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与“尊道”:元代士人精神构建——以许衡、刘因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3-30 16:59
元儒许衡、刘因与元代士人精神建构关系密切。元初汉法的实行及波折影响了许衡、刘因的出处。由于二人行藏不同,元人对其评价产生差异:许衡羽翼道统,同时实践汉法而被称赞为不世之臣;刘因则成为儒士气节的象征。元代中后期,随着理学逐渐在思想界占据统治地位,元人将许、刘二人描述为本朝"行道"与"尊道"的代表。而元人通过许衡等人谱写"道统"在元朝的传承,由"道统"论及"治统",在此过程之中,元代汉族文士"行道"与"尊道"的心态也得以显现。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52(01)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不世之臣”与“高明之士”:许衡与刘因在元代的评价
(一)元人对许衡的评价
1. 不世之臣。
2. 羽翼道统。
(二)元人对刘因的评价
1. 不召之臣与高人隐士。
2. 刘因之学“极高明於大纲”。
3. 刘因承继圣学与致君泽民。
二、元初政治与许衡、刘因出处
(一)忽必烈征召北方文士与许衡入仕。
(二)元初政治斗争与许衡、刘因出仕之途。
三、从“道统”到“治统”:元代文士的文化权力考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宇混一”鼓舞下的元代盛世文风[J]. 查洪德.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本文编号:3109831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52(01)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不世之臣”与“高明之士”:许衡与刘因在元代的评价
(一)元人对许衡的评价
1. 不世之臣。
2. 羽翼道统。
(二)元人对刘因的评价
1. 不召之臣与高人隐士。
2. 刘因之学“极高明於大纲”。
3. 刘因承继圣学与致君泽民。
二、元初政治与许衡、刘因出处
(一)忽必烈征召北方文士与许衡入仕。
(二)元初政治斗争与许衡、刘因出仕之途。
三、从“道统”到“治统”:元代文士的文化权力考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宇混一”鼓舞下的元代盛世文风[J]. 查洪德.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本文编号:3109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109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