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政府策划与韩国城市流行文化

发布时间:2018-04-21 07:07

  本文选题:“韩流” + 城市流行文化 ; 参考:《中国名城》2015年07期


【摘要】:"韩流"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诞生的一种新型城市大众文化,以韩国文化的独特方式影响着世界。"韩流"自诞生起,就面临着诸多困境,韩国大众文化从业者为此进行了十分艰巨的探索和奋斗。韩国政府在促进本国大众文化流行发展,策划和推动文化产业的振兴及输出等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对"韩流"十几年来如何避免止步于一时的流行,而成为一种不断散发出新时代魅力的大众文化潮流,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探讨。同时剖析"韩流"发展过程中暴露的一些不足及问题,这些皆可作为促进中国大众文化以及公共传媒娱乐业健康发展的一面镜子。
[Abstract]:Korean Stream is a new type of urban mass culture bor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It influences the world in the unique way of Korean culture. Korean Stream has been faced with many difficulties since its birth, and Korean mass culture practitioners have made arduous exploration and struggle for it. The Korean government has made great efforts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r culture, planning and promoting the revitalization and export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probes into how to avoid stopping at a moment's popularity and become a popular cultural trend which constantly exudes the charm of the new era in the past ten years.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Korean Stream, which can be used as a mirro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ss culture and public media entertainment industry.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建设(B类)计划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 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东亚城市文艺创新》(编号:13ZS085)中期成果
【分类号】:G125;D73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朴光海;;中韩文化交流的现状及问题[J];当代亚太;2007年07期

2 李双龙;;中韩相互形象形成的背景剖析——“韩流”和“汉潮”现象带给我们的启示[J];韩国研究论丛;2003年0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芬芬;;掀起韩流3.0时代又一浪潮的《江南style》[J];电影评介;2013年02期

2 韩爱勇;;中韩社会交往22年:成就与问题[J];当代韩国;2015年01期

3 张建;;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成因、制约因素与前景[J];韩国研究论丛;2009年01期

4 张连锋;;浅析中韩文化交流中出现的问题[J];华章;2008年10期

5 郭会寒;张金萍;;中韩文化产品贸易逆差成因的深度剖析[J];商业经济;2011年06期

6 安秀伟;;论软实力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的运用[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7 郑雅心;;“日、韩流”与“汉风”现象的分析[J];青年文学家;2009年03期

8 李雪威;;韩流汉风:中韩文化交流之因由与深化[J];求索;2011年06期

9 袁小琨;张博;;推动中韩两国交流的文化因素[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孙侨兵;;不同而和,和而共进——基于韩剧热的中韩文化交流的思考与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仙玉;中国朝鲜族舞蹈与韩国民族舞蹈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房芳;威海中韩会展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朴爱花;从“韩流”看中韩文化交流[D];延边大学;2008年

3 陈媚;当代中韩文化交流对两国关系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8年

4 高红艳;当代中韩民间敌对情绪的原因探析及应对策略[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连锋;论中韩文化交流的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赵俊杰;论冷战后韩国的东北亚外交政策[D];山东大学;2009年

7 黎明起;参与式治理视角下的国际化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8 郭洁;民族主义情绪对中韩关系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0年

9 赵志远;李明博政府实用主义外交及其对中韩关系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0年

10 张娟丽;海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D];兰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沈定昌;中韩文化交流的快速升温及其原因[J];当代韩国;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廷;西部开发要特别重视文化建设[J];调研世界;2001年10期

2 何鹏举;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文化强国[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6期

3 徐和建;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对策(上)[J];中外企业文化;2001年05期

4 徐彦 ,丛红奇;经济文化与文化经济[J];中国集体经济;2001年01期

5 姚休;;文化产业:需要优先发展的“朝阳工业”[J];浙江经济;2001年05期

6 金元浦;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产业[J];求是;2002年20期

7 韩广洁;建设文化大市的三个定位[J];发展论坛;2002年10期

8 宁晓菊;试论当前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2年04期

9 申维辰;谈谈关于文化产业的几个问题[J];前进;2002年06期

10 曹世潮;心经济:颠覆传统经营(连载四)——发现文化产业资源[J];企业研究;2002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永生;;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建构文化经济新型形态的价值核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2 谭本基;;把握文化经济发展规律,建设崇左文化经济品牌[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庄云云;;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主导作用——如何发展文化经济[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4 张新勤;;培育河南省县域文化产业的战略思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5 庄云云;;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主导作用——如何发展文化经济[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6 程崇仁;;“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与启示[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举惠;;论“南涧跳菜”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关于开发南涧文化产业的论证报告[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王玉春;郭明兰;;借鉴国际经验抢抓机遇 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9 王家忠;;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提高文化软实力[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10 宁福海;;当前我省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穆涛 作者单位 国防大学中青队;文化发展的“软肋”何在[N];中国改革报;2004年

2 中国宝玉石协会副秘书长 史洪岳;直视珠宝文化经济[N];中国矿业报;2005年

3 史学文;文化经济品评[N];中国税务报;2000年

4 王玉印 李玉东;反思:“九五”文化产业发展状况[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所所长、研究员 李建平;新经济进程中的文化力竞争与对策[N];中国文化报;2001年

6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谢名家 单世联 肖海鹏;文化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N];南方日报;2004年

7 钟晓毅;发展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经济[N];南方日报;2004年

8 ;把握“文化经济”发展的新契机[N];人民日报;2005年

9 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课题组 执笔人:赵建华;发展先进文化 建设文化强市[N];太原日报;2005年

10 胡毅;文化经济:潜力巨大的支柱产业[N];浙江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魏来;中国文化经济的理论渊源与现代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李东铁;文化全球化与民族国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3 黄亮;我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能寿;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罗加环;我国现代文化中介机构与政府规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赵娇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姜曙;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财政扶持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舒茂扬;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韦建平;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与设计[D];吉林大学;2010年

7 强双龙;甘肃省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姜曼;论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吕倩;文化产业金融支持模式创新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10 王海生;论转型期我国政府与文化市场建设[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81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781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c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