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冷战后东盟的安全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00:06

  本文关键词:冷战后东盟的安全战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安全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也是任何国家追求的持久目标 之一。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旋律。传统的以军事安全为 核心的安全观受到挑战,新的“综合安全”理论逐步形成。东盟根据冷战 后东南亚安全环境的变化,吸收了新的“综合安全”理论的精华,构筑了 东盟的新安全观,制定了新安全战略。东盟积极主动的安全追求,不仅维 护了东盟的安全利益,而且对整个亚太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影响。了解和 研究东盟安全观念的变化及其为维护地区安全作出的努力和效果,有助于 我们估价东盟的发展趋势及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冷战后新安全观确立的背景及 内容。冷战结束后,美苏在东南亚的对峙与角逐以苏联的解体而告终,东 盟与印支集团由对抗走向合作,东盟国家内部的安全环境有了极大改善。东 南亚地区进入了新的和平发展时期。东盟放弃旧有观念,树立了新安全观, 主张摆脱对美的依赖,增强自主安全保护,最终建立和平、自由、中立区 和无核区。第二部分论述了东盟的新安全战略措施。东盟以新的安全观为 指导,确立了新安全战略构想,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战略措施。即在政治上, 以扩大组织为手段,推行大东盟战略,增强集体安全保障能力。在经济上, 加强区域内外的经济合作,推进包括“自由贸易区”在内的经济一体化进 程,增强东盟的经济实力和凝聚力。在军事上,调整了其军事战略,战略 方针由“消极抵抗”转向“积极防御”,战略重点由陆地转向海洋,并加强 了双边及多边军事合作。在安全机制上,创立东盟地区论坛,构筑以东盟 为核心的亚太安全机制,展开地区安全合作,主导地区安全事务。在外交 上,实行平衡大国政策,使大国之间保持平衡和牵制,利用矛盾,,左右逢 源,防止多边交往被强权政治侵蚀,为自身利益服务。第三部分对东盟的 安全战略进行了评析。东盟安全战略的实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金融 危机、东盟内部固有的矛盾和冲突、论坛议题狭小、地区大国介人等。东 盟为此必须努力恢复发展经济,协调内部矛盾,反对霸权主义。未来东盟 安全战略的发展,对美日等国家的倚重有所加强,更加注重加强宏观经济 方面和金融方面的合作,积极把握东盟地区论坛的主导权。东盟安全战略 的实施,促进了亚太安全格局的形成,提升了东盟在亚太和世界中的地位, 有力维护了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但是,我们看到东盟的安全战略仍把 中国看成是威胁,有防范中国的一面。对此,中国应保持关注,井采取积 极措施,加强与东盟的交流与合作,增加相互的了解与信任,共同促进亚 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关键词】:东盟 安全观 安全战略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D733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8
  • 引言8-10
  • 第一部分 东盟的新安全观10-21
  • 一、 冷战后东南亚的安全环境11-13
  • 二、 东盟的新安全观13-21
  • 第二部分 东盟的安全战略措施21-36
  • 一、 以扩大组织为手段,推进大东盟战略,以增强集体安全保障能力22-23
  • 二、 加强区域内外的经济合作,以此来增强东盟的经济实力和凝聚力23-25
  • 三、 调整军事战略,加强各国间的军事合作25-28
  • 四、 创立东盟地区论坛,构筑以东盟为核心的亚太安全机制,主导地区安全事务28-31
  • 五、 实行平衡大国战略,与各地区大国开展对话,建立信任关系,解除“外部威胁”31-36
  • 第三部分 东盟的安全战略评析36-49
  • 一、 掣肘东盟安全战略的因素36-39
  • 二、 东盟安全战略的发展趋势39-42
  • 三、 东盟安全战略的效应42-45
  • 四、 中国的必要态度45-49
  • 注释49-51
  • 参考文献51-53
  • 后记5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秋艳;后冷战时代中国与东盟的非传统安全合作[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霞;冷战后美国中亚战略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黄钺;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建设及其制约因素分析[D];云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冷战后东盟的安全战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7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07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b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