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战略视野下的苏联海权兴衰研究
本文选题:苏联 + 海权 ; 参考:《东北亚论坛》2014年06期
【摘要】:苏联是一个传统的陆权国家。基于对国际形势、时代主题以及自身安全威胁的思考,苏联着手发展海军力量;而随着海军实力的发展,苏联又逐步由被动防御走向主动防御,海洋战略也从近海防御转向远洋进攻;在进攻性海洋战略的牵引下,苏联又进一步加强远洋海军的建设,同美国在全世界进行角逐,缓解苏联本土战略压力,强化了苏联的国家安全。以强大的海上武装力量为核心的苏联海权由于缺乏经济动力的支撑后劲不足,且消耗了大量的宝贵资源而得不到补偿,使其本身成为纯粹的消费者,一旦国力衰落,其衰落就变得不可避免。作为一个以建设海洋强国为目标的大国,中国很有必要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建设与国力和国家战略目标相匹配的海权。
[Abstract]:The Soviet Union is a traditional land state.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he theme of the times and the threat to its own security, the Soviet Union began to develop its naval pow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val strength, the Soviet Union gradually moved from passive to active defense. The oceanic strategy has also shifted from offshore defense to ocean-going attacks. Under the lead of the offensive marine strategy, the Soviet Union has further strengthened the building of its ocean-going navy and competed with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world to ease the strategic pressure on the Soviet Union on its own soil. Strengthened the Soviet Union's national security. The Soviet Union's maritime power, with its strong maritime armed forces at its core, lacked the support and stamina of economic power and consumed a great deal of valuable resources without compensation, making it a pure consumer, once its national strength declined. Its decline becomes inevitable. As a large country with the goal of building a powerful marine power, it is necessary for China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 Soviet Union's experience and build sea power in line with its national strength and national strategic objectives.
【作者单位】: 军事科学院;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室;
【基金】: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重点项目(AOCZDZ201101-2) 军队2110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2BZZ004)
【分类号】:D75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中民;海权争霸与俄苏的兴衰及其历史反思[J];东北亚论坛;2004年06期
2 姚晓瑞;地缘环境对俄国海军发展的影响[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杨震;杜彬伟;;论戈尔什科夫的国家海上威力论及其现实意义——以海权理论为视角[J];东北亚论坛;2013年01期
4 杨震;周云亨;王萍;;论后冷战时代美国对中国海权发展的制约[J];东北亚论坛;2014年04期
5 徐辉;;且将干戈作樊篱——苏联红海军战略运用再思考[J];舰载武器;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震;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D];复旦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志如;;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的“50岁现象”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梁仕然;;西班牙历史园林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7期
3 甘振军;;浅析西方近现代海权理论及其历史演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张宁;张纯成;;浅述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刘晓斌;;刍议明末兵役制度与国家兴亡[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施琴;;世博会举办地变迁的地域分析[J];北方经济;2010年04期
7 于春苓;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与北方战争关系新探[J];北方论丛;2000年05期
8 李军;;《世界文明史》第八版与第五版异同刍议[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阿艳芳;;道德“滑坡”了吗——对当代中国国民道德素质的一个理论视点[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韩尚洁;;健美操的历史起源和发展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健;我国船舶融资租赁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炳香;国际关系视野中的诺贝尔和平奖[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连东;中国、印度与东南亚之间的鸦片“三角贸易”研究(1602-1917)[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友强;经济转型过程中民族地区政府作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马生军;我国西部地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王倩;海洋争端的类型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潜旭明;美国的国际能源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齐欢;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D];云南大学;2011年
10 刘英群;中国城市化:经济、空间和人口[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帅;从门罗主义到门户开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仓莉;科学技术对环境产业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谭z佯,
本文编号:1800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800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