 王珍;土耳其“尚方宝剑”会不会出鞘?[N];解放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学琼;当代中东库尔德问题[D];云南大学;2010年
2 伊利贵;民国时期西南“夷苗”的政治承认诉求[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郑东超;“后9·11时代”美国和土耳其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静;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执政下的库尔德政策述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2 马朝琦;土耳其库尔德问题透析[D];西北大学;2002年
3 张超;困扰土耳其的两大难题[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4 刘元元;影响伊朗土耳其关系的因素研究(1979年-2005年)[D];西南大学;2009年
5 徐维;后冷战时期的土耳其与伊朗关系[D];西北大学;2009年
6 梁柱;合作中获得依赖:布什政府对土耳其出兵伊拉克的政策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7 庞珊珊;冷战后土耳其与美国、欧盟的互动关系[D];外交学院;2008年
8 姚君;浅析伊拉克民主化[D];外交学院;2007年
9 周俊;转型中的土耳其外交[D];外交学院;2009年
10 邢昀;苏丹阿卜耶伊归属问题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624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624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