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拉主义评析
发布时间:2017-04-26 04:12
本文关键词:卢拉主义评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3-2010年,卢拉开创了巴西的新局面。国际国内公认巴西实现了“再次崛起”,国家由动荡和衰退走向了稳定和发展,而不断攀升的国际影响力也给巴西人民带来了大国的自豪感。卢拉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治国理念给巴西的方方面面打下了深刻的个人色彩。虽然8年间只是巴西漫长历史进程中短短的一瞬,但就其重要性和成就来说,已足以值得研究和评判。本文以卢拉的个人经历为起点,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对卢拉的执政理念——卢拉主义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包括其背景因素、主要内容及其取得的积极效果和面临的挑战。本论文的主旨并不在于要证明什么或者对卢拉主义进行预测,而主要在于对卢拉主义做系统梳理,从而对卢拉主义有更全面的认识。学界将卢拉政府所实施的政策称为“卢拉主义”。卢拉主义成功的关键是采取温和务实的策略,将完善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相结合,实现巴西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让巴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普通民众,改善巴西中下阶层的贫困生活,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不平等。卢拉主义的这一理念一方面与卢拉本人及其所创建的政党——劳工党的性质有关,另一方面与西方“第三条道路”思潮的影响和巴西国内严峻的经济社会形势密切相关。卢拉主义的内容表现在经济、社会、政治和外交等各个方面。卢拉主义在经济方面主张实现稳定增长,以通货膨胀目标制、初级财政盈余制和浮动汇率制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三大支柱,坚持自由市场经济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在社会方面强调实现社会公正,采取了诸如“零饥饿计划”、“家庭救助金计划”等一系列有益于中低收入阶层的政策,同时,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领域的投入,以改善巴西民众的贫困现象,让广大民众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在民主政治方面,通过政治实用主义原则,摆脱左派教条的束缚,扩大执政联盟,维护政局的稳定;主张参与式民主,鼓励民众参与政治生活,扩大民众权利,维护和巩固巴西民主。在外交方面,调整巴西亲美的外交传统,实施多元务实的外交政策,立足南美,推动一体化建设;强调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与新兴发展中国家建立合作机制,并争当其“发言人”的角色;淡化意识形态色彩,理性处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关系,提升地区和国际影响力。卢拉主义在巴西运作的8年间,在经济、社会、政治、外交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巴西不仅实现了经济的适中增长,为有效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资金支持,从而使贫IV困现象减少,中产阶级扩大,社会结构趋于合理,而且成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在地区事务和国际舞台上的频频亮相也使巴西的地区和国际影响得以提升。卢拉政府的成绩得到巴西民众的认可,巴西民众希望这种成绩能够得到延续。因而,2010年巴西总统大选中,作为卢拉“接班人”的迪尔玛·罗塞夫在承诺“继续卢拉的脚步”之后,受到巴西民众的青睐和欢迎,最终成为巴西第一位女总统,2014年,罗塞夫获得连任。现如今,巴西是迪尔玛·罗塞夫的时代,但卢拉主义依然对巴西有着重要影响,这表明卢拉主义在实践上具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但是,卢拉主义并不能解决巴西的所有问题,它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这就需要罗塞夫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使其更加适应巴西国情,促进巴西社会的发展。卢拉主义作为一种成功的执政理念和政治实践,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对卢拉主义进行研究,一方面对了解新世纪以来巴西的崛起势头有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也对和巴西有诸多相似之处的中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巴西 卢拉 卢拉主义 劳工党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777.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6
- (一) 选题意义11-12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三) 研究思路与框架13-14
- (四) 研究方法14
- (五)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之处14-16
- 一、 卢拉与卢拉主义的概述16-21
- (一) 卢拉简介16-17
- (二) 卢拉主义概述17-21
- 1. 温和务实的左派路线17-19
- 2. 强调经济和社会协调的发展模式19-21
- 二、 卢拉主义形成的背景21-26
- (一) 新自由主义改革不成功21-22
- (二) 社会问题严峻22-23
- (三) 西方“第三条道路”思潮的影响23-24
- (四) 劳工党的发展壮大24-25
- (五) 卢拉的个人因素25-26
- 三、 卢拉主义的主要内容26-47
- (一) 经济发展26-31
- 1 . 坚持 三大 宏观 经济 政策 , 灵活使 用货 币和 财政 政策 , 实现 经济 稳定26-28
- 2. 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巴西优势,减少外部脆弱性28-29
- 3. 有重点地扶植和发展国有企业,增强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29-31
- (二) 社会公正31-35
- 1. 实施“零饥饿计划”和“家庭救助金计划”,消灭饥饿和贫困31-32
- 2. 促进就业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消除社会不平等32-33
- 3. 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33-35
- (三) 政治民主35-39
- 1. 坚持政治实用主义原则35-37
- 2. 严厉打击腐败37-38
- 3. 鼓励民众政治参与38-39
- (四) 积极务实的多元外交39-47
- 1. 立足南美,积极推动一体化建设40-41
- 2. 争当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41-44
- 3. 理性处理与发达国家的关系44-47
- 四、 卢拉主义的评价47-53
- (一) 卢拉主义取得的积极效果47-50
- 1. 巴西经济稳定增长,实现“再次崛起”,成为金砖国家47-48
- 2. 巴西贫困现象减少,中产阶级发展壮大,社会结构趋于合理48
- 3. 巴西民主体制进一步巩固48-49
- 4. 巴西国际地位提升,成为国际社会的“积极参与者”49-50
- (二) 卢拉主义面临的主要挑战50-53
- 1. 巴西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性增长50
- 2. 巴西贫富悬殊问题依然严重50-51
- 3. 巴西腐败现象依然严重,劳工党威信下降51-52
- 4. 巴西地区领袖身份未得到认同52-53
- 结语53-55
- 参考文献55-58
- 附录58-60
- 后记60-61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清单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时学;;论拉美国家的社会问题[J];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01期
2 吴洪英 ,孙岩峰;巴西新总统其人及其心思[J];国际资料信息;2003年03期
3 张梅;巴西的参与式预算与直接民主——评《阿雷格里港替代:直接民主在实践中》[J];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07期
4 刘佳燕;;1940年代以来巴西公共住房政策发展评析和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2年04期
5 佩里·安德森;张晶;;卢拉的巴西[J];国外理论动态;2012年03期
6 徐世澄;;巴西劳工党及其“劳工社会主义”[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年04期
7 靳呈伟;;巴西劳工党执政经验及面临的挑战[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02期
8 张明德;;拉美新兴大国的崛起及面临的挑战[J];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05期
9 徐世澄;;巴西劳工党反腐斗争的经验与教训[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01期
10 乔治·兰扎罗;冯浩;;平衡资本主义和多元民主政治的独特模式——比较视野下的巴西、智利和乌拉圭社会民主主义政府[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卢拉主义评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77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27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