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加坡热”现象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的“新加坡热”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无论是其经济建设,还是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公共秩序等方面,已远远地走在了我们前面。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由中国各级政府领导和组织的一批又一批的“公务考察团”到新加坡进行培训、考察和学习。相伴而来的是中国在留学、移民、旅游、学术研究、经济合作等领域掀起的向新加坡学习的浪潮。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首先从留学、移民、经济合作、公务考察、旅游、学术研究等方面阐述“新加坡热”的现象,接着分别从中国和新加坡角度来分析其原因,最后得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现象以及对我们的借鉴意义。 全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撰写该论文的现实意义和研究目的,并分析了国内外的相关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撰写该论文用到的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进行了综述。第一章首先对中国的“新加坡热”的现象的概念进行了一个界定,接着分析了其兴起的大概背景以及兴起的过程,这也开始提出问题;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对“新加坡热”的各种表现,也即开始对问题进行展开。分别从留学、移民、经济合作、公务考察、旅游、学术研究等相关领域来阐述中国对新加坡进行全面学习的浪潮;第三章开始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主要阐述了中国对新加坡进行大规模学习的原因,分别是从中国的角度和新加坡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中国的角度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方面来展开;新加坡的角度是从其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第四章主要是从以上几部分来得出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中国的“新加坡热”的现象。
【关键词】:中国的新加坡热 新加坡投资热 中国市长班 向新加坡学习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733.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15
- 一、研究现实意义和目的7-8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8-12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本文框架12-15
- 第一章 “新加坡热”的概念、兴起与过程15-20
- 第一节 中国的“新加坡热”的概念15-16
- 第二节 中国的“新加坡热”的兴起16-17
- 第三节 中国的“新加坡热”的过程17-20
- 第二章 “新加坡热”的表现20-38
- 第一节 留学热20-26
- 第二节 移民热26-30
- 第三节 经济合作热30-34
- 第四节 公务考察热34-35
- 第五节 旅游热35-36
- 第六节 学术研究热36-38
- 第三章 “新加坡热”的背景原因分析38-78
- 第一节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38-61
- 第二节 从新加坡的角度来看61-78
- 第四章 如何来看待中国的“新加坡热”现象78-84
- 第一节 不能只是流于生搬硬套的模仿,要具体国情进行具体分析78-82
- 第二节 不能只是流于盲目表面的学习,要从制度上进行根本改革82-84
- 结语84-89
- 参考文献89-93
- 后记9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壮才;;面向东盟的来华留学教育政策路径选择[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2 王勤;;东盟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及成员国间的双边关系[J];当代亚太;2006年11期
3 余军锋;新加坡1+1自由贸易区建设[J];东南亚纵横;2002年09期
4 覃敏健;;新加坡威权政治:特征、基础及其走向[J];东南亚纵横;2008年05期
5 伍琴琴;刘连银;;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加坡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J];东南亚纵横;2009年07期
6 周玉红;吴宏岐;;中国赴新加坡留学潮解析[J];东南亚纵横;2010年02期
7 王勤;;新加坡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及其新动向[J];东南亚;2007年02期
8 赵斌;严婵;;新加坡的医疗保障体系[J];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年04期
9 谢华;新加坡的建屋发展局[J];东南亚研究资料;1980年01期
10 范若兰,孟庆顺,谌焕义;大陆中国人在新加坡:一个实地调查[J];东南亚研究;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杜苍;[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施筱圆;[N];经理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邓霓;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战略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4年
2 周玉红;当代新加坡中国大陆留学生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秦莉;中国与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德育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冯平;新加坡行政文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王黎晨;1990年以来新加坡的中国新移民[D];厦门大学;2008年
6 薛明;当代日本留学生的发展与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贾冉冉;新加坡的社会变迁与福建会馆文化教育功能之演变[D];厦门大学;2009年
8 曾广存;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借鉴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李林;新加坡公民教育研究与启示[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的“新加坡热”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7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27989.html