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论美国民主制度及其内在矛盾

发布时间:2017-04-25 21:14

  本文关键词:论美国民主制度及其内在矛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世界近代史上最早的宪政民主国家,美国开创了人类运用理性独立自主设计本国民主制度的历史。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演变是美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到-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美国早期民主制度的两种模式,即弗吉尼亚模式和新英格兰模式,均对美国现行民主制度的确立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从制度层面讲,美国现行民主制度是以多元民主为主体的,这主要体现在“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以及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两方面,而分权制政体和利益集团都对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从理论层面讲,麦迪逊和杰斐逊的政治哲学奠定了美国民主制度的理论基础。在二十世纪的美国,罗伯特·达尔进一步发展了美国的多元民主理论,并对多元主义民主的自身缺陷进行了分析和批判。美国民主制度内在矛盾的实质在于:民主制度的预设是以经济上的平等为基础的,而标榜民主的美国又是一个时刻生产着贫富分化的资本主义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民主制度虽然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当中,它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决定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内在矛盾是不可能自我克服的,而这也是美国民主制度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所在。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程中,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原则为指导,既不能盲目复制美国民主制度的政治模式,又要以科学的态度汲取其积极合理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培养我国公民的参政议政能力,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我国的权力制衡机制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关键词】:多元民主 多数民主 分权制衡 利益集团 宪政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77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3
  • 1.1 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8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8-12
  • 1.2.1 国内学者对美国民主的研究综述8-9
  • 1.2.2 国外学者对美国民主的研究综述9-12
  • 1.3 研究方法12-13
  • 2 美国民主制度的理论基础13-27
  • 2.1 杰斐逊的多数民主理论13-19
  • 2.1.1 理论基础13-15
  • 2.1.2 主要内涵15-19
  • 2.2 麦迪逊的多元民主理论19-27
  • 2.2.1 理论基础20-21
  • 2.2.2 主要内涵21-27
  • 3 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7-36
  • 3.1 美国民主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27-30
  • 3.2 美国早期民主制度的两种模式30-32
  • 3.2.1 弗吉尼亚模式30-31
  • 3.2.2 新英格兰模式31-32
  • 3.3 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32-36
  • 3.3.1 大陆会议与独立宣言32-33
  • 3.3.2 邦联与邦联条例33-34
  • 3.3.3 1787年《美国宪法》与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34-36
  • 4 美国民主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36-45
  • 4.1 多元民主为主体的民主制度36-41
  • 4.1.1 分权制政体与民主36-39
  • 4.1.2 利益集团影响下的社会民主39-41
  • 4.2 罗伯特·达尔对美国民主制度的理论批判41-45
  • 5 美国民主制度的内在矛盾评析45-50
  • 5.1 美国民主制度的内在矛盾45-48
  • 5.1.1 允许利益集团参政与特殊利益集团操纵着美国政权之间的矛盾45-46
  • 5.1.2 自由与平等之间的矛盾46-47
  • 5.1.3 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47-48
  • 5.2 正确评价美国民主制度48-50
  •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54-55
  • 致谢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东瑞;;多元民主及其困境——达尔的多元民主观述评[J];成功(教育);2009年08期

2 乔国香;;对罗伯特·达尔《论民主》的解读[J];法制与社会;2009年29期

3 韩东;;当代西方公共服务社会化的民主政治理据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黄梅;民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浅谈达尔的民主理论[J];兰州学刊;2004年01期

5 刘鸿鹤;;杰弗逊与麦迪逊——美国多数民主与多元民主理论的先驱[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岳西宽;;麦迪逊多元民主理论浅析[J];理论界;2011年08期

7 吴国伟;曹俊;;浅述杰斐逊的民主思想[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9年05期

8 ;杰斐逊麦迪逊与共和党的兴起[J];历史研究;1996年02期

9 储昭根;;风水轮流转 美国民主党众议员威廉·杰斐逊被起诉[J];检察风云;2007年15期

10 侯卫伟;多元民主社会统一和稳定的基础——罗尔斯的重叠共识理念述评[J];理论视野;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春;许立成;;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兼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孙颖;;利益博弈视角下的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柳剑平;刘威;;美国对外经济制裁决策过程的经济学分析[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沈剑平;;为什么全球化中民主国家的选举不那么“民主”了?[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夏恩君;;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博弈分析[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6 李荣林;马海;;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周海生;;转型时期的利益集团:成因、利弊[A];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2年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吴光炳;;城乡收入差距变化与城市利益集团[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9 方然;;利益表达机制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以瑞典模式为例[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10 陈戈寒;;论中国利益集团博弈中的政府角色定位[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启云;精英民主与多元民主[N];学习时报;2008年

2 早报记者 罗晟;盐业反垄断8年抗战即将收官,中盐总公司等利益集团成“靶心”[N];东方早报;2009年

3 ;国家重大立法不能任利益集团左右[N];民营经济报;2006年

4 云力;强势利益集团是房市调控的最大阻力[N];上海证券报;2006年

5 郭之纯;别拿“市场祸水论”为大学开脱[N];工人日报;2008年

6 陈宇峰;分利性利益集团已成社会进步大障碍[N];上海证券报;2008年

7 李馨然;美国院外活动——制度“灰色地带”招致腐败[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8 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耀桐;利益集团就是利益群体吗[N];解放日报;2007年

9 张淼淼;学者要做社会的良心[N];今日信息报;2007年

10 赵晓;利益集团图谋操纵经济决策[N];上海证券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军;多元民主的构成[D];吉林大学;2012年

2 孙大雄;政治互动:利益集团与美国政府决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夏冕;利益集团博弈与我国医疗卫生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徐云鹏;利益集团视角下的政府管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李风圣;中国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1956-1989)[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周小虎;利益集团视角下的美国教师组织对教育政策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黄兴年;企业制度的历史变迁与技术创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史小龙;我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中的利益集团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张惠玲;当代美国政治中的新基督教右翼运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唐昊;利益集团政治变迁与美国霸权的转型[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云;论美国民主制度及其内在矛盾[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金东瑞;达尔的多元民主理论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孟广瑞;传统民主的超越[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高耕耘;达尔多元民主理论述评[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起飞;论詹姆斯·麦迪逊多元主义政治思想[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耿晔;试析墨菲的竞争多元民主理论[D];辽宁大学;2012年

7 杨放;论达尔多元民主体系下利益集团的平衡[D];吉林大学;2008年

8 高之慧;在对抗与竞争中探寻民主真谛[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春梅;罗伯特·达尔的“社会制约权力”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王瑞华;多元民主视角下社会制约权力的实现[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论美国民主制度及其内在矛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7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27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1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