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联邦主义:美国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Abstract]:The non-profit sector in the United States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the clear responsibility orientation and function division among the three major departments, the diversified alliance interaction carrier and other "non-profit federalism" operation mode provide us with meaningful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In practice, breaking through the habitual thinking of "conflict paradigm",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legalized and institutionalized channel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and innovating the diversified ways of cooperative services should become our rational choice.
【作者单位】: 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城市空间类隔离:基于住房视角的社会学分析”(11YJA840022) 黑龙江省高教学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我省第三部门吸纳大学生就业可行性及策略研究”(HGJXHB1110023)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黑龙江省第三部门协同政府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1155230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7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潘小松;;非营利部门在美国社会中的作用[J];博览群书;200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晓斌;;从税法视角看美国的非营利出版机构[J];出版发行研究;2009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苏宁;大学生责任意识与责任能力探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2 阎菲丽;新时期城市社区居民自治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小松;;非营利部门在美国社会中的作用[J];博览群书;2003年07期
2 李水金;侯静;;中国非营利组织问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谢菊;;非营利组织的作用[J];重庆行政;2003年06期
4 田凯;西方非营利组织理论述评[J];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06期
5 温艳萍;;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经济动因与定位[J];经营与管理;2008年09期
6 田凯;机会与约束:中国福利制度转型中非营利部门发展的条件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3年02期
7 安吉拉·M·艾肯芭莉;朱迪·卓普·克卢沃;宋雪峰;罗峰;;非营利部门市场化:公民社会处在风险当中?[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王世军;从慈善事业到社会福利制度[J];学海;2004年04期
9 闫宇虹;李娜;左文华;;大力发展非营利部门 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4期
10 侯耀东,徐莹;新时期非营利组织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文洁;;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及其启示[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2 吴文洁;;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及其启示[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3 王锐兰;刘思峰;谭振亚;;非营利组织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联机理探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陈伟霞;;我国非营利组织营销的困境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振山;;非营利组织承载公共职能的路径分析:以政府职能改革为视角[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曾华东;;非营利组织中虚拟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林;夏同水;刘正林;;非营利组织及其在中国的潜在形态[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孙娟;;“精明增长”的追问——美国城市“精明增长”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唐钧;;科技领域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发言稿)[A];第三届海南省科技论坛论文选编[C];2005年
10 项玉;;准公益类事业单位非营利化改革的思考[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真;非营利组织有序发展路径探析[N];台州日报;2008年
2 杨春光;论非营利组织的营利行为[N];中国社会报;2004年
3 丁元竹;美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特点和对中国的启示[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4 赵黎青;非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下)[N];学习时报;2003年
5 周东;非营利性创意产业急需政策资金支持[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6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王世军;从慈善事业到社会福利制度[N];中国人口报;2005年
7 周建华 舒志华;非营利组织接受的捐赠收入免税[N];中国税务报;2010年
8 陶传进;政府公益逐渐向社会化公益转变[N];中国社会报;2010年
9 李欣;浅谈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的改革[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5年
10 李伟;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N];中国社会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琛;中国水产品市场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2 盖艳梅;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D];四川大学;2005年
4 金铁洙;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心宇;中国控股公司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巫晓燕;审美现代性视野下的中国当代都市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齐德利;中国丹霞地貌多尺度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宋玉成;中日吸收西方写实油画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9 陈明晖;庞加莱在中国[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6年
10 王文华;加拿大与中国经济诈欺犯罪比较[D];北京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伟;现阶段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政策及其实施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范一;试论中国基金会的企业化运作[D];东北大学;2005年
3 刘莉莉;我国非营利组织(NPO)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魏婧;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化养老中的角色与功能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5 雷杰欣;非营利组织的公共关系策略[D];暨南大学;2010年
6 张红艳;治理中的合作:我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宋鸿学;官办福利机构与民办福利机构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马军;我国社区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丁志辉;非营利组织战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陈建勋;论环保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定位[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32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132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