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俄中民族精神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9 10:14

  本文关键词:俄中民族精神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共同品质和精神风貌,是该民族的核心和灵魂。俄罗斯民族和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丰厚的民族精神。俄罗斯和中国山水相连,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交往频繁,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在两国友谊空前高涨的今天,从学术上比较研究俄罗斯民族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助于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有助于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本文在阅读整理大量俄,中,英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对俄罗斯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系统的比较研究。首先,考察了俄罗斯民族精神。包括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横跨欧亚大陆的地理环境,东正教文化,跌宕起伏的历史经历,世界形势变化,杰出人物的推动对俄罗斯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弘扬和培育俄罗斯民族精神的当代意义,如何弘扬和培育俄罗斯民族精神。其次,考察了中华民族精神。包括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东方大陆地理环境,儒家思想,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等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当代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以及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最后,比较了俄中民族精神。包括俄中民族精神因各种因素造成的不同点和爱国,团结,自强等相同点,今天俄中两国为什么都弘扬民族精神,采取何种相近的方式弘扬民族精神,以及比较俄中民族精神有何价值和意义。本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从比较的视角研究俄中民族精神,这在以往学术研究成果中并不多见;第二,从哲学层面论述精神,民族精神,俄中民族精神的本质与特点,而不是简单地叙述,罗列其内容;第三,深入分析俄罗斯民族精神的基本模式,即精神表现的悖论,心灵的沉思,生活情绪冲动的极端,对绝对主义的宗教信仰追求,民族的坚定,“我们心理学”,对自由的爱。
【关键词】:俄罗斯 中国 民族精神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751.2;D6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3
  • 1.1 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8-9
  • 1.1.1 课题的提出8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9-12
  • 1.2.1 国内研究现状9-10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11-12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12-13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2
  • 1.3.2 主要研究方法12-13
  • 第2章 俄罗斯民族精神述论13-40
  • 2.1 俄罗斯民族精神的内容和特点15-16
  • 2.1.1 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15-16
  • 2.1.2 俄罗斯民族精神的基本特点16
  • 2.2 俄罗斯民族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16-33
  • 2.2.1 地理环境的影响17-20
  • 2.2.2 宗教文化的影响20-23
  • 2.2.3 历史经历的影响23-30
  • 2.2.4 世界形势的影响30-33
  • 2.3 俄罗斯民族精神的弘扬及其当代意义33-38
  • 2.3.1 如何弘扬俄罗斯民族精神33-35
  • 2.3.2 弘扬俄罗斯民族精神的当代意义35-38
  • 2.4 本章小结38-40
  • 第3章 中华民族精神概观40-49
  • 3.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和特点40-43
  • 3.1.1 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40-41
  • 3.1.2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点41-43
  • 3.2 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43-47
  • 3.2.1 大陆环境的影响43-44
  • 3.2.2 儒法思想的影响44-45
  • 3.2.3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45-46
  • 3.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46-47
  • 3.3.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及其当代意义47-48
  • 3.3.1 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47
  • 3.3.2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意义47-48
  • 3.4 本章小结48-49
  • 第4章 俄中民族精神之比较49-61
  • 4.1 俄中民族精神的异与同50-56
  • 4.1.1 俄中民族精神的差异性50-54
  • 4.1.2 俄中民族精神的趋同点54-56
  • 4.2 俄中弘扬民族精神的共同目的和相近方式56-57
  • 4.2.1 弘扬民族精神的共同目的56-57
  • 4.2.2 弘扬民族精神的相近方式57
  • 4.3 俄中民族精神比较的价值和意义57-60
  • 4.3.1 促进俄中两国的相互了解57-58
  • 4.3.2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58
  • 4.3.3 内容上取长补短58-59
  • 4.3.4 实践上经验互鉴59-60
  • 4.4 本章小结60-61
  • 结论61-62
  • 参考文献62-69
  • 致谢69-70
  • Resume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冬凌;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王彬;民族精神刍议[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3 王小莉;民族精神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2年03期

4 施平;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三谈一心一意谋发展[J];w挛胖芸

本文编号:316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16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c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