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论软国力建设对新加坡现代化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04-13 15:28

  本文关键词:论软国力建设对新加坡现代化的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现代化是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无疑需要物质和精神、文化、制度要素的支持。与军事、经济、自然资源等有形力量资源相比,文化、精神、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等无形力量资源是一种软国力。新加坡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由于物质资源的贫乏,软国力发挥了巨大作用。 政府素质及管理艺术是新加坡现代化的神经中枢。从政治环境的创设、发展战略的制定到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都发挥了主导作用。教育理念及教育制度是现代化的动力源。精英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的教育制度,塑造了新加坡现代化所需要的大量人才。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是现代化的黏合剂。新加坡通过文化和结构整合,基本消除了种族隔阂,为良好社会环境的创设和形成巨大合力创造了前提条件。法制理念及法制建设是现代化的护身符。实用、完备、严厉的法律制度和重国家利益及社会秩序的法制理念,从宏观和微观上规范了人们的经济活动和政府行为。新闻媒体是现代化的减震器。独特的新闻自由观和对传媒严格控制的政策,维护了种族和谐,抵制了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减少了现代化过程中的震荡。外交原则及外交政策是现代化的加速器。现实主义的外交原则和实用主义的外交政策坚定的维护了经济现代化的国际环境,引进了现代化所需的大量资金、技术和人才。 威权主义政府和赶超型现代化决定了新加坡软国力建设中的诸多问题。政治方面,政治民主化程度不高;政治团体与公民参与政治 过程的主动性不足。社会文化方面,人的主动性欠缺;重技能轻思想 政治教育;干涉人的平等权利;文化缺少活力,千篇一律,苍白无力。 这些问题是新加坡现代化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加坡现代化中的软国力建设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借 鉴意义。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加快创 新的步伐;切实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塑造全面的人和良好的 社会风气;加强执政党与政府建设,加大反腐败力度;增强国家民族的 凝聚力,形成无坚不摧的巨大合力。
【关键词】:新加坡 软国力建设 现代化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D733
【目录】:
  • 引言8-10
  • 第一部分 对“软国力”和“现代化”概念的分析10-21
  • 一、 “软国力”概念的分析10-14
  • (一) “软国力”概念的提出及背景10-12
  • (二) “软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12-14
  • 二、 现代化概念和理论的分析14-21
  • (一) 对现代化理论的透视14-18
  • (二) 对新加坡现代化的理解18-21
  • 第二部分 新加坡软国力建设对现代化的作用分析21-57
  • 一、 政府素质及管理艺术--现代化的神经中枢22-31
  • (一)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争论22-23
  • (二) 新加坡威权政府的形成23-26
  • (三) 新加坡威权政府的建设26-27
  • (四) 新加坡政府对经济现代化的作用27-31
  • 二、 教育理念及教育制度--现代化的动力源31-37
  • (一) 新加坡的教育理念及教育制度31-35
  • (二) 新加坡的教育对经济现代化的作用35-37
  • 三、 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现代化的黏合剂37-43
  • (一) 教育政策--文化整合37-39
  • (二) 社会经济政策--结构整合39-40
  • (三) 国民意识的灌输40-41
  • (四) 国家凝聚力的增强对经济现代化的作用41-43
  • 四、 法制理念及法制建设--现代化的护身符43-47
  • (一) 新加坡法制理念--国家高于个人、秩序重于民主43-44
  • (二) 新加坡法制建设--完备、实用、严厉44-45
  • (三) 新加坡法制对经济现代化作用45-47
  • 五、 新闻媒体--现代化的减震器47-52
  • (一) 拒绝西方的新闻自由观,树立新加坡特色的新闻自由观48-49
  • (二) 有效监控国内外传媒49-50
  • (三) 新闻媒体对经济现代化作用50-52
  • 六、 外交原则与外交政策--现代化的加速器52-57
  • (一) 现实主义的外交原则53-54
  • (二) 实用主义的外交政策54-56
  • (三) 新加坡外交对经济现代化的作用56-57
  • 第三部分 新加坡软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57-65
  • 一、 政治方面的问题--政府权力的排他性58-61
  • 二、 社会文化方面的问题--公民权利的非独立性61-65
  • (一) 人作为主体的主动性不足,被动适应61-62
  • (二) 重技能教育,轻思想政治教育62-63
  • (三) 干涉人的平等权利63-65
  • 第四部分 新加坡软国力建设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65-75
  • 一、 中国与新加坡现代化的相似性65-66
  • (一) 就历史遭遇而言,都是19世纪前半叶沦为西方的殖民地65-66
  • (二) 就文化背景而言,中国与新加坡都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社会66
  • 二、 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66-75
  • (一) 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加快创新的步伐67-69
  • (二) 政府要积极发挥应有职能,切实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和良好的社会风气69-71
  • (三) 加强执政党和政府的建设,,加大反腐败的力度71-73
  • (四) 增强国家凝聚力,形成无坚不摧的巨大合力73-75
  • 注释75-80
  • 参考文献80-83
  • 结语83-84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强;黄红星;;试析新加坡的文化软实力[J];东南亚纵横;201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小梅;新加坡基础教育在多元与整合中走向平衡[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永涛;软实力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论软国力建设对新加坡现代化的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3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03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d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