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中的俄罗斯联邦制改革探析
本文关键词:变迁中的俄罗斯联邦制改革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俄罗斯在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的变迁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为止仍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成熟的联邦制国家。1991以来,俄罗斯政治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伴随着政治转型的联邦体制也一直是动摇不定,联邦中央与联邦主体关系的不确定,直接影响到了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研究俄罗斯联邦体制的改革发展在俄罗斯政治领域的研究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 联邦体制的变迁与政治制度的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俄罗斯联邦体制的转型研究可以为我们探寻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政治发展轨迹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提供一个比较新的视角,更重要的是,俄罗斯作为我国的最大邻国,俄罗斯的变化与发展对我国的安全稳定都有着较大的影响,而且中俄两国曾经有过相近的政治经济结构,现在面临着相似的历史使命——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保持国家经济政治与社会稳定,探索适合各自国情的发展之路,对俄罗斯联邦体制的发展改革、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及其经验教训的研究对我国也有着启示与借鉴意义。 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章研究联邦主义的理论内涵,阐述了联邦制的本质,分析了当今世界联邦制的具体模式;第二章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和系统梳理了俄罗斯联邦制的变迁进程及特征:前苏联时期形式上的联邦制实质上的单一制、叶利钦时期从条约联邦制向协商联邦制转变、普京执政以来的联邦制改革--以宪政联邦模式为目标加强联邦权力与国家统一、梅德韦杰夫-普京执政以来继续奉行普京时代制定的政策。第三章根据中外学者的观点,分析了俄罗斯联邦制组成的原则,介绍俄罗斯联邦的构成和俄罗斯联邦制的三个特点。第四章分析了俄罗斯联邦体制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一是集权与分权之争,从俄罗斯联邦制改革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在中央和地区的关系处理上,始终未能把握住集权和分权的平衡点。二是民族问题,拥有一百多个民族的俄罗斯成为独立国家后,民族问题并没有因为苏联的解体而消失,反而随着制度变迁而更加严峻。三是地区问题,其核心是地区之间的不平等问题。第五章分析了俄罗斯联邦制改革的未来走向和对策。综合分析俄罗斯国内政治家们和学者对俄联邦体制的发展改革提出的各种方案,阐述了俄罗斯巩固和完善联邦制的三项对策,一是完善宪政体制。俄罗斯向宪政联邦制的转变及其发展前景取决于宪法的制定和宪法权威的维护。二是妥善处理民族关系,既要消除俄罗斯民族的民族沙文主义,更要注意避免其他民族的独立意识,维护俄罗斯民族的和谐与团结。三是尊重政治文化传统。俄罗斯公民在政治上的成熟与观念上的转变,也在影响着宪政制度的发展速度与改革方向。通过俄罗斯联邦独立以来三位总统执政的联邦政策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联邦制度仍是一种不成熟的制度,联邦体制的改革发展还将进行较长时间的探索。
【关键词】:俄罗斯 联邦制 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751.2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引言10-14
- 一、选题意义10
- 二、研究现状综述10-12
- 三、研究方法12
- 四、论文框架结构12-14
- 第一章 联邦主义与联邦制理论概述14-20
- 1.1 联邦主义理论内涵14-15
- 1.2 联邦制的实质15-16
- 1.3 联邦制的特点16-17
- 1.4 联邦制模式17-20
- 第二章 俄罗斯联邦制的变迁20-29
- 2.1 前苏联时期俄罗斯联邦制的实质20-21
- 2.2 叶利钦时期的联邦模式的选择和特点21-24
- 2.3 普京执政时期的联邦制改革24-26
- 2.4 "梅—普组合"执政以来的联邦政策26-29
- 第三章 俄罗斯联邦制的原则、构成和特点29-33
- 3.1 俄罗斯联邦制的原则29-30
- 3.2 俄罗斯联邦的构成30-31
- 3.3 俄罗斯联邦制的特点31-33
- 第四章 俄罗斯联邦制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33-39
- 4.1 集权与分权之争33-35
- 4.2 民族问题35-37
- 4.3 地区问题37-39
- 第五章 俄罗斯联邦制改革的未来走向和对策39-47
- 5.1 俄罗斯联邦制改革的发展前景39-41
- 5.2 巩固与完善俄罗斯联邦制的对策41-47
- 结语47-49
- 参考文献49-54
- 致谢54-55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绍雷;俄罗斯改革处于微妙关头[J];国际展望;1994年04期
2 李力;;美国重新打量俄罗斯[J];世界知识;1994年11期
3 郑士贵;俄罗斯改革和社会权力集团的利益[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4期
4 黄苇町;;俄罗斯“休克疗法”的悲剧[J];中国社会导刊;2002年06期
5 吴育群;俄罗斯改革的教训[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7年02期
6 卡莫扎 ,楚卡诺娃 ,乌木;俄罗斯改革七年漫谈——盖达尔访谈录[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9年05期
7 刘淑春;《俄罗斯改革的悲剧与出路》一书简介[J];国外理论动态;2003年12期
8 奥·拉齐斯;苏晓;;中国的经验教训——俄罗斯可从中吸取什么?[J];国际社会与经济;1996年05期
9 直夫;俄罗斯改革派应走的道路[J];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04期
10 侯静娜;俄罗斯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国外理论动态;199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岳永;;强制性制度变迁、意识形态与经济绩效——一个关于中俄改革分析的模型框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雷菁;洪灏;;新自由主义的由来、本质特征及其影响[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董伟;;俄罗斯转轨和拉美改革的经济制度选择与结构性障碍及当代借鉴性[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栾文莲;;运用唯物史观基本观点评析苏联解体[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季钢;俄罗斯:转型中的民生探索[N];重庆日报;2011年
2 建音;俄罗斯改革回顾[N];中国财经报;2001年
3 黄苇町;反思俄罗斯改革[N];中国财经报;2001年
4 仲伟志;俄罗斯改革的失败与民营化[N];经济观察报;2003年
5 学友;俄罗斯改革外贸管理制度[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6 保罗·斯塔罗宾;俄罗斯改革:能否走出恶性怪圈[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7 陈宇峰;伊万们在经济奇迹中焦虑不安[N];上海证券报;2006年
8 王丹蒂;重点仍是医疗教育住宅农业[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9 胡贲;抢叶利钦[N];南方周末;2007年
10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马剑;普京国情咨文话改革[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延长;后冷战时期俄罗斯的中东政策与个案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李英玉;欧亚主义与俄罗斯的复兴[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李雅君;俄罗斯教育改革模式的历史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玲;俄罗斯转型时期的“影子经济”研究(1992年-1999年)[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陶林;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龙瑜[
本文编号:327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27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