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日本政治权力“家族化”现象评析

发布时间:2018-06-27 18:46

  本文选题:家族化 + 政治权力 ; 参考:《人民论坛》2013年20期


【摘要】:正当今日本政坛上活跃着许多政治家族,其数量多、比例高、势力大、影响广,在当代发达国家中绝无仅有,反映出日本政治制度上的不成熟性。这种政治权力"家族化"现象源于文化传统、政治体制和经济利益等方面的诱因,其违背了民主的理念与精神,阻塞了人才的选拔途径,劣化了政治决策体制,诱发了政治腐败。为从根本上杜绝这种权力"家族化"现象,需要推动各方面的改革,
[Abstract]:Now there are many political families active in Japanese politics, whose number, proportion, power and influence are very large, which is unique in modern developed countries, which reflects the immaturity of Japanese political system. This phenomenon of "familization" of political power originates from the causes of cultural tradition, political system and economic interests. It runs counter to the idea and spirit of democracy, obstructs the way of selecting talents, and degrades the political decision-making system. Political corruption was induced. In order to fundamentally eliminate this phenomenon of "familization" of power, various reforms are needed.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
【基金】:南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转型期日本政党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NKZXB1108
【分类号】:D7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华兴;把握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四重视角[J];晋阳学刊;1999年04期

2 王嵩;;论政治文明的法治化[J];理论与改革;2006年05期

3 王爱冬;浅谈社会转型期加强和改进政治权力制约问题[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聂伟迅;;论20世纪中国全能主义政治及其成因[J];江汉论坛;2007年09期

5 杨弘;试论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包心鉴;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发展[J];政治学研究;1996年01期

7 李娟;当前实现我国政治稳定的几个基本途径[J];探索与求是;2003年Z3期

8 申晨霞;;中西方权力制约和监督理论的比较及其启示[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5期

9 范时杰;;中国阶层化政治权力运行及困境[J];太平洋学报;2009年04期

10 游洛屏;论多党合作制度中的政治权力及其关系[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9年

2 谢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3 谢拓;;吸取经验教训 坚持正确道路[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4 王新生;;东亚地区现代化过程中的发展主义政治[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刘维广;;拉美国家的政治民主化简析[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孙瑞华;;我国政党建设相互促进的首要原则[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生平;谢玉亮;;热话题与冷思考——中国发展道路研究述评[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徐勇;;内核一边层:可控的放权式改革——对中国改革的政治学解读[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胡逢瑛;;转型中的俄罗斯媒体与政治[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乔耀章;姚尚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逻辑[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光岳;“近亲繁殖”只有弊[N];山西发展导报;2000年

2 阿提奥姆·卢金;澳媒:美中症结在于分享政治权力[N];国防时报;2011年

3 肖玉华;北非政治剧变的诱导因素和现实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南芳;窃听风云背后的政治角力[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5 徐驰;英纪录片声称“基地”根本不存在[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6 许向阳;俄罗斯人民为什么抛弃自由派政治家?[N];南方周末;2004年

7 欧洲所 李靖X 刘立群;德国政治家谈欧美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新华社记者 王昊、刘云非;分歧背后,,隐藏着政治权力需求[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9 秋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优势与基本特征[N];人民日报;2010年

10 职新建;买来的人大代表表达民意能否底气十足[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业周;政治哲学视野的社会层级结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2 王永志;中俄市场化进程中政治权力作用的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3 杨火林;1949-1954年的中国政治体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范伟;新国家观[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谷宇;轴心制度与政治体系[D];复旦大学;2007年

6 赵来文;论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价值之多重借鉴[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简军波;权力与合法性[D];复旦大学;2006年

8 刘俊杰;当代中国权力制衡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曹晓飞;政治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孙俐俐;台湾地区政党体制的演变[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轶;中东权威主义政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米振宏;中国政治现代化与法治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3 张大伟;当代中国政治权力系统采集知识的模式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4 陈智霖;澳门协商治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国明;论联合国宪章第九十九条下秘书长的政治权力[D];复旦大学;2008年

6 程志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管理特点探析[D];郑州大学;2011年

7 富成慧;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徐承瑶;中国社会转型期政治不信任的正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翟雪;我国政治发展进程中的分权理论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10 颜超;政治典型的建构逻辑[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74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074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8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