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日本修宪进程加速原因解析

发布时间:2018-03-25 13:07

  本文选题:修宪 切入点:总体保守化 出处:《日本学刊》2013年05期


【摘要】:日本修宪进程深受经济状况、政党政治结构以及政治文化三种要素的制约和影响。日本修宪进程快速推进的诱发原因在于经济长期低迷加剧了国民对政府的不信任和政治不稳定,导致保守势力地位上升并企图通过修宪为"正常国家化"扫清障碍;直接原因在于政党政治发生结构性变化,在护宪派日趋式微的情况下,毫无自律性地转向总体保守化;根本原因在于政治文化中缺乏自由、平等基因,正义的力量难以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三种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致使修宪和扩充军备成为一种能够凝聚广泛社会共识的政治主张。
[Abstract]:The process of amending the Constitution in Japan is deeply affected by the economic situation. The reason for the rapid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of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 in Japan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 prolonged economic downturn has increased the people's distrust of 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al instability. It leads to the rise of the status of conservative forces and attempts to clear the way for "normal nationalization" by amending the Constitution, the direct cause of which lies in the structural changes in party politics and the general conservatism without self-discipline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gradual decline of the school of protecting the Constitution; The root cause lies in the lack of freedom, equality genes, and the power of justice to dominate society in the political culture. These three factors interact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As a result,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 and arms expansion become a political proposition that can build a broad social consensu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分类号】:D7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戚超英;日本修改和平宪法问题的现状及前景探析[J];东北亚论坛;2005年05期

2 孙伶伶;;日本修宪与民族保守主义思潮[J];当代亚太;2007年03期

3 陈卓武;;战后日本修宪的态势及其背后的美国因素[J];东南亚研究;2008年06期

4 包霞琴;90年代后日本修宪论及其特点分析[J];日本研究;2004年02期

5 孙伶伶;修宪预示日本未来政治走向——解析日本众参两院宪法调查会修宪报告书[J];日本学刊;2005年03期

6 吴怀中;;日本“集体自卫权”问题的演变和影响[J];日本学刊;2007年05期

7 吕耀东;;日本保守两党制的构想与实践[J];日本学刊;2009年06期

8 李薇;刘江永;高洪;杨伯江;吕耀东;林晓光;张季风;;野田内阁面临的挑战与抉择[J];日本学刊;2012年02期

9 张晓磊;;日美声明下的日本修宪战略[J];日本学刊;2012年03期

10 高桥和之;洪英;;日本宪法学的现状与课题[J];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刘莎莎;;从《爱弥儿》中探究卢梭的生命教育理念[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项志友;马珊;;论法治的人性基础——兼论中西人性观对法治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5 王圣扬;董琼;;论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平衡原则[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桂在泓;王平;;论当代中国政府能动性的发生与制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陈德峰;;中国宪政文化简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渠长根,陈树涵;从教科书事件看日本蔑视中国的民族心理传统[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曹晓东;张清;;浅议侦查阶段的司法审查制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能;;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力:大学治理的核心范畴——以平衡论为视角[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张睿丽;;议会政治:宪政民主的运作[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4 郑磊;;两个村庄的村民政治——以农民的选举权意识为契入点[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5 韩春晖;;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A];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第二次论坛--“现代民主与行政法”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6年

6 黎秀蓉;;制度是博弈的结果:国家理论[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7 何勤华;;西方法学观在近代中国的传播[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8 田山俊;;论卢梭的劳动教育思想:政治观与哲学观的角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徐卫红;;教育为了国家——柏拉图、卢梭教育思想的乌托邦色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张学强;;颜元与卢梭教育思想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郑现U,

本文编号:1663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663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b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